当前位置:
《中国环境报》头版头条:浙江环评改革用好“加减法” 审批时限压缩至法定时限的1/4,完善“浙里环评”数字应用
发布日期:2025-07-29 18:16 浏览次数: 来源: 浙江省生态环境厅

640.png

近年来,浙江省持续深化环评审批制度增值服务改革,在审批权力上做“减法”,在监管服务上做“加法”,通过提高审批效率、加强数字赋能、规范中介服务等举措,消除项目审批时间长、管理碎片化、中介择优难等痛点堵点。

创新审批机制

“环评审批的‘台州速度’对项目按时施工建设起到重要作用,让我们对投资更有信心。”台金高速仙居西互通工程负责人说。

据了解,这一项目涉及占用省级公益林和一般公益林,为加快项目进度,相关部门采用“并行推进”模式同步推动提出用地预审意见、选址意见及工程可行性研究等工作。在此过程中,台州市生态环境局行政审批处以“承诺告知”方式容缺受理,允许企业在核心要件齐全后先行提交承诺书,后续补交非关键材料,使项目流程至少缩短3个月,助力项目高效落地。

“我们采用‘专人服务+限时办结+要素统筹’模式,助力全市今年31个新建‘千项万亿’重大项目环评审批较传统流程提速60%,目前完成率达96%,确保以最快流程及最优机制实现从环评‘纸面’到开工‘新建’的服务成效。”台州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陈旭露介绍。

重大项目是经济稳增长的“压舱石”。近年来,浙江强化重大项目环境准入提前研判与帮扶,2024年,全省符合条件的“千项万亿”项目实现环评“应批尽批”,环境要素指标“应保尽保”。

聚焦企业项目落地的痛点难点,浙江创新服务机制,持续推进“区域环评+环境标准”等改革举措,为企业发展按下“快进键”。全省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表审批时限压缩至法定时限的1/4。截至目前,全省累计有125个项目实施“多评合一”审批,197个项目开展“打捆审批”,惠及企业1101家。

此外,浙江还围绕准入把关和惠企便民两大目标,完善“浙里环评”数字应用,构建准入要素总览图和环境准入一键查、项目环评一站服、环评中介一目览、排污许可一证管“一图四场景”,研判项目53万余个、发送企业环保工作提醒15万余次。

强化数字赋能

自去年11月起,杭州市生态环境局萧山分局环评科副科长徐东锦的工作有了新变化:办公桌上不再堆着一摞摞像小山似的环评报告和规章制度等文件,繁琐又耗时的资料查阅比对已被高效的智能审批取代。这一改变,源于多了一位AI“队友”。

据介绍,尽管浙江省持续深化多项环评改革,但由于环评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仍存在编制时间较长、报告质量参差不齐、基层审批力量不足等难点堵点。对此,浙江将人工智能作为引领环评领域改革的关键引擎,率先在橡胶和塑料制品业、金属制品业开展智能审批试点。

徐东锦向记者展示了“AI+环评”带来的便捷。他将某五金制品有限公司年产塑料制品500吨项目的电子环评报告书上传至“生态智卫”系统中。短短15分钟,系统就完成了对整本报告的智能审查,并自动生成环评批复。

“有了AI智能审查后,相关工作效率得到较大提升。”徐东锦介绍,针对环评文本中的问题,系统会自动输出红、黄、绿三色分类分级环评质量审核问题清单,还会在原文中同步标注问题位置。工作人员再针对问题进行人工审查,就轻松多了。

据了解,AI环评智能系统内嵌80余项智能化辅助审批要点和算法规则,已辅助审核环评报告表800余本,大幅提升了审批效率。在两个行业试点突破的基础上,浙江正探索将“AI+环评”模式扩展到工艺流程简明、污染防治措施成熟的12个行业。

严格第三方监管

优化营商环境,需从源头推动涉企服务治理。近日,浙江在环评领域涉企第三方服务机构损害营商环境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行动中,就发现并处理了一起伪造环评批复文件的案件。

“请工作人员看看,这份环评批文是不是有问题。”今年4月6日,在绍兴市嵊州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嵊州市拓坚水泥制品公司负责人将刚刚取得的环评批文递到窗口,焦急地询问。

绍兴市生态环境局嵊州分局环评科科长邢波当即组织相关人员,对这份批文展开核对。

“我们发现了多处疑点,比如骑缝章盖的是企业章,而非生态环境部门的行政公章,不排除嫌疑人使用假印章的可能。”邢波告诉记者。

经过走访与调查,嵊州分局基本确定了这一批文的来源、使用情况、去向。在公安机关的协助下,通过大数据分析、视频监控调取,基本确定这份批文来自某环评第三方机构的业务代表高某。

4月26日,公安机关对嫌疑人高某进行抓捕,并在其家中查获3枚印章,另有两份涉嫌伪造的环评批文。目前,经省公安厅鉴定,嵊州市公安局扣押的3枚印章均为伪造,公安机关依法对犯罪嫌疑人高某刑事拘留,相关案件正在进一步侦查中。

下一步,浙江将聚焦数字赋能,把“AI+环评”改革作为推进环评领域涉企第三方机构损害营商环境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的重要抓手,加强环评机构信用评价,完善评审专家入库、退出、追责机制,营造规范透明高效的中介服务环境。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