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政务服务网 |
|
|
|||||||
|
|||||||
一、建设项目名称及概要 (1)项目名称:三门-嵊州天然气管道(G104国道新昌荘前至关岭段改建工 程影响段)迁改工程(三期) (2)建设单位:浙江浙能天然气管网有限公司 (3)建设地点: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 (4)建设性质:迁改建 (5)行业类别:G 5720 陆地管道运输 (6)项目类别: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 年版), 本项目属于“五十二、交通运输业、管道运输业”中“147 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管 线(不含城市天然气管线;不含城镇燃气管线;不含企业厂区内管道)-涉及环 境敏感区的”类别。 (7)项目总投资:1341.38 万元人民币。 (8)劳动定员:本工程组织机构及定员由浙江浙能天然气管网有限公司运 营管理。 (9)建设规模:本工程为三门-嵊州天然气管道(104 国道新昌荘前至关岭 段改建工程影响段)迁改工程(三期),含 5 处受 104 国道改建工程建设的影响 段,合计需迁改受影响段管道长度约 3285m: 迁改段 1 为影响段 2 迁改段,迁改路由始于新昌县南明街道岙里头村东北部 坡脚,向西沿拟建 104 国道桥梁段敷设约 300m 向南交叉穿越 104 国道桥下空间, 攀爬至缓丘后沿山脊继续向西敷设约 300m,到达迁改 1 迁改终点,接回原管道。 迁改前管道长度约 578m,迁改后管道长度约 606m,迁改前后地区等级均为三级 地区。沿线无站场阀室设置,沿线开挖加套管穿越拟建 104 国道桥下空间 1 次。 沿线地貌以平原、丘陵为主。迁改段 2 为影响段 3 迁改段,迁改路由始于新昌县 南明街道赤土村西北侧丘陵耕地内、距离村落最近民房约 200m 处,迁改路由总 体沿拟建 104 国道桥梁段东侧向南敷设,在拟建 104 国道赤土隧道北洞口外交叉穿越拟建 104 国道桥下空间 1 次后接回原管道。迁改前管道长度约 798m,迁改 后管道长度约 900m,迁改前后地区等级均为三级地区。沿线无站场阀室设置, 沿线开挖加盖板涵穿越在建 104 国道桥下空间 1 次。沿线地貌以平原、丘陵为主。 迁改段3 为影响段 6迁改段,迁改路由始于新昌县南明街道班竹村西约 300m 丘陵地带,迁改段管道自迁改起点向西交叉穿越拟建 104 国道路基段后向南接回 原管道。迁改前管道长度约 154m,迁改后管道长度约 176m,迁改前后地区等级 均为二级地区。沿线无站场阀室设置,沿线开挖加套管穿越在建 104 国道路基段 1 次。沿线地貌以丘陵为主。迁改段 4 为影响段 7 迁改段,迁改路由始于新昌县 儒岙镇黄泥丘村里鱼北侧约 210m 处,迁改路由向西沿拟建 104 国道北侧敷设约 100m 后向南交叉穿越拟建 104 国道路基段,继续向南敷设接回原管道。迁改前 管道长度约 240m,迁改后管道长度约 280m,迁改前后地区等级均为三级地区。 沿线无站场阀室设置,沿线开挖加套管穿越在建 104 国道路基段 1 次。沿线地貌 以平原、丘陵为主。 迁改段 5 为影响段 8、影响段 9 合并迁改段,迁改起点位于新昌县儒岙镇横 渡桥村浙江益立胶囊公司西侧约 100m 处,迁改路由自迁改起点向南引出,绕避 104 国道改路匝道敷设约 150m 后向东顶管穿越 104 国道主线及匝道,再折向南 沿地形顺坡至新昌县儒岙镇横渡桥村后路村西部,再并行后路村进出水泥村道西 侧向南敷设约 250m 后折向西南,沿缓丘敷设约 500m 后接回原管道。迁改前管 道长度约 1515m,迁改后管道长度约 1635m,迁改前后地区等级均为三级地区。 沿线无站场阀室设置。沿线地貌以平原、丘陵为主。 本迁改工程设计压力为6.3MPa,设计系数0.4,用管规格为直管采用D813mm ×14.3mmL360M 直缝埋弧焊钢管,热煨弯管采用 D813mm×16.6mmL360M 直 缝埋弧焊钢管。 二、项目周边主要环节敏感目标分布情况 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内主要环境敏感目标分布情况见表 1。 表 1 主要敏感点分布情况 类 别 保护目 标名称 坐标/m 保 护 对 象 保护内容 环境 功能区 相 对 项 目 方 与管 道中 心线 最近 距离 X Y位 约/ m 大 气 环 境 岙里头 120°57′23.268″ 29°25′24.874″ 村 庄 约 150 人 《环境空气 质量标准》 (GB3095-2012) 二类 西 北 25 桃树坞 120°57′29.312″ 29°26′17.690″ 约 100 人 东 南 107 黄泥丘村 120°56′54.354″ 29°21′25.362″ 约 5 人 东 193 里鱼 120°56′47.093″ 29°21′20.389″ 约 5 人 南 185 横渡街村 120°56′13.565″ 29°19′19.462″ 约 50 人 西 80 后路 120°56′19.860″ 29°19′1.656″ 约 50 人 东 8 里珠 120°56′19.078″ 29°18′52.846″ 约 30 人 东 45 地 表 水 环 境 新昌江(钱 塘 288)及其 支流 / / 河 流 河流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 准》(GB3838-2002) Ⅲ类水质 北 2850 澄潭江(钱 塘 273)及其 直流 / /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 准》(GB3838-2002) Ⅲ类水质 西 1390 0 地 下 水 环 境 沿线地下水 / / 沿线地下水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2017) Ⅲ类水质 / / 声 环 境 岙里头 120°57′23.268″ 29°25′24.874″ 村 庄 约 150 人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1 类 西 北 25 桃树坞 120°57′29.312″ 29°26′17.690″ 约 100 人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2 类 东 南 107 黄泥丘村 120°56′54.354″ 29°21′25.362″ 约 5 人 东 193 里鱼 120°56′47.093″ 29°21′20.389″ 约 5 人 南 185 横渡街村 120°56′13.565″ 29°19′19.462″ 约 50 人 西 80 后路 120°56′19.860″ 29°19′1.656″ 约 50 人 东 8 里珠 120°56′19.078″ 29°18′52.846″ 约 30 人 东 45 生 态 天姥山风景 名胜区沃州 湖片区 / / 风 景 名 胜 区 动植物、 土壤、土 地利用、 农作物、 农田等 / / / 注:X、Y 为经纬度坐标。 三、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概述 1、废气 项目施工期的空气污染物主要为建构筑物拆迁和管道铺设过程中产生的扬尘(车辆行驶扬尘、堆场扬尘、地面开挖扬尘)、管道焊接废气、管道防腐废气、 施工机械(柴油机)排放废气。车辆行驶扬尘经施工便道洒水后排放;要求在上 述敏感点 50m 范围之内不允许设置堆场,以减少堆场扬尘的影响;开挖埋管过 程为逐段进行,施工期较短,在加强管理的基础上,地面开挖扬尘对周围环境空 气以及附近敏感点的影响较小;焊接过程大部分是在户外进行,焊接废气易于扩 散,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明显影响;埋地敷设的线路管道外防腐层均在工厂内完 成预制,再调运至现场施工,因此埋地管道的防腐工作大部分不在现场进行,现 场防腐主要进行少量的管道焊缝补口、补伤工作;补口、补伤材料均选择与预制 防腐层相近的材料,包括无溶剂环氧涂料,对环境空气基本无污染;运输车辆、 挖掘机等施工机械(柴油机)会排放尾气,项目各穿越点周围地势较开阔,有利 于废气的扩散,且污染源本身排放量较小,并具有间歇性和短期性,因此不会对 周围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运营期正常工况下天然气(含无组织)不排放,因此 对环境空气没有影响。 2、地表水 本项目施工期废水主要为涌渗水、清管、试压废水、施工机械清洗废水、车 辆清洗废水、员工生活用水。要求在施工场地设置临时排水沟和沉砂池,地下涌 渗水经沉淀处理后回用于道路洒水,禁止排放至具有饮用水功能的新昌江水体; 清管、试压水拟经沉淀处理后重复利用于管道清管、试压,多余部分沉淀处理达 标后用于道路洒水,禁止排放至具有饮用水功能的新昌江水体。尽量减少废水对 环境的排放量;施工机械清洗废水经隔油沉砂池处理后用于洒水降尘、车辆清洗, 禁止排放至具有饮用水功能的新昌江水体;车辆清洗废水经油水分离、沉淀处理 后回用,如洒水降尘等,禁止排放至具有饮用水功能的新昌江水体;项目生活临 建设施采取租借周边民房或当地旅馆饭店解决,不单独设置施工营地,生活污水 全部按照已有排水设施进行收集处理,不会有单独污水集中排放对周围水环境产 生不利影响。运营期对周围地表水环境无影响。 3、噪声 经分析,施工期管道施工机械噪声的最大影响范围为白天约 80m,夜间约 450m,本项目天然气管线工程线路较短,途经村落较少,对周边民居的噪声影 响较小。在线路施工中,挖掘机使用较多,噪声强度较高,持续时间较长,而其他施工机械如推土机、切割机等一般间歇使用,且持续时间较短,故挖掘机施工 噪声基本反映了管线施工噪声的影响水平。这类机械一般在白天施工,不会对夜 间声环境产生影响。运营期管道沿线无噪声产生,对周围声环境无影响。 4、固废 施工期固体废物包括弃渣土、开挖淤泥、施工废料、清管固废、废水隔油沉 淀处理产生的废油和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土石方开挖无法回填的弃渣土经收集后 摊平在管道施工作业带内,平均摊铺厚度约 1.6cm,不会对农田耕作产生影响; 开挖污泥干化前四周围护填土草包袋,干化后与管槽开挖表层耕植土一并临时堆 置于临时堆土场,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施工后期用于管槽顶面覆土利用。围 堰开挖淤泥对环境影响不大;施工废料主要包括焊接作业中产生的废焊条,防腐 作业中产生的少量废防腐材料(主要成分为三层聚乙烯材料)、废漆料和废漆桶, 施工机械设备维修保养过程中产生的废油和废抹布,建构筑物拆迁过程中产生的 废建筑垃圾等。本项目对危险废物集中收集后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对部分施工 废料进行回收利用,剩余建筑垃圾拟运至新昌县建筑垃圾中心站集中处理。施工 废料全部得到有效的处理和处置,对环境影响较小;经沉淀收集的清管固废收集 后委托环卫部门清运,对环境影响较小;经隔油沉砂池处理后产生的废油污集中 收集后委托有资质单位统一处置,对环境影响较小;项目施工生活临建设施采取 租借周边民房、企业厂区或当地旅馆饭店解决,不单独设置施工营地,对环境影 响很小。 5、地下水 在施工过程中的辅料、废料等在降水的淋滤作用下产生的浸出液进入地下含 水层,将对地下水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其影响程度决定于下渗量及其饱和地带 的厚度、岩性和对污染物的阻滞、吸附分解等自然净化能力。由管道通过地区沿 线的表层土来看,均有一定的自然净化能力,对地下水的影响很小。管线施工生 活临建设施依托当地民房等,对地下水的影响很小。因此,正常的管线埋设对地 下水造成影响的很小。 本项目沿线采用的开挖、盖板施工方式会使原有的地质结构受到破坏,使地 下水水动力条件发生局部的改变,引起水量的减小或增大,施工期间极有可能出 现突涌水现象。地下水流出给施工带来不便,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局部地下水水位下降,由于施工时间较短,地下水涌出量不大,对地下水水位影响较小,对周围 居民的生活和灌溉用水影响不大。 为保护穿越的河流以及水循环系统内的地下水,施工过程中应减少施工泥 浆、油污对河流水质、水体的影响,并合理选择废弃泥浆处置点,避免雨水冲刷 污染河流;河流穿越施工应按规程做好污水和废弃物的处理。存放废弃泥浆的泥 浆池一般采取有效的衬砌防渗措施,施工结束后进行固化、填埋、恢复地貌,废 弃泥浆泄漏污染浅层地下水的可能性很小。 运营期对周围地下水无影响。 6、生态环境 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管道建设占用、损坏自然资源, 从而破坏生态环境;二是排放污染物污染环境,造成生态环境破坏。从影响时期 和项目特点来看,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施工期,包括对沿线土地利 用的影响、对土壤的影响、对农作物的影响、对农田水利设施的影响、对植被的 影响、对林地的影响、对动物的影响等。 1)土地利用:项目临时用地施工结束后,可恢复农林业种植,由于管道上 方不能种植深根植物,因此少量的林业用地将不能恢复;永久占地将改变原有的 土地利用方式,转变为建设用地,由于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施工作业带,穿越永 久基本农田区域对表土进行剥离、保护,工程施工结束后及时采取复垦,因此对 现有土地利用状况影响很小,同时要求永久占地不得涉及永久基本农田,不会对 当地农林业生产带来明显影响。建议施工方编制相应的土地复垦方案。 2)土壤:对土壤环境的影响主要是由管道施工大开挖土方引起的,包括对 土壤结构、土壤的层次和质地、土壤的紧实度、土壤养分状况造成影响。同时, 防腐材料和施工废弃物也会对土壤的理化性质产生影响。由管线沿线土地利用现 状可知,本项目沿线地区农用地较多,主要涉及耕地、园地和林地等,因此在管 道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表土分层堆放、分层覆土,使对土壤养分影响尽可 能降低。总之,管线建设将改变土壤的结构和养分状况,但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 土壤质量将会逐步得到恢复。 3)农作物:农用地在管道施工 2-3 年恢复生产力。临时占地施工后作物当 年产量按施工前产量的 50%计,逐渐恢复,3 年恢复原产量,因此对当地农业经 济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4)农田水利设施:本工程沿线小型穿越各种小河、沟渠共 5 处,主要采取大开挖方式会破坏当地的农业灌溉及排水系统,进而影响到农业生产。根据同类 型工程的施工经验,一般可以采用水泵和临时性的管道,为灌溉渠旁建立旁路系 统、选择非灌溉期等措施来减轻对农业灌溉的影响。同时应当事先与受影响的有 关村庄就有关问题进行协商并达成协议。施工结束后及时将所占用的渠道进行修 复,保证灌溉系统的完整性。 5)植被、林地:施工结束后,原有的农用地仍可恢复种植农作物,但管线 上方及两侧 5m 范围内不能种植深根植物,对生态公益林恢复有一定影响,在管 沟回填后,植被系统总体可以得到恢复。 管沟开挖必对地表植被造成一定破坏,导致植物生物量损失,因此,管道施 工作业过程应尽可能缩小作业带宽度,减小施工过程对地表土层及植被的破坏和 扰动,加强施工过程管理和施工后的保护与恢复措施,注意对临时堆渣进行及时 清理,尽可能降低工程扰动的不利影响。 6)对野生动物、水生生物:工程施工时来往施工车辆和人群活动的增加, 将干扰工程沿线野生动物的栖息环境,给它们带来不利影响,但是这种不利影响 是短暂的,这种影响随着施工的结束而结束。经调查,管道施工影响的地区,没 有发现珍稀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因此不会对珍稀野生动物产生影响。本项目不 涉及大中型河流穿越,对水生生物的影响较小。 7、环境风险 本项目运营期涉及的天然气属可导致火灾、爆炸的危险物质。本项目事故主 要考虑天然气输气管道破损泄漏遇火源燃烧、爆炸。 若发生喷射火产生的热辐射事故,或者发生延迟燃烧引起的蒸气云爆炸事 故,沿线群众、企业厂房设备、基础设施均会因火灾爆炸危害范围不同而受到不 同程度的影响。 天然气泄漏后,若没有遇到火源,将在自身动量和气象条件下与空气混合稀 释扩散。 因此,天然气管道选线应从城市规划、安全环保方面进行认真考虑,严格执 行规范中的有关各项安全距离的规定,沿线环境敏感点与管线应有一定的防护距 离,沿线不应规划布设规模较大的生产和储存有毒化学品企业,防止一旦管道天 然气泄漏,引起火灾爆炸,发生毒气、毒液释放而引发二次事故。 四、主要预防和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该项目的污染防治措施见表 2。表 2 本项目污染防治措施一览表 序 号 类别 主要污染源与污染 物 污染防治措施 预期效果 一 施工期 1 废气 地面开挖物料堆放 和运输车辆行驶产 生的扬尘 ①采用洒水车定期对开挖施工作业面和土堆洒水,使其保 持一定湿度。 ②合理布置施工现场。施工场地沿工地四周设置连续围 挡,定时洒水。 ③在施工现场进行合理化管理,统一堆放材料,尽量减少 搬运环节,搬运时轻举轻放,防止包装袋破裂。当风速过 大时,应停止施工作业,并对堆存的沙粉等建筑材料采取 遮盖措施。堆场位置远离敏感点。 ④保持运输车辆完好,不过满装载,尽量采取遮盖、密闭 措施,减少沿线抛洒,及时清扫散落在地面上的泥土和建 筑材料,冲洗轮胎,定时洒水压尘。 减小对项目 沿线环境空 气的影响 管道焊接废气、管 道防腐废气、柴油 机排放尾气 加强施工现场操作管理,减少废气排放。 2 废水 总体要求 项目管线施工期各类废水经处理后回用,禁止排入附近具 有饮用水功能的新昌江水体。 减小对项目 沿线水环境 的影响 施工期涌渗水 要求在施工场地设置临时沉砂池,地下涌水或渗水经沉淀 处理后回用于道路洒水,禁止排入附近新昌江水体。 施工人员生活污水 管线施工生活临建设施采取租借周边民房或当地旅馆饭 店解决。 管 道 安 装 完 后 清 管、试压中排放的 废水 沿线各工段清管、试压废水经沉淀后回用,避免排水造成 局部土壤流失;清管、试压过程分多次完成时,清管试压 水拟经沉淀处理后重复利用,尽量减少废水对环境的排放 量,多余的水则回用于道路洒水,禁止排入附近新昌江水 体。 机械清洗、车辆冲 洗废水 要求机械设备在冲洗前应首先清除油污和积油,再用清水 冲洗;施工场地中需对施工时使用的汽车进行整车清洗, 由此产生一定量的施工冲洗废水,工地出入口也将对运输 车辆进行冲洗,清洗废水经隔油沉砂池处理达标后用于洒 水沉降,禁止排入附近新昌江水体。废油污集中收集后委 托有资质单位统一处置。另外,需对施工机械严格检查, 防止油料泄漏进入水体。 河流穿越保护 大开挖穿越沟渠段应安排在枯水期、非集中灌溉期。 地下水监控 做好施工影响范围内的地下水水位、水量和水质监控工 作,发现影响居民生活和生产用水时应予及时解决。 3 固体 废物 生活垃圾 管线施工生活临建设施采取租借周边民房或当地旅馆饭 店解决。 减小固体废 弃物对周围 环境的影响 围堰开挖淤泥 围堰施工时首先挖除管槽区淤泥,淤泥在两端管槽工作带 内适当翻晒干化,干化前四周围护填土草包袋,干化后与管槽开挖表层耕植土一并临时堆置于临时堆土场,并采取 相应的防治措施,施工后期用于管槽顶面覆土利用。 施工废料 施工废料部分进行回收利用,危险废物委托有资质单位处 置,剩余建筑垃圾全部在新昌县境内,拟运至指定地点进 行综合利用。 4 噪声 施工期噪声源主要 来 自 施 工 作 业 机 械,如挖掘机、电 焊机等 ①施工单位必须选用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施工机具和运 输车辆,尽量选用低噪声的施工机械和工艺,振动较大的 固定机械设备应加装减振机座,同时加强各类施工设备的 维护和保养,保持其良好的工况。 ②在施工过程中对受影响敏感点采取加隔音板等措施隔 声降噪;在居民区附近施工时严格执行当地政府控制规 定,严禁在夜间进行高噪声施工,批准后才能根据规定施 工。 ③在施工中严格控制作业时间,根据具体情况,合理安排 施工时间,提高操作水平,与周围居民做好沟通工作,防 止发生噪声扰民现象。 ④运输车辆应尽可能减少鸣号,尤其是在晚间和午休时 间。 ⑤采用振动小的施工方法及低振机械;安装防振装置;合 理布置机械设备;限制冲击式作业,缩短振动时间。 降低噪声对 项目沿线居 民的影响 5 水土 保持 施工中植被破坏和 水土流失 严格按照水土保持方案执行。 减少水土流 失 6 基本 农田 环境 保护 施工中对基本农田 环境的破坏 施工时应做到分层开挖、分层回填,开挖土石方必须及时 回填,施工结束后及时对场地进行复耕。 减少施工对 基本农田环 境的破坏 7 新昌县天姥山国家级风景 名胜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维 护功能重要区 ①严格控制施工作业带宽度,在确保施工安全的前提下, 尽量减少施工作业带宽度至 18m。 ②施工人员及车辆禁止在施工作业带范围外进行施工活 动,以保护植被和生境。 ③施工结束后,及时修整、恢复原貌。 减小对生态 功能保障区 的生态影响 二 运营期 1 废气 / / / 2 废水 / / / 3 固废 / / / 4 噪声 / / / 5 环境 风险 泄漏、火灾爆炸等 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从加强管道本质安全的角 度出发,加强了风险控制措施,主要控制措施为防腐材料、 管材选择、截断阀室设置、施工技术和外部干扰等,现就 这些措施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分析。 1、防腐措施 项目管道外防腐层采用三层 PE 常温型外防腐层加阴极保 降低环境风 险事故发生 概率,减轻 环境风险事 故后果护的联合保护方案。三层 PE 防腐层具有污染少、强度高 的特点,其技术指标符合《埋地钢质管道聚乙烯防腐层》 (GB/T23257-2017)的要求。一般线路段补口采用带环氧 底漆的热熔胶型聚乙烯热收缩带。 2、管道材质和壁厚 用管规格为直管、冷弯管、热煨弯管、穿越段采用 D813mm ×14.3mm L450 直缝埋弧焊钢管,动火处采用 D813mm× 11.9mm L450 直缝埋弧焊钢管。钢管制造标准为《石油天 然气工业管线输送系统用钢管》(GB/T9711-2011)。经 强度校核,本管段管道强度满足设计压力要求。 3、截断阀室设置 为减少和避免管道发生事故时造成的次生灾害,并为抢修 赢得时间,管线每隔一段间距设置一座线路截断阀室。本 项目位于羽林阀室与白鹤阀室之间(不在本次评价内), 符合相关规定。 4、环境风险控制措施 本项目虽然从管道本质安全角度出发,合理选择了防腐材 料和管材,但为了进一步降低事故概率,设计单位、施工 单位和建设单位应从设计合理性、施工质量和运营管理水 平等方面进一步增加以下风险控制措施。 (1)设计阶段环境风险控制措施 ①设计中严格按规范要求充分考虑消防措施。 ②初步设计选线时,对输气管道走向进一步进行优化,尽 量避开地质灾害易发区、城镇发展规划区、人类活动频繁 区和饮用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为维护 管道安全提供保障。 (2)施工阶段环境风险控制措施 ①选择有丰富经验的单位进行施工,并有优秀的第三方对 其施工质量进行强有力的监督,提高施工质量。 ②本项目线路管道焊接推荐采用半自动或全自动焊接工 艺,该焊接工艺技术成熟,应用广泛,且质量能有效保证。 能在一定程度上减低选材缺陷和施工缺陷导致环境风险 事故的概率,削减本项目的环境风险水平。 ③特殊的地段和穿越段施工前,编制施工应急预案。 (3)运行阶段环境风险控制措施 ①严格控制天然气的气质,定期清管,排除管内污物。 ②定期进行管道壁厚的测量,对严重管壁减薄的管段,及 时维修更换,避免事故发生。 ③定期检查管道安全保护系统(如截断阀、安全阀等), 使管道在超压时能够得到安全处理。 ④在局部困难地段招募当地农民为义务巡线工,增加困难 地段的巡检频次,减少第三方破坏、地质灾害等引发的环 境风险事故。 ⑤管道标志桩应尽可能清晰,特别是管道穿越公路、河流等时,标志桩可从不同的方位和角度看清。巡线员定期巡 线,发现危及管道安全的情况及时处理和汇报。 ⑥加大巡线频率,提高巡线的有效性,发现对管道安全有 影响的行为,应及时制止、采取相应措施并向上级报告。 ⑦建设单位设有应急抢、维修指挥中心,并在其下属各作 业区设有抢、维修队伍和装备,但由于本项目管道部分路 况较差,为能及时处理事故,营救伤员,建议配备性能优 良的抢险车辆,保证事故后第一时间到达现场。 ⑧对管道两侧受事故影响的集中居民区、社会关注区的居 民、医生、病人、教师、学生等作好事故应急宣传,保证 一旦发生天然气泄漏事故时,能作出正确反应。巡线工应 加强集中居民区段、社会关注区段的巡线工作,发现隐患 及时汇报和处理。 ⑨建设单位随时保持与地方规划、建设部门的联系,禁止 在管道线路中心线两侧各 5m 地域范围内修建各类建筑及 种植深根植物;在穿越河流的管道线路中心线两侧各 500m 地域范围内,禁止抛锚、拖锚、挖砂、挖泥、采石、 水下爆破(在保障管道安全的条件下,为防洪和航道通畅 而进行的养护疏浚作业除外)。 ⑩规范事故后的恢复操作,事故后开工前,事故管段的毗 邻段天然气放空时应适当控制放空速度;河流穿越段换管 时应尽量减小对河流底质的扰动;陆上换管时,换管结束 后应及时做好迹地恢复。 ⑪风险管理是一个动态的、循环的过程,建设单位将对不 断变化的风险进行评价,并对相应的安全维护活动作出调 整。 (4)环境风险管理制度 ①在管道系统投产运行前,应制订出供正常、异常或紧急 状态下的操作手册和维修手册,并对操作、维修人员进行 培训,持证上岗。 ②制订应急操作规程,在规程中应说明发生管道事故时应 采取的操作步骤,规定抢修进度,限制事故的影响,另外 还应说明与管道操作人员有关的安全问题。 ③操作人员每周应进行安全活动,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 识别事故发生前的异常状态,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④对重要的仪器设备有完善的检查项目、维护方法;按计 划进行定期维护;有专门档案(包括维护记录档案),文 件齐全。 ⑤对管道沿线的居民做好宣传,张贴《中华人民共和国石 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加强居民认识。 (5)风险应急措施 ①采用了 SCADA 系统。该系统为目前管道自动控制过程 最先进的技术,可确保在线跟踪流量、压力等指标变化情 况,在发生泄漏事故时快速切断流量和启动泄压系统,确保管线安全,也避免了事故的继续扩大。 ②设有巡线队伍。沿线配备一定数量的巡线人员,发现异 常情况及时通知相关人员,采取相应的措施,可降低风险 事故影响程度。 ③在充分利用现有各维抢修力量的基础上,设置该管道的 维抢修机构。 ④运行后定期进行事故应急演练,可锻炼操作技能,各方 联动效果,检验应急预案的有效性,能够在发生事故时降 低事故影响程度。 五、环境影响评价基本结论 三门-嵊州天然气管道(G104 国道新昌荘前至关岭段改建工程影响段)迁改 工程符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管控 的要求,排放污染物符合国家、省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和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 控制的要求,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国家和省产业政策的要求,项目建设具有良好 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建设单位应能认真落实本环评提出的污染防 治措施和生态保护措施以及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切实做到环境保护“三同时”和达 标排放,并在运营期内持之以恒地加强管理,则从环保角度看,本项目建设是可 行的。 六、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和主要事项 1、范围 主要针对项目建设地周边的居民、企事业单位等。 2、主要事项 (1)对区域现状环境质量的意见或看法 (2)对企业环保行为的看法 (3)对建设项目的意见、看法或要求 (4)对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环保工作的要求或看法 七、公开的方式和时间 本次公示采取村庄、社区等单位宣传栏现场张贴以及网站发布形式进行公 示。 公示时间:2024 年 9 月 9 日~2024 年 9 月 2 3 日,共 10 个工作日。 八、公众提出意见的具体形式公众(个人或团体)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 10 个工作日内(至 2024 年 9 月 2 3 日 止)以信函、电话或其他方式与建设单位、环评单位、生态环境部门联系,建议 团体单位加盖公章,个人应具名并说明联系方式。本环评在报送生态环境局报批 前,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将在(http://www.zjzhongqing.cn/)网站进行全文公开。 环评单位将在《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真实记录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并将公众的宝 贵意见、建议向工程的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有关部门反映。 (1)建设单位名称及联系方式 建设单位:浙江浙能天然气管网有限公司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滨盛路 1751 号浙能第二大厦 16 楼 联系人:吴宗楠 联系电话:13758158148 (2)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名称及联系方式 环境影响评价单位: 浙江中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运河万科 B1-701 联系人: 唐工 联系电话:18958068756 (3)审批部门名称及联系方式 单位名称: 绍兴市生态环境局新昌分局 联系电话:86253622 [注]:请公众在发表意见的同时尽量提供详尽的联系方式。 公告发布单位:浙江浙能天然气管网有限公司 发布公示时间:2024 年 9 月 6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