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政务服务网
 >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示 > 绍兴 > 诸暨
 
诸暨市应店街镇上游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示
建设单位:诸暨市应店街镇集体资产经营公司
2024-08-09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一、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诸暨市应店街镇上游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建设单位:诸暨市应店街镇集体资产经营公司

建设性质:新建

建设地点:诸暨市应店街镇十二都楼家坞上游自然村北侧

投资:项目总投资1646.59万元,环保投资为34.5万元

行业类别:N7630天然水收集与分配

建设周期:14个月

建设内容:对大坝及坝基进行防渗加固处理,上下游护坡加固改造,坝顶路面硬化及防浪墙建设;现状溢流堰拆除并原址重建埋石砼溢流堰,改建右岸引水渠;增设观测监测设施和管理用房,增设安全警示标准化管理设施,景观绿化提升等。同时改造期间涉及水库清淤。

二、 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内主要环境敏感目标分布情况

表1.1-1  环境保护敏感目标一览表(环境空气)

名称

坐标/m

保护对象

保护内容

环境功能区

相对库区方位

相对库区最近距离

X

Y

上游村

120°6′15.171″

29°46′6.364″

居住

民居

GB3095-2012 二类

5m

石孔岭下村

120°5′8.081″

29°46′2.753″

居住

民居

西

500m

东北侧民居

120°6′3.178″

29°46′30.523″

居住

民居

东北

100m

表1.1-2  环境保护敏感目标一览表(水环境)

名称

水域功能

相对场址址方位

相对库区最近距离

上游水库及上游河道

GB3838-2002

库区位于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范围。库区上游位于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

表1.1-3  声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

序号

名称

坐标(m

户数

声环境保护目标情况说明

执行标准/

能区类别

相对库区方位

相对库区最近距离

X

Y

1

上游村

120°6′15.171″

29°46′6.364″

居民约30

303~4层楼房,朝南。

周边以村庄为主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

5m

2

东北侧民居

120°6′3.178″

29°46′30.523″

1

13层楼房,朝西。

周边以田地、山林为主

东北

100m

表1.1-4  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环境要素

序号

敏感点名称

经纬度坐标/m

保护对象

保护内容

功能区

相对场址方位

相对场界距离/m

经度

纬度

生态

环境

1

上游水库

120.102

29.771

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准保护区生态红线

水生生态

景观、 植物、

植被的完整

性,保护工程

影响区域河段的鱼类资源

/

/

三、 主要环境影响预测情况

1大气环境影响

1施工期

经核实,施工粉尘、施工机械设备废气、装修废气、沥青烟气实际产生的污染物主要在施工区内扩散,局部区域内的瞬时浓度会超过相应标准限值通过现场调查,工程南侧为楼家坞村,项目区地势较开阔,空气流通条件较好,施工过程产生的少量废气及粉尘能较快得到稀释扩散,同时企业设有相应的围挡、洒水等措施抑制粉尘产生,采取水冷等措施控制沥青温度减少沥青烟产生,对周边及敏感点环境影响较轻。

2营运期

本项目运行管理期间,无废气污染物产生,对周边环境无影响。

2地表水环境影响

1施工期

施工过程中施工机械清洗、车辆冲洗废水经隔油沉淀处理后回用于汽车、机械冲洗。施工场地设置临时排水沟,施工期间产生的雨水汇水经沉沙池缓流后汇入溢洪道。造成的影响较。

2营运期

1)对水文情势的影响

项目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实施后原有的溢流堰仅进行加固,溢流功能保持不变;拆除发电站,更新改造进水口,出口设置闸阀作为取放水设施;水库的下泄生态流量不发生变化,基本不会对下游小溪、河道等的水生生态产生不利影响。

2)对水质的影响

水库功能不发生变化,水库的下泄生态流量不发生变化,河道水质基本保持原有状态。

3)对地下水的影响

项目对地下水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污染源主要是污水处理设施等发生泄漏,污水泄漏导致的地下水污染。建设单位需采取地下水污染控制措施,杜绝跑、冒、滴、漏废水排放,防止污染区域地下水。

3声环境影响

1施工期

施工噪声主要来自于钻孔、开挖等产生的噪声,经调查,施工高噪设备的噪声多为偶发性,其余噪声设备声级不高,均在白天施工,总体而言施工期对周边环境及民居产生的影响有限,随施工结束而消失。

2营运期

项目营运期不产生噪声对项目周边声环境影响较小

4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

1施工期

施工期工程建设中产生余方5.85m³,其中清淤余方5.60m³,土石方0.25m³,余方均运至临时堆场分别堆放,弃渣场不在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内;总体来看,项目建设过程中对弃渣进行了妥善处置,对渣场采取了有效的水保措施,不会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临时办公和生活租用附近民房解决,施工期生活垃圾有垃圾桶收集,并分选利用后剩余部分与村民生活垃圾一同处置。施工过程清理出的浮油、机械废油等需危废处置,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处置。对工程区大气环境、土壤和水体等环境要素影响较小

2营运期

通过妥善处置,加强环境管理,本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固废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不大

5、生态环境影响

1、施工期

1)陆域生态

施工临时占地面积不大,对该区域生态影响不大。待项目完工后,水库绿化用地将复绿,区域生态环境将恢复原状。

施工期施工人员及施工机械设备的噪声虽然会对陆生生物取食、繁衍等造成影响,破坏现有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导致动物栖息环境改变。施工活动结束后,部分野生动物仍可回到原栖息地附近区域,对区域的动物资源不会产生明显影响。

2)水生生态

施工期间湖泊中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底栖生物因受影响其种群和数量均会有所减少,但施工结束将会逐步恢复。

水中悬浮物主要影响鱼类游动,减少鱼类的饵料,危害鱼类或影响其生长,降低鱼类生物食料及对疾病的抵抗力等。

本项目主要在水库库尾进行,清淤与其他工程同步进行,水库导流完成后,在非汛期(1016日~翌年415日)进行清淤,采用干式清淤,工程作业区域基本处于出露水面的部分,挖掘机清淤施工对鱼类的影响不大。

施工过程中对底栖生物的影响最大,可以说清淤施工过程是对底栖生物产生较大破坏过程。但清淤施工对底栖生物的影响不仅有负面影响,也有正面的影响,因为通过清淤,改变了底栖环境,为改善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创造了条件。

3)施工对交通的影响分析

本工程所用的骨料、石料和部分土料、混凝土、沥青砼等均需外购,主要采用公路运输的方式,此外工程土石方也采用公路运输,因此工程建设期间,工程区附近的道路交通量将较工程前大大增加,工程区附近公路平常仅供周围居民日常生活使用,工程建设运输量的增加会对这些公路运输产生一定的压力。但随着施工的结束,对交通的影响也随之消失。

4)水土保持影响分析

施工期:项目施工期间,坝体开挖填筑、绿化覆土、清淤等施工建设,将损坏原有的地表,形成大面积的裸露面,破坏原有的表层土体结构,使表层土抗蚀能力减弱,在降雨作用下,尤其是台风暴雨期,裸露地块和松散的土石方如建筑材料和开挖土石方临时堆放,易引起不同程度的侵蚀和流失。

自然恢复期:自然恢复期,主体工程设计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工程基本实施,大规模的施工活动基本停止,水土流失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由于植物措施还未完全发挥作用,其间仍将会产生水土流失。

主体工程中已有的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措施和新增采取的植物、临时措施实施后,使项目区的水土流失得到治理,减轻项目建设带来的负面影响。

2、营运期

1)工程营运期不涉及新增永久占地,加固布置均在水库原管理范围内。

2)工程属于对生态环境有利的工程,工程实施后,通过清淤将水库障碍物和底泥等清除,改善水库水质;行洪、防洪能力得到提高。工程水库已经建成多年,当地的动植物已经适应了水库的运行规律,本项目营运期基本不改变以往水库运行,造成生态影响不大

3)工程完工后,水库会进行蓄水。水库的实施对评价区内生物量和生产力的影响较小,不会对区内生态体系的稳定性和质量产生明显的改变。

项目工程水库已经建成多年,本项目营运期不改变以往水库运行情况,造成生态影响不大。

4通过实地考察,评价区内人类活动频繁,使得在这一河段区域无重要陆生脊椎动物活动,所以减水不会对生活在评价区范围内的陆生脊椎动物的物种丰富度和多度产生影响。当水库泄洪时,由于河床的水位上涨,对一些常到岸边活动的喜湿性动物可产生间接的影响,如蛙类、蛇类等,但这些动物均有一定的运动能力和游泳能力,它们可以通过自身的活动逃离淹没区,因此,这种间接影响可不予考虑。

 

 

四、 拟采取的主要环境保护措施、环境风险防范措施以及预期效果

阶段

类别

措施

预期效果

施工期

废气

1)在靠近敏感点及公共道路的施工区域,设置施工围挡,并按需增加施工区、施工便道的洒水次数;尤其对于距敏感点50m范围内的施工现场,旱季对施工区、施工便道及时进行清扫,保持洁净,并加大洒水次数。

2)加强进出工地施工车辆的清洗。

3)施工散料运输车辆采用加盖篷布和湿法相结合的方式,减少扬尘对大气的污染,物料堆放时加盖篷布,并定时对运输路线进行清扫。

4)临时堆场做好围挡、覆盖及恢复工作。

5)施工场地清理和拆除工程阶段,做到先洒水,后清扫和清理,防止扬尘产生。每日洒水、清扫不少于两次。同时在大风天气禁止施工。

6)为减少汽车尾气及施工机械废气对周边环境影响,通过施工单位采取定期检修车辆和施工机械,保证良好的运行工况,使用清洁燃料,防止运输车辆超载等措施来实现。

7)本项目设一幢管理用房,内部仅进行简单装修即可,污染物源强不大,施工方优先选用环保型内墙涂料,加强室内的通风换气。

达标排放

废水

施工机械清洗、车辆冲洗废水采取隔油、沉淀池去除油污、泥砂后回用;施工场地设置临时排水沟,施工期间产生的雨水汇水经沉沙池缓流后汇入溢洪道。

减少水体影响

噪声

1)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尽可能选用低噪声机械设备,并对各类高噪声设备进行定期维护保养,保证施工设备处于低噪声、良好的工作状态。

2)加强施工营地机械设备施工管理,限制运输和施工车辆行驶速度,合理选择装卸等施工机械停放场所,降低组合噪声级,施工场地尽可能远离敏感点,高噪声机械设备布置在施工场地远离敏感点处。

3)固定机械设备通过排气管消声和隔离发动机振动部件来降低噪声;对动力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的维修维护,避免因部件松动或损坏而增加其噪声源强;暂不使用的设备及时关闭;运输车辆进入施工现场应减速并减少鸣笛;在临时钢筋加工厂模板加工厂作业过程中,厂房南侧均保持封闭,均在室内工作。

4)合理安排工作时间,施工时间选在白天公众正常上班期间,同时高噪声施工避开午休时间。

5)午夜22时至次日凌晨6时禁止高噪声施工作业。

6)对临近敏感点的施工区及施工营地,通过在场界处设置2.5m高的铁皮挡板进行降噪,尤其对于敏感点距离20m围内的施工现场;高噪声机械设备的施工应集中安排在昼间;对临近敏感点的施工便道,应通过限速、加强道路平整和夜间禁鸣等措施降低车辆运输交通噪声影响。

7)合理安排物料运输路线和运输时间,最大程度减轻沿线噪声敏感点的影响。此外,建设单位及施工单位设专人负责与周边公众的协调工作。及时听取公众对噪声影响的意见和建议,并尽可能满足公众要求;同时做好工程施工的解释宣传工作,一定程度上取得公众的理解和支持。

达标排放

固废

施工余方运至诸暨市应店街镇上游村指定地点(由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应店街镇上游村村民委员进行保管调配)

施工过程清理出的浮油、机械废油等需危废处置,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处置。

合理处置

人群健康

做好施工人员的卫生保健、防疫检疫工作和施工区卫生管理工作,建立疫情报告制度

人群安全

交通

与交通管理部门协商,制定临时交通管理措施,在施工附近路段设置警示牌。

道路畅通

景观保护

做好施工废污水、扬尘、固废的处理措施,并保护好施工区附近现有植被和地貌景观,施工场地做好装饰性围栏措施,尽量减少施工对视觉的不利影响。此外,施工单位加强组织管理,严禁施工人员在工程区范围外进行挖掘或破坏。

不对景观造成破坏

生态环境

1)已按水库情况设置合适的施工方案,充分利用库区用地,严格控制临时占地范围,不超标占地,工程结束后及时清理施工现场。

2)严格按照施工图纸、红线施工,不额外占地施工。

3)加强环境管理。对破坏的植被尽快恢复,建立生态防护体系,防止水土流失,避免和减少泥沙及有害物质进入河流,影响水域环境。

4)加强宣传,编印施工环境保护手册,增强施工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建立和完善鱼类保护规章,严禁施工人员捕捞。

5)加强监管,严格按照环保要求施工,避免生产废水、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水体及周边环境,避免发生水污染事故。

减少生态影响

营运期

地表水

1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成运行期间,应加强流域内和水库内水质的监测,包括水库上游及坝下河段的水质监测。

2)确保下游河段水量能维持其生态环境。

3)应对沿线污染源进行整治,进一步提高污水回用率,减少入河污染物。

4)严格贯彻执行《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森林法》、《水法》、《水土保持法》、《农业法》、《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及其地方法规。

5科学施用农药、化肥,严格控制灌区农药的使用品种和数量。

6在坝址上游灌区推行配方施肥,增加有机肥使用比例,控制化肥施用量。

7)生活污水由化粪池处理后经管道连至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标后用于附近农田浇灌。

防止库区水体富营养化,防止河道及下游水体污染,保证下游生态环境流量

地下水

1)及时设置库区水质监测点,加强对水库水质监测,掌握水库水质变化情况。

2)了解掌握水库周围等排水口水质情况,做好应急防范工作。

3)禁止在水库内进行养殖,禁止在水库周边乱堆垃圾。

4)建立风险事故应急机制。

5)源头控制措施。及时掌握水库周围排污情况,相互帮助、相互协调,确保做到达标污水排放。

6)加强库区入库水质监测,严禁超标废水排入。

7)制定地下水风险事故应急响应预案。

8)制定向水利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制度,特别应提出污染事故报告的要求。

防止库区水体富营养化,防止河道及下游水体污染,保证下游生态环境流量

生态环境

1保护水库的水生生态系统完整性,保证库区的生态流量

2施工结束后,在水生植物群落恢复方面,应优先考虑选择少量先锋物种

3统筹规划、科学实施增殖放流,合理安排增殖放流品种、数量。

4施工结束后对临时堆场进行土地平整和绿化

5下泄流量工程措施保障

减少生态影响

退役期

生态修复

在报废时间上,充分利用枯水期,减少报废过程产生的水土流失。对库区水位下降后形成大片的荒秃山地和湿地,利用工程和绿化措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理。

为避免淤泥下泄对下游产生影响,由于淤泥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建议将库区淤泥农用与周边山地种植相结合,实现固废资源化利用。

因为已经施用过多化肥的土地变得越来越贫瘠,土地的良性循环被破坏,只有大量输入有机质,才能够改良土壤,所以淤泥是一种廉价、理想的来源。大坝拆除后大量原筑坝材料,应及时外运利用,不得占用植被。

不对生态造成破坏

风险事故防范

加强管理,编制应急预案

预防事故发生

五、 环境影响初步结论

诸暨市应店街镇上游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与《诸暨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草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浙江省水污染防治条例》、《浙江省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绍兴市水资源保护条例》、工程位置各生态环境管控单元的管控要求是相符的,符合国家、地方产业政策,工程的建设有利于水库水源地水资源的维护和保障,是与保护水源密切相关的建设项目。

只要在工程的运行过程中加强管理,确保实施报告书中提出的环保措施后,从环境保护角度看,本工程建设是可行的。

六、 征求意见的内容

征求意见范围、对象:项目评价区域范围内的团体及公众。

征求意见期限:2024810823日,共10个工作日。

公众意见反馈途径:在本公示发布后的10个工作日内,任何单位和个人有何意见和建议可以通过信函、传真、电子邮件或者其他便利的方式,直接反馈于建设单位、环评单位或环保主管部门。请务必留下您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便于我们回访。公众提出意见的起止时间为自本公示信息在政务服务网发布起10个工作日。公众若需补充了解相关信息,请在公示期间向环评单位联系索要。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及联系方式

建设单位及联系方式

审批部门

浙江碧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诸暨市应店街镇集体资产经营公司

绍兴市生态环境局诸暨分局

联系电话:0571-88006423

联系电话:赵 13858162003

联系电话:0575-80727112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 时间国际2

诸暨市应店街镇十二都楼家坞上游自然村北侧

诸暨市暨阳街道暨东路58号诸暨市公共服务中心生态环境窗口

 

公示发布单位:诸暨市应店街镇集体资产经营公司

公示发布时间:202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