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宁波奉化打造“奉彩联盟”,促生态共治
发布日期:2025-11-03 09:55 浏览次数: 来源: 浙江省生态环境厅

宁波市奉化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推动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发展的工作精神,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路径,创新打造“奉彩联盟”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品牌,营造人人、事事、时时、处处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新格局。该区连续3年捧得“大禹鼎”金鼎,大堰箭岭全民共治绘就零碳乡村实践案例入选“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2025年社区环保公众参与先进典型案例。

一、聚焦做大队伍,构建人人参与机制

一是强化党建联建机制。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将生态环境志愿服务纳入党组织建设重点工作,与金属表面处理协会、箭岭村志愿者协会等4家单位开展党建联建,大力整合生态环境志愿者力量。

二是健全便利参与机制。畅通生态环境志愿参与渠道,线上依托宁波We志愿平台常态发布志愿服务活动信息、推送志愿服务项目,线下依托各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环保设施公众开放单位、生物多样性体验地等环保宣教阵地,形成线上线下全方位志愿服务网络,便利社会各界随时随地参与生态环境志愿服务。

三是完善激励参与机制。完善信用激励机制,推广实施服务积分、时间储蓄等方式。把志愿服务作为相关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建立生态环境志愿服务比拼机制,评选年度志愿服务优秀项目、优秀志愿者、优秀志愿团队,进一步增强志愿者参与动力。

二、聚焦山海共治,构建业务融合机制

一是构建计划统筹机制。对标美丽乡村、无废城市、美丽海湾、绿色低碳、污染治理、民生项目等生态环境中心工作,实施红心领航、黄莺清源、蓝鳍卫海、绿意同行、青力争先五色志愿服务项目,将志愿活动深度融入生态环境部门主责主业,使志愿服务成为推动生态环保的有力载体和抓手,破解志愿服务碎片化问题。今年以来,五色志愿服务项目共细化制定活动计划35项,截至7月底累计组织活动13次,参与志愿者达120余人次,覆盖人群6800人次。

二是构建全域协同机制。在奉化区委社会工作部统筹指导下,奉化区生态环境分局依托区、镇、村三级志愿服务体系,广泛发动志愿者为企业、镇、村社(区)服务。以“山林水源+湖库河道+海洋海岛”“山+林+水”为环境治理重点,吸纳发改、水利、资规等部门工作人员加入志愿行动,大力开展自然资源保护、巡河护河和生态修复。今年以来,开展“护河净岸”宣传等进社区、进企业活动200余次。

三是构建全链融合机制。以巡查、宣传、治理三大职能为志愿服务重点,将志愿服务嵌入生态环境管理执法工作,形成“巡查+执法+巡查”“宣传+巡查+执法+调解”模式,推动生态环境持续常态管理,有效巩固执法行动成果。截至目前累计发放“五水共治”“蓝天保卫战”宣传册3万册,开展巡河护海行动100余次,调解纠纷1起。

三、聚焦做优服务,构建高效闭环机制

一是服务专业化。对空气和土壤质量检测、河流水质监测等需要借助专业调查工具和仪器的,制定专业化服务清单,大力招募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志愿者加入。目前融合海洋伙伴、润泽社会工作发展中心等专业志愿服务团队5个,成员50人,开展海洋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笔记、资源循环利用等专业服务11次。

二是服务增值化。对志愿服务过程中发现的生态环境问题,志愿者为企业提供咨询建议,帮助企业整改优化,推动志愿服务全面增值。今年以来,志愿者累计帮扶100余家企业在排污许可证续证、自行监测等方面节省费用共计2万余元。

三是服务快响化。对志愿服务项目逐个制定志愿服务流程,并明确服务内容和要求,形成“收集、流转、协调、办结”的问题排查化解四级闭环,以规范化推动问题全流程解决。同时,大力推出点单服务、上门服务、代办服务等服务方式,精准高效响应服务需求。今年以来,“奉彩联盟”志愿服务队根据社区暑期托管服务需要,先后为春天、莼民等社区提供学生科普讲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