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政务服务网
 >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示 > 嘉兴 > 桐乡
 
浙江盛佑化纤有限公司年产120万吨绿色差别化纤维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示
建设单位:浙江盛佑化纤有限公司
2024-09-13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浙江盛佑化纤有限公司年产120万吨绿色差别化纤维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示

根据《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浙江省人民政府令第388号)的相关要求,本项目在环境影响报告书开展期间必须进行公示工作,使项目建设可能影响区域内的公众对项目建设情况有所了解,并通过信息公开了解社会公众对本项目的态度和建议,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现将有关内容公示如下:

 

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年产120万吨绿色差别化纤维建设项目

建设地点:浙江省桐乡市桐乡经济开发区

项目投资:总投资560000万元

项目性质:新建

建设内容:浙江盛佑化纤有限公司拟在桐乡经济开发区南部新征用地约775亩,新建聚酯车间、长丝车间、加弹车间、成品仓库、罐区、乙醛回收、污水站等建筑面积656489.24平方米,采用世界先进水平的智能化聚酯熔体直纺技术,购置聚酯装置4套,引进国际领先的纺丝卷绕设备,设置42条长丝生产线,配套80台加弹机,配套相应公辅工程和环保工程,形成年产120万吨绿色差别化纤维材料以及回收乙醛3168吨的生产能力。由浙江嘉桐热电有限公司热电联产项目集中供热;同时,嘉桐热电联产项目燃煤锅炉协同焚烧处理本项目聚酯废气VOCs,提高能源资源综合利用率。

 

二、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内主要环境敏感目标分布情况

评价范围内主要环境敏感目标分布情况详见表1

 

 


1    建设项目周围主要保护目标分布情况

环境要素

具体敏感目标或关心点

坐标/m

保护对象

保护内容

相对方位

距厂界距离(m)

规模()

保护级别

X

Y

环境空气

1

李家弄村

262167.99

3385715.14

村、社区

人群

NW

~1080

~3500

二类区

2

桑园桥村

264629.56

3385259.55

村、社区

人群

NE

~2260

~2700

3

长新村

264140.96

3384726.19

村、社区

人群

NE

~1650

~4000

4

史桥村(规划敏感点*)

264437.27

3383988.20

村、社区

人群

E

~1866

~3300

5

永安村

263860.93

3383486.66

村、社区

人群

W/SW

~30

~2820

6

高桥社区

264507.22

3383525.46

村、社区

人群

SE

~1850

~2300

7

红旗村

261244.78

3386967.83

村、社区

人群

NW

~2355

~4100

8

三村村

261926.68

3382772.55

村、社区

人群

SW

~130

~2600

9

亭桥村

262328.77

3381866.63

村、社区

人群

SW

~2000

~3100

10

毛水浜村

263075.52

3382066.13

村、社区

人群

SW

~390

~2300

11

新农村村

260501.83

3384639.79

村、社区

人群

W

~1620

~2900

地表水环境

1

长山河

/

/

/

/

N

~460

/

地表水类标准

2

店街塘

/

/

/

/

S

~60

/

地下水环境

区域潜水含水层

/

/

/

/

/

/

/

地下水类标准

声环境

1

永安村

263860.93

3383486.66

村庄

人群

SW

~27

~2820

2类区

2

三村村

261926.68

3382772.55

村、社区

人群

SW

~130

~2600

2类区

土壤

1

永安村

263860.93

3383486.66

村庄

人群

SW

~27

~2820

/

2

三村村

261926.68

3382772.55

村、社区

人群

SW

~130

~2600

/

3

基本农田

261938.75

3384007.75

基本农田

农田

W/N

~25

/

/

4

食品厂

262050.50

3383335.08

企业

产品

SW

~60

/

/

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质量

陆域生态

要素评价范围

/

生态系统完整性与稳定性


三、环境质量现状情况

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1根据《桐乡市环境状况公报(2022)2022年桐乡市环境空气质量能达到二类区标准,属达标区。

2本项目建设场地周边环境空气各监测点项目所在区域的特征污染因子NH3小时值乙醛小时值、硫化氢小时值均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 2.2-2018)附录D标准要求;氟化物小时值和日均值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非甲烷总烃小时值浓度均低于参照的《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详解》说明中浓度限值要求;乙二醇小时值、日均值满足美国AMEG查表值

2、水环境质量现状

1根据《桐乡市环境状况公报(2022)》中的相关内容2022年全市13个市控以上常规监测断面的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和化学需氧量平均浓度分别为4.2mg/L0.50mg/L0.160mg/L16mg/L。本环评收集建设项目北侧约7km的常规监测断面长山河蒋之庙桥2022年地表水监测断面,评价结果为类。

2)监测期间,本项目周边内河水体各测点位各监测指标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所在区域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较好。

3、声环境质量现状

监测期间,建设项目所在地厂界噪声均能够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3类标准相关标准限值。

4、土壤环境质量现状

监测期间,本项目各土壤环境采样点基本项目和其他项目重金属和无机物、挥发性有机物、半挥发性有机物指标均能达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36600-2018)中第二类用地筛选值标准,周边农用地指标均能达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15618-2018)中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

四、主要环境影响预测情况

1、环境空气影响分析

根据预测分析,在正常工况下本项目各类废气污染物排放均可达到相应环境标准,本项目污染物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较大影响。根据计算结果,本项目不需要设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2、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由工程分析可知,本项目生产废水主要包括酯化废水、油剂废水以及辅助生产装置和公用工程废水(熔体过滤器清洗废水、纺丝组件清洗废水、纺丝车间和加弹车间清洗废水、纺丝空调排水、除盐水制备浓水、循环冷却水系统排水、生产区初期雨水、实验室废水、污水站废气处理废水),以及职工生活污水。

本项目各类生产与生活污水经厂内污水站和中水回用装置处理、回用后达标纳管排放,经区域污水管网输送,排入桐乡申和水务有限公司集中处理,尾水通过桐乡市排江工程最终排放钱塘江,厂区只有后期清洁雨水排放附近地表水,不会对区域水环境质量产生明显影响。

3、噪声影响分析

本项目实施后,厂界噪声均能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区标准。敏感点噪声贡献值叠加背景值均能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要求。

4、地下水及土壤影响分析

建设单位应切实落实好建设项目的废水集中收集预处理工作,做好厂内的地面硬化防渗,包括生产装置区、固废堆场的地面防渗工作,特别是污水处理设施构筑物的防沉降措施,在此基础上项目对地下水及土壤环境影响较小。

5、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只要严格执行本报告提出的各项固废暂存和处置措施,本项目固废均能得到安全有效的贮存和处置,对环境影响较小。

6、环境风险影响分析

本项目环境风险主要是生产车间及储罐区等,有一定的泄漏和火灾、爆炸风险和有毒有害危险,风险事故可能对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及周围人群健康产生不同程度的不利影响。

建设单位应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与园区上级应急预案相衔接,在发生超出事故企业自身解决能力突发环境事件时能有效的进行应急联动。以上措施为控制本工程可能发生的各类、各级环境风险事故,降低并最终消除其环境影响,提供了有效的技术保障和应急保障,可以使风险事故对环境危害得到有效控制,将事故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范围内。因此本次评价认为项目的环境风险是可控的。

五、拟采取的主要环境保护措施、环境风险防范措施以及预期效果

2  污染防治措施清单

污染物类别

污染防治措施

废水

收集、排放系统

(1)全厂实施清污分流、雨污分流;设车间废水收集池,管线敷设采用可视化原则,废()水全部采用高架管道输送,排水自动液位控制。

(2)全厂污水零直排,建立规范预处理设施、主要标识标志齐全、立管井盖完好;彻底做好雨污分流,确保雨水管道不含污水;污水管道全部明管化,污水入网口设专业运维管理队伍、定期管理台账记录。

(3)全厂雨水系统全部明渠收集,生产区初期雨水经收集后进入厂区污水站处理,生产区后期清洁雨水和非生产区雨水经雨水管网收集后排放附近地表水。

(4)全厂设1个污水排放口,安装在线监控设施并联网,定期维护保证其正常运行;加强纳管废水锑浓度控制,每天取样分析,确保纳管废水全面达标排放。全厂设1个雨水排放口,设紧急切断系统(两套,手动和自动)和雨水收集池,定期监测雨水收集池,监控排放雨水水质。

(5)废水纳管排放执行《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2-2015)1中水污染物直接排放限值和表3合成树脂单位产品基准排水量,特征因子锑参照执行环境保护部公告2015年第19号《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7-2012)修改单。

废水处理、回用系统

高浓度废水预处理

(6)聚酯装置高浓度酯化废水收集后经管道输送至厂区配套建设的乙醛/乙二醇回收装置,首先采用蒸汽汽提预处理,然后汽提塔釜液经管道输送至污水站厌氧处理单元。酯化废水原水(CODcr浓度~30000mg/L)经蒸汽汽提后出水水质CODcr浓度4000~5000mg/l,汽提效率≥80%,乙醛基本被完全提取,以保证后续厌氧生化处理的效率和稳定。本项目实施后,盛佑公司在厂区内配套建设1套处理能力120万吨/年聚酯装置酯化废水的乙醛/乙二醇回收装置,能够满足全厂要求。

污水站

(7)油剂废水和染色废水收集后输送至油剂废水/染色废水预处理装置(位于污水站),采用酸化水解+沉淀+好氧(活性污泥)生化处理工艺,根据油剂废水的特性,设计足够停留时间(好氧停留时间超过48h),油剂废水和染色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油剂和染料将得到充分降解,然后再进入污水站好氧(活性污泥)生化处理系统。

(8)本项目实施后盛佑公司配套污水站总设计规模6000m3/d,其中:高浓度酯化废水厌氧单元处理规模1200m3/d,高浓度和中浓度废水好氧(活性污泥)单元处理规模4000m3/d;综合废水兼氧好氧单元处理规模6000m3/d;污水站主体采用厌氧+好氧(活性污泥)+兼氧好氧三级生化处理工艺;能够满足全厂污水处理需要,且有较大处理余量。

(9)中浓度废水收集后输送至污水站格栅集水池,调节水质水量后,进入好氧(活性污泥)+兼氧好氧生化处理系统。

(10)低浓度废水收集后输送至污水站,进入兼氧好氧生化处理系统。

中水回用装置

(11)污水站出水进入中水回用装置,经过陶粒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出水进一步采用超滤+反渗透(RO)膜深度净化(脱盐)RO产水回用至循环冷却水系统,RO浓水经物化(臭氧氧化+混凝沉淀+砂滤)处理达标后纳管排放。控制RO产水率≥70%,污水的中水回用率≥70%。本项目实施后,盛佑公司在厂区内配套建设2套处理能力150m3/h中水回用装置,能够满足全厂要求,且有较大处理余量。

其他

根据《嘉兴市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攻坚战2020 年工作方案》:要求浙江盛佑化纤有限公司建立规范预处理设施、主要标识标志齐全、立管井盖完好;彻底做好雨污分流,确保雨水管道不含污水;污水管道全部明管化,污水入网口设专业运维管理队伍、定期管理台账记录。

地下水*

重点污染区

(1)聚酯车间(包含浆料制备车间)地面防渗系数≤10-10cm/s。粘土铺底,再在上层铺设10-15cm的水泥进行硬化,并铺环氧树脂防渗。

(2)液体原料罐区地面采取20cm碎石铺底,上层铺设20cm的混凝土进行硬化防渗。罐区四周设围堰,围堰底部用15cm的混凝土浇底,四周壁用砖砌再用混凝土硬化防渗。储罐地基渗透系数≤10-12cm/s。粘土铺底,再在上层铺设10-15cm的水泥进行硬化,并铺环氧树脂防渗。

(3)危废暂存库地面采取15cm碎石铺底,上层铺设15cm的混凝土进行硬化防渗,一底环氧树脂一布两涂隔离层,防渗系数满足国家相关标准要求(≤1.0×10-12厘米/);危废暂存库墙面(一定高度)也要求防渗处理;暂存间四周设有导排沟和水池以收集渗漏液。

(4)换热站地面采取20cm碎石铺底,上层铺设20cm的混凝土进行硬化防渗。罐区四周设围堰,围堰底部用15cm的混凝土浇底,四周壁用砖砌再用混凝土硬化防渗。储罐地基渗透系数≤10-12cm/s。粘土铺底,再在上层铺设10-15cm的水泥进行硬化,并铺环氧树脂防渗。

(5)污水站地面先采取素土夯实,20cm砂石铺底,上层铺设20cm的混凝土进行硬化防渗。污水池和污水井渗透系数≤10-12cm/s,粘土铺底、混凝土硬化,并铺环氧树脂防渗。

(6)乙醛/乙二醇回收装置(包含乙醛装车区)渗透系数≤10-12cm/s。粘土铺底,再在上层铺设10-15cm的水泥进行硬化,并铺环氧树脂防渗。

一般污染区

(7)长丝车间、加弹车间、PTA仓库地面防渗系数≤10-7cm/s。采取粘土铺底,再在上层铺10~15cm的水泥进行硬化。

非污染防治区

(8)普通生产区地面采取20cm碎石铺底,再在上层铺20cm的混凝土硬化。

(9)绿化区30cm厚绿化回填土。

废气

聚酯装置

有组织

(1)聚酯装置密有组织废气主要来自于浆料配制罐尾气、酯化尾气(来自工艺塔)、缩聚尾气(来自预缩聚和终缩聚真空系统)、乙二醇液封槽尾气,主要污染物是乙醛和乙二醇,首先经尾气喷淋塔水喷淋洗涤处理,然后由管道输送,经引风机送至浙江嘉桐热电有限公司热电联产项目燃煤锅炉鼓风机入口(作为助燃空气引入火焰区),经锅炉协同热力焚烧处理后,最后经烟囱高空排放。另外,聚酯装置EG热井、EG中间罐、EG循环罐、出渣机等废气亦收集后并入废气管道,一并接入嘉桐热电联产项目燃煤锅炉热力焚烧处理。VOCs去除率可达到98%以上。

(2)聚酯装置产生的酯化废水经配套建设的乙醛/乙二醇回收装置回收乙醛和乙二醇,其VOCs废气(包括各类不凝尾气,以及酯化废水收集罐、汽提尾气冷凝液储罐、乙醛中间罐等排气),亦收集后由管道输送,经引风机送至浙江嘉桐热电有限公司热电联产项目燃煤锅炉鼓风机入口(作为助燃空气引入火焰区),经锅炉协同热力焚烧处理后,最后经烟囱高空排放。VOCs去除率可达到98%以上。

(3)由于仅在非正常工况及事故状态下,少量聚酯熔体制成切片,切片产量较少,因此切片干燥机排放气量很小,该股废气直接通过排气筒排放。要求按照环评中的产品方案,严格控制切片产量,避免增加切粒机干燥尾气污染物排放。

(4)PTA料仓粉尘采用布袋除尘器处理后经排气筒排放,PTA粉尘布袋除尘效率99%,粉尘排气筒高度15m

无组织

(5)直接采用乙二醇作为介质,使用液环泵。

(6)聚酯装置连续反应运转,避免间歇反应时残留的反应气体的无组织排放。同时保证设备密封、生产过程制订严格的操作规程,采用先进的DCS系统实施自动控制、电子称量等措施减少废气无组织排放。

(7)聚酯装置和乙醛/乙二醇回收装置要求建立泄漏检测与修复体系(LDAR),提高无组织废气控制水平,有效降低VOCs无组织排放。聚酯装置和乙醛/乙二醇回收装置所有动静密封点泄露阈值按照〈500ppm作为内控值,每3个月开展一次LDAR常规检测,超过500ppm泄露阈值环节全部在15天内完成修复。

纺丝装置、加弹装置

有组织/无组织

(8)在工艺设计中,POYFDY纺丝生产车间密闭设计。POY纺丝线在室温下牵伸,POY油剂废气通过空调系统回风有组织收集,经油烟净化(水喷淋冷凝+高压静电除油)处理后经排气筒排出室外。需要高温进行牵伸的FDY纺丝线热辊上方设有集气抽风装置,挥发的FDY油剂废气收集后经油烟净化(水喷淋冷凝+高压静电除油)处理后经排气筒排出室外。长丝车间油剂调配间设有集气抽风装置,油剂调配过程挥发的油剂废气收集后经油烟净化。

(9)加弹车间密闭设计,POY原丝热箱(温度185℃)挥发的POY油剂废气经工序负压收集后,经油烟净化(水喷淋冷凝+高压静电除油)处理后经排气筒排出室外;DTY油上油时温度降至46℃,加弹车间设集气收集系统,DTY纺丝油剂废气通过集气收集,经油烟净化(水喷淋冷凝+高压静电除油)处理后经排气筒排出室外。加弹车间油剂调配间设有集气抽风装置,油剂调配过程挥发的油剂废气收集后经油烟净化(水喷淋冷凝+高压静电除油)处理后经排气筒排出室外。

(10)POY纺丝线油剂废气有组织收集率80%,经油烟净化设施油剂废气去除率60%FDY纺丝线油剂废气有组织收集率90%,经油烟净化设施油剂废气去除率80%。加弹车间挥发出的原丝POY纺丝油剂废气收集率99%,经油烟净化设施油剂废气去除率97%DTY油剂废气有组织收集率80%,经油烟净化设施油剂废气去除率60%POYFDYDTY纺丝油剂调配间油剂废气有组织收集率80%,经油烟净化设施油剂废气去除率60%。另外,纺丝油剂在配制、输送、上油等过程部分挥发以无组织形式排放。

辅助生产装置

有组织

(11)纺丝组件及喷丝板送真空煅烧装置煅烧清洗,会产生少量的废气(水蒸汽、CO2和微量颗粒物),收集后经水喷淋除尘处理后排放。

无组织

(12)热媒系统除必须设置的阀门、泵进出口以外,一般管道和阀门连接均采用焊接,密闭性高。设计和管理中尽量确保热媒不渗漏。热媒系统为去除热媒中水分和低组分不凝气体以及平衡热媒温度升高而产生的体积膨胀,设有热媒膨胀槽以平衡体积变化量,确保安全。设置热媒收集槽,在停车或遇到其他紧急情况时,接收热媒站和聚酯装置等排放的热媒。气相热媒设有尾气冷凝器,正常工况下冷凝尾气液封处理。

液体储罐

无组织

(13)EG储罐采用立式固定顶罐,呼吸阀设氮封,EG储罐之间设平衡管,EG卸车时设平衡管。槽罐车EG卸料采用快速鹤管接头,浸没式操作;EG物料在厂区内全程管道运输。

(14)二甘醇储罐采用立式固定顶罐,呼吸阀设氮封,二甘醇卸车时设平衡管。槽罐车二甘醇卸料采用快速鹤管接头,浸没式操作;二甘醇物料在厂区内全程管道运输。

(15)液相热媒储罐采用卧式固定顶罐,呼吸阀设氮封;槽罐车液相热媒卸料采用快速鹤管接头,浸没式操作;液相热媒物料在厂区内全程管道运输。并且,液相热媒储罐平时贮存量很少。

(16)气相热媒储罐采用立式固定顶罐,呼吸阀设氮封;槽罐车气相热媒卸料采用快速鹤管接头,浸没式操作;气相热媒物料在厂区内全程管道运输。并且,气相热媒储罐平时贮存量很少。

(17)乙醛储罐采用卧式压力储罐,装车时乙醛压力储罐和槽罐车气相平衡,正常工况没有气体排放。

循环冷却水站

无组织

(18)6个月至少开展一次循环冷却水塔和含VOCs物料换热设备进出口可吹脱有机碳(POC)监测工作,出口浓度大于进口浓度10%的要溯源泄漏点并及时修复。

污水站

有组织/无组织

(19)污水站采用密闭式厌氧反应器,厌氧沼气数量较少。污水站调节池、好氧池、沉淀池、污泥浓缩池加盖密闭,利用引风机负压收集废气,经洗涤塔碱液喷淋洗涤+次氯酸钠氧化处理后经15米排气筒排放,厌氧气体数量较少也纳入其中。要求污水站上述构筑物废气收集率达到90%、去除率达到90%。加强污水站密闭性,提高废气有组织收集率,减少无组织废气排放。

固废

危险废物

(1)国家对危险废物处理采取严格的管理制度,在转移过程中,均应遵从《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及其他有关规定的要求。委托处置危险废物须按照规定办理危险废物转移报批手续,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以便管理部门对危险废物的流向进行有效控制。严禁委托无危险货物运输资质的单位运输危险废物,严禁委托无相应危废处置资质的个人和单位处置危险废物,严禁非法排放、倾倒、处置危险废物。落实台账制度、转移联单制度和专职管理人员。

(2)聚酯装置产生的聚合废渣、废热媒、废油剂/废油渣、破损油剂包装桶、催化剂乙二醇锑内包装袋、废机油、实验室废试剂和试剂包装物,均属于危险废物,委托有相应危废处置资质且具备处理能力单位进行处置。

(3)本项目实施后盛佑公司厂区配套建设1座面积为500m2的危废暂存库。根据《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要求,危险废物暂存间地面和墙面(一定高度)硬化防渗,防渗系数满足国家相关标准要求(≤1.0×10-12厘米/)。危废暂存库能够满足四防”(防风、防雨、防晒、防渗漏)要求,并做好了警示标识,危废包装物采用容器密闭贮存、分区暂存、分区标识。不同贮存分区之间采取隔离措施,贮存库内表面无裂缝,四周设地沟,库内四个角落设渗滤液收集池。本项目配套建设危废暂存库(500m2×5m)可以满足企业暂存危险废物的要求。

一般废物

(4)长丝车间和加弹车间产生的废丝,长丝产品废包装、催化剂乙二醇锑外包装盒、中水回用装置产生的废陶粒、废活性炭和废膜件、属于一般工业废物,综合利用。

(5)污水站设有(生化)污泥脱水间(室内),污水生化处理污泥/河水净化污泥定期交由委托处置单位运输出厂焚烧处置。

(6)一般废物暂存场所的建设要求满足《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本项目实施后盛佑公司厂区配套建设1座面积3000m2一般废物堆场,可满足一般废物的暂存要求。

(7)生活垃圾应由园区市容环卫部门负责清运,不得随意堆置

其他

(8)国产油剂包装桶由油剂供应商回收再利用。

(9)中水回用装置浓水物化处理污泥性质待鉴别,鉴别前按危废管理;鉴别后根据其鉴别结果,如确定为危险废物,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如鉴别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按照一般工业固废管理要求进行管理。

噪声

对风机、泵站等采取消声、隔声等措施

风险

(1)要求企业针对本项目更新事故应急预案并向当地环保部门进行备案;同时配备满足要求的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设施,定期开展演练。

(2)根据计算,本项目实施后企业拟配套建设事故应急池,能够满足废水事故发生时的需求。要求事故废水泵采用自动和手动两套控制系统,并配备应急电源,确保事故状态下事故废水能够进入事故废水应急设施。

其他

实际产能应严格限制在环评范围,产能和工艺重大调整应报管理部门备案审核。

要求环境治理设施开展安全风险辨识管控,健全内部污染防治措施稳定运行和管理责任制度,严格依据标准规范建设环境质量设施,确保环境治理设施安全、稳定、有效运行。

注:实际施工时渗透系数要求达到相应要求,具体防渗措施可能有所调整。

五、环境影响评价初步结论

综上所述,项目的建设符合环境功能区划和开发区规划环评的要求,排放的污染物符合国家、省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从预测结果来看项目实施后周围环境质量符合所在地环境功能区划要求。项目建设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符合国家和地方的产业政策;项目建设符合《国务院关于修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第682号令)和《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2021修正)中要求,故项目满足环保审批原则。因此,从环境保护角度看,本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

六、公众查询方式和期限

(1)征求意见的对象: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内的公民、单位或团体。

(2)征求意见的范围:工程在环境影响、环保措施、对工程建设所持态度等环保方面的意见。

(3)公众意见反馈途径:通过邮件、电话、信件等方式向建设单位或环评单位反馈意见,请务必留下您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便于我们回访。公众提出意见的起止时间为自本公示信息发布起10个工作日。公示期间公众可向建设单位或者环评单位索取本项目环评文件及本项目环评的补充信息。

七、联系方式

(1)建设单位:浙江盛佑化纤有限公司

地址:浙江省桐乡市桐乡经济开发区

联系人:冯工           联系电话:0573- 88188630

 (2)环评单位:浙江碧扬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万塘路317号华星世纪大楼503

联系人:项工             联系电话:0571-28802875

(3)当地及审批环保部门:嘉兴市生态环境局        

地址:嘉兴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嘉兴市南湖区东栅街道凌公塘路1683号)

联系电话:0573- 82512233

八、环评报告书审批前公示

在报送嘉兴市生态环境局审批前,环境影响报告文件(全本)将在浙江政务网进行公开。

附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意见表.docx

 

浙江盛佑化纤有限公司

2024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