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和《浙江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相关法律法规解读函》(浙环发[2018]10号),现将有关信息进行公示:
一、建设项目基本概况
项目名称:平阳1号海上风电项目
建设性质:新建
工程规模:拟安装38台16.2MW风力发电机组,装机615.6MW。
平阳1号海上风电项目位于浙江省平阳县东部海域,场区中心离岸距离约74km,水深35~38m,规划面积约90.3km2。。
工程组成:包括38台单机容量为16.2MW的风力发电机组,海底电缆长度共计175.4km,其中66kV海缆100.6km,500kV海缆74.8 km(单回路),1座500kV海上升压站。海缆登陆后至陆域集控中心,陆域电缆、集控中心及送出线路等工程另行开展环评,不在本次评价范围内。
工程总工期约为12个月。
二、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
工程周边的环境保护目标见表1、表2。
表1 工程周边环境保护目标
类型 | 名称 | 与工程位置关系(按风场区或电缆最近距离) | 对象/敏感区概况 | 保护环境要素 |
生态保护红线 | 鳌江口北侧海岸重要区 | 500kV电缆南侧25.21km | 总面积约0.126km2,海岸防护物理防护极重要区 | 海岸、景观 |
飞云江河口 | 500kV电缆南侧11.93km | 总面积27.1 km2,重要河口 | 水质、生态、环境风险 |
飞云江河口重要渔业海域 | 500kV电缆南侧10.21km | 总面积99.392 km2,重要渔业资源产卵场 | 水质、生态、渔业、环境风险 |
浙江温州铜盘岛省级海洋公园 | 500kV电缆南侧2.22km | 总面积约22.441 km2,珍稀濒危物种分布区 | 水质、生态、环境风险 |
南麂列岛外侧重要渔业海域生态保护红线 | 500kV电缆穿越,距离风场区1号风机约240m | 总面积约390km2,重要渔业资源产卵场 | 水质、生态、渔业、环境风险 |
北麂列岛外侧重要渔业海域生态保护红线 | 500kV电缆穿越,距离风场区1号风机北侧约2.91km | 总面积约119.97km2,重要渔业资源产卵场 | 水质、生态、渔业、环境风险 |
浙江洞头国家海洋公园 | 500kV电缆北侧约11.04km | 两个区域,面积分别为10.66 km2和250.04km2,珍稀濒危物种分布区 | 水质、生态、环境风险 |
洞头霓屿红树林 | 500kV电缆北侧约16.58km | 面积约0.19k m2,红树林 | 水质、生态、环境风险 |
浙江温州龙港红树林省级湿地公园 | 500kV电缆北侧约14.83km | 面积约1.56k m2,红树林 | 水质、生态、环境风险 |
温台渔场产卵场保护区 | 500kV电缆北侧约18.32km | 保护区面积1214 km2,主要保护种类为小黄鱼、大黄鱼、曼氏无针乌贼、鳓鱼。 | 水质、生态、渔业、环境风险 |
浙江温州洞头海岛省级地质公园 | 500kV电缆北侧约12.54km | 面积约16.21km2,地质 | 海洋地质、地貌 |
浙江南麂列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 | 500kV电缆南侧约16.47km | 总面积约204.2km2,珍稀濒危物种分布区 | 水质、生态、环境风险 |
西湾海岸重要区生态保护红线 | 500kV电缆西南侧约18.86km | 总面积约0.206km2,海岸防护物理防护极重要区 | 海岸、景观 |
海洋公园 | 浙江洞头国家级海洋公园 | 500kV电缆北侧约11.04km | 同生态保护红线 | 水质、生态、环境风险 |
浙江温州铜盘岛省级海洋公园 | 500kV电缆南侧2.22km | 同生态保护红线 | 水质、生态、环境风险 |
三场一通道 | 大黄鱼、小黄鱼、曼氏无针乌贼、鳓、鲳 | 位于大黄鱼产卵场和索饵场;位于小黄鱼产卵场;位于曼氏无针乌贼产卵场、索饵场;位于鳓鱼产卵场;位于银鲳产卵场。 | / | 渔业资源 |
表2 工程周边其他保护目标
类型 | 名称 | 与工程位置关系(按风场区或电缆最近距离) | 敏感对象/敏感区概况 | 保护环境要素 |
养殖区 | 南麂岛周边养殖区 | 500kV电缆南侧12.43km | 以养殖大黄鱼为主 | 水质、生态、环境风险;工程建设不影响养殖品种和养殖功能。 |
北麂岛周边养殖区 | 500kV电缆北侧4.83km | 以养殖大黄鱼为主 |
洞头养殖区 | 500kV电缆北侧12.12km | 以养殖紫菜、羊栖菜为主 |
航道 | 东航路 | 与500kV电缆交越 | 主要公共航路 | 水动力、冲淤环境,工程建设不影响航道功能。 |
西航路 | 与500kV电缆交越 | 主要公共航路 |
沿岸小型船舶航路 | 与500kV电缆交越 | 500吨级以下 |
王礁—下浪珰航路 | 与500kV电缆交越 | B级航路 |
王礁—大瞿岛航路 | 与500kV电缆交越 | B级航路 |
飞云江1万吨级进港航道(规划,航道宽度500m) | 与500kV电缆交越 | 1万吨级,规划航道 |
瑞安—北麂岛航路 | 与500kV电缆交越 | C级航路 |
三、主要环境影响预测
(1)水动力、冲淤影响:根据数模预测结果,工程建设后,由于风机基础的桩基存在,阻碍水流,且迫使水流往两侧流动,导致了桩基周边局部流态的改变,其迎流侧及背流侧均存在一定范围的流速减小区,桩基两侧流速略有增强。桩基背水面0~250m范围之内的流速变化幅度在0.01~0.07m/s,百分比变化在10%以内,桩基迎水面为桩前0~25m左右。桩基两侧流速增大的幅度不足0.01m/s,且范围远小于流速减小的范围。工程建设后,流速变化幅度在0.01~0.05m/s为桩基背水面0~170m范围之内,百分比变化在10%以内,桩基迎水面前0~15m流速减幅在0.01~0.02m/s。桩基两侧流速增大的幅度不足0.01m/s,且范围远小于流速减小的范围。
整个风场区整体呈冲淤相间态,风机横向排列相对密集,故横排风机组所处海域淤积强度更显著,淤积厚度介于0.1~0.4m,纵向风机组间海域存在局部冲刷,冲刷幅度介于0.01m~0.05m左右。
(2)废水:施工期船舶生活污水、含油污水委托船舶污染处理公司进行统一收集和处置,对周边海域基本无影响。根据施工悬浮泥沙预测结果,海底电缆施工产生的高浓度悬浮泥沙大于150mg/L影响范围约为5.38 km2,电缆两侧扩散距离约1.5km左右。桩基施工源强小,仅在桩基约100m的范围内产生约2mg/L的扩散范围,对大范围海域的水质环境影响不大。营运期维护船舶每次维护产生的生活污水量约2m3,船舶生活污水收集后委托相关单位处置,不会对海水水质产生影响。
(3)废气:施工期船舶、机械施工等产生的燃油废气,主要位于海上施工场区,只要施工期间施工船舶、机械进行定期保养,保持良性运作,可达标排放,对大气环境影响很小。
(4)固废:营运期定期进行风机维护,维护船舶每次维护产生的生活垃圾约为20kg,船舶生活垃圾收集后运陆域,委托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收集处置。营运期产生的废油、含油棉纱等均属危险废物,运回陆域统一堆放在计量站的危废库房中,由具备资质的专业处理单位接收处理。
(5)水上噪声:叠加影响后在单排风机外250m处,风机噪声可衰减至60.0dB(A)。由于背景值海上风声和海浪声较大,风电场运行噪声对海上声环境影响仅限于风机附近,风电场营运期对周围声环境影响较小。根据类比分析,工程500kV海上升压站营运期产生的噪声对周围环境影响很小。
(6)电磁辐射:根据类比分析,工程海上升压站和海底电缆产生的工频电场强度和工频磁感应强度均能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的限值要求,对底栖贝类、鱼类、虾蟹类和海洋哺乳动物影响较小。
(7)海洋生态环境:海域造成直接损失所引起的底栖生物量损失量为3296.65kg,确权范围内其它扰动面积所引起的底栖生物量损失量为2307.69kg。
鱼卵、仔鱼一次性损害量分别约为29945650个、24115523尾;鱼类、虾类、蟹类、头足类幼体的一次性损害分别为2128.9kg、1114.4kg、1259.8kg、2721.5kg。
四、建设项目主要污染治理措施情况、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本工程拟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环境风险防范措施见下表3。
表3 环境保护设施与对策措施一览表
污染/影响因素 | 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 达到目标 |
施工期 | 废水 | 1)施工期间,现场施工人员主要在各类施工船、补给船只,每天产生一定量的生活污水,由相关资质单位进行统一收集和处置。 2)严格执行国家《船舶水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和73/78国际防止船舶污染海洋公约的相关规定,严禁所有施工船只的含油废水等在施工海域排放,施工单位应按照有关规定将船舶含油废水委托有资质单位对船舶含油污水进行接收处理。 | 污水得到有效处置 |
固废 | 对于施工期产生的生活垃圾,主要在各施工船舶上,每只船舶配置分类垃圾收集桶,定期委托资质单位公司进行统一收集和处置。施工中禁止任意向海洋抛弃各类固体废物,同时应尽量避免各类物料散落海中。施工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应由施工单位负责及时清理处置。 | 保护海域环境 |
废气 | 加强施工船只管理,避免施工区域船舶拥堵,加剧废气等污染物产生。加强对施工机械、船舶的维修保养,禁止不符合国家废气排放标准的机械、船舶进入施工区,禁止以柴油为燃料的施工机械超负荷工作,减少烟度和颗粒物排放。 | 减少施工期大气污染 |
噪声 | 施工船舶应有效控制主辅机噪声。加强施工设备的维护保养,发生故障应及时维修;改进施工机械,整体设备应安放稳固,并与船体或地面保持良好接触,有条件的应使用减振机座。加强施工管理、文明施工,杜绝施工机械在运行过程中因维护不当而产生的其它噪声。 | 噪声达到相应标准,不扰民 |
海洋生态 | 严格限制工程施工区域在其用海范围内。尽量选用先进低噪的施工设备和船舶,并注意日常设备维护。优化施工方案,加强科学管理,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海底开挖面积、开挖量,缩短水下作业时间,避免施工悬浮物剧烈扩散。降低施工噪音,减轻对鱼类的影响。电缆铺设后及时填埋,恢复原地貌,加快生态修复。 | 减轻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 |
鸟类保护措施 | 在鸟类迁徙期(春、秋季节)要加强灯光使用管理,严格控制光源使用量,对光源进行遮蔽,减少对外界的漏光量。尽可能选用低噪声设备,并加强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减少施工船舶上机械噪声对鸟类的干扰。加强船舶管理,避免船舶溢油事故发生,进而避免溢油风险事故对邻近海域和岛屿周边鸟类栖息地的影响。合理规划施工作业时间,强调合理有序施工,优化施工组织。 | 减少对鸟类的影响 |
营运期 | 海洋生态 | 加强风电场运营管理,保证各项工程设施完好和确保安全生产是海洋生态保护最基本的措施,杜绝海洋环境污染事故。根据海域环境特征,在风电场附近内设立跟踪的监测站点,对海域的各种水生生物资源(包括叶绿素a、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生物、渔业资源)等进行定期监测。 | 海域跟踪监测 |
鸟类保护措施 | 风电场区域的照明设备建议选用白色灯,并且尽可能少安装灯,灯的亮度和闪烁次数也要尽可能小和低。鸟类通常以视觉判断飞行路线中的障碍物,为减少鸟类与风机叶片碰撞的风险,风机的叶片翼尖区域建议选用红白相间的颜色,不同于天空和海洋背景的颜色,以起到警示色的作用。 | 减少对鸟类的影响 |
废水 | 维护船舶每次维护产生的生活污水量约为2m3,船舶生活污水收集后运至岸上。 | 不排海 |
噪声 | 为减小机械部件的振动噪声,可在接近力源的地方切断振动传递的途径,如以弹性连接代替刚性连接或采取高阻尼材料吸收机械部件的振动能。 | 减少噪声影响 |
固废 | 船舶生活垃圾收集后运至陆上计量站,委托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收集处置。对于主变压器在突发事故或机组检修时所产生的诸如油渣(HW08)、油垢(HW08)、废油(HW08)等污染物质,属于危险废物,已设置有事故油罐(90m3),定期委托相关资质单位收集处置。 | 合理处置 |
电磁 | 选用带有金属罩壳的电气设备:各电压等级的配电装置GIS设备采用封闭式母线,对裸露电气设备采取设置安全遮拦或金属栅网等屏蔽措施。 | 减少电磁辐射影响 |
五、环境影响评价初步结论
平阳1号海上风电项目建设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能源战略、增加电力供应并改善地区电源结构,推动温州沿海风能资源的开发,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明显。工程建设和运行带来的海洋生物损失可通过适当的生态补偿等进行修复,其它不利环境影响大多可以通过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减小或避免。只要在工程的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加强管理,确保实施报告书中提出的环保措施,从环境保护角度看,不存在制约本项目建设的环境因素,本项目建设是可行的。
六、征求意见范围及主要对象
征求意见的范围:工程附近区域。
征求意见的对象:以上征求意见范围内的居民及企事业单位。
七、公众反馈的主要方式和途径
在公示期间,公众均可向建设单位或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单位提出环境影响相关的意见或建议。
公众可通过信函、电子邮件等方式将公众意见反馈至建设单位或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编制单位,公众提交意见或建议时,应提供有效的联系方式便于反馈情况。
(1)建设单位:平阳润洋新能源有限公司,联系人:江工,联系电话:17280712616。
(2)环境影响评价单位:杭州希澳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地址:杭州市莫干山路212号中交财富大厦2幢 1201室,联系人:陈工,电话:0571-88905632,电子邮箱:854353656@qq.com。
(3)审批部门:温州市生态环境局,联系方式:0577-88926386。
八、公众提出意见的起止时间
2024年9月2日起至十个工作日。
公告发布单位:平阳润洋新能源有限公司
公告发布时间:2024-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