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探索生态环境行政处罚裁量权制度制度创新 打好依法惠企、以法助企改革组合拳 | ||||||||
|
||||||||
嘉兴市聚焦韧性治理和规范执法,在全国率先探索生态环境行政处罚裁量权制度改革创新。建立认错认罚从宽、执法观察期、减轻行政处罚量化赋分等特色制度机制,推动执法监管精准化、规范化、人性化。自2020年10月改革实施以来,全市共办理不予处罚案件738起,占全部行政执法案件数的20.09%。 一是认罚从宽、政企共赢。在案件调查阶段,当事人主动认错认罚,出具认错认罚承诺书,可减少一定比例罚款金额。目前累计对276件案件减免罚款415.82万元,案件平均办理时间缩短22.5%,陈诉申辩或申请听证比例大幅度降低,认错认罚案件复议诉讼率较其他案件下降90.8%,处罚执行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 二是执法观察、助企纾困。针对确有整改意愿但短期难以达标的企业,在全省首创“执法观察期”制度,对符合免罚情形但因客观原因无法在短期内整改完成的,给予当事人合理整改时限且不计入办案期限,观察期内整改到位的可不予处罚。该制度既有助于执法人员避免办案超期,也让企业获得充足整改时间,有效转变执法对立关系,形成政企协同整改合力。2024年9月推行以来,全市已启动5件案件,免除罚款126.8万元。 三是学法减罚、精准惠企。印发《嘉兴市生态环境从轻、减轻与从重行政处罚的实施意见》,创新推行“学法积分抵扣罚款”机制,累计吸引企业参与学法11260家次,为43家企业抵扣罚款64.62万元。同步建立减轻处罚量化赋分体系,通过正反向赋分规则激活“减轻处罚”条款,符合条件的企业最高可减免法定最低罚款额的50%,实现执法刚性与温度并重。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