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政务服务网 |
|
|
||||||||||||||||||||||||||||||||||||||||||||||||||||||||||||||||
|
||||||||||||||||||||||||||||||||||||||||||||||||||||||||||||||||
上塘至大若岩通景道路建设工程(永嘉县大若岩至上塘公路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示 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的决定》(浙江省人民政府令第364号)和《浙江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相关法律法规解读的函》(浙环发[2018]10号)等规定,本工程在环境影响报告书开展期间必须进行公示工作,使更广泛的社会团体及群众了解、参与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现将有关内容公告如下: 一、建设项目情况简述 项目名称:上塘至大若岩通景道路建设工程(永嘉县大若岩至上塘公路工程) 建设单位:永嘉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建设性质:新建 建设地点:永嘉县大若岩镇、北城街道、南城街道 建设内容: 本工程主线起点设在41省道南复线永嘉岩头至大若岩段桐州村处,起点桩号K0+000,架桐州桥上跨小楠溪,沿山展线后由八里山隧道穿八里山至下寮,沿溪在峡谷展线,通过下寮隧道穿过十二盘,后沿溪在峡谷展线至路口东山村,架设桥跨越鹅浦溪至杭岭村村后的山体,设置杭郭隧道,后沿岭后村西面的山麓布线,设大坦岭隧道穿越大坦岭山体至上塘中心城区环城北路,终点设在环城北路与中塘东路交叉口处,终点桩号K15+179.2,与永嘉县上塘至瓯北公路(待建)顺接。另设置上下线接线,起点接目前已完成施工的上下线柯狮湾桥桥头,起点桩号LK2+514.5,之后沿老路布置,从路口村的南边穿越,终点接本项目主线东山下路段K10+924.8,与主线平面交叉,终点桩号LK3+764.953。 主线全长15.179km,采用双向四车道,路基宽度23.5m,主线共设8座桥梁,设分离式隧道3座,连拱式隧道1座。另设上下线接线,长约1.25km,路基宽度12.0m,设上下线连接线大桥1座。道路设计标准为一级公路,设计时速60公里/小时,路面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 项目总投资:181287.36万元 二、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内主要环境敏感目标分布情况 1、声环境、大气环境保护目标 结合相关资料,通过现场勘查工程沿线现状存在桐州村、新三联村、下寮村、路口东山村、杭岭村、岭后村、中西村、永嘉中学等8处环境保护目标。具体见表1 表1工程评价范围内现状声环境和环境空气保护目标一览表
2、水环境保护目标 本工程沿线跨越小楠溪、鹅浦溪等地表水体,小楠溪目标水质为Ⅱ类,鹅浦溪及其支流目标水质为Ⅲ类,评价范围内无饮用水源保护区。 3、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J19-2022)》判断,本工程涉及到的生态敏感区为楠溪江风景名胜区(沿线范围不涉及景区景点,为二级保护区),生态环境评价范围内不涉及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世界自然遗产地、森林公园、饮用水源保护区等特殊及重要生态敏感区,工程沿线无珍稀动植物,沿线水体不涉及珍稀水生鱼类及鱼类三场。工程沿线除楠溪江风景名胜区外其他生态环境保护对象主要为植被、野生动物、水生生物、水土保持设施以及农田、生态公益林、景观资源等。 三、主要环境影响预测情况 1、地表水环境:施工期对水环境的影响主要为施工作业中的生产污水和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如处理不当会对沿线水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运营期对水体的影响主要为降雨冲刷路面产生的路面及桥面径流污水、事故性排放污水排放的影响,公路路面径流基本不会对沿途经过的水体造成明显的影响,对沿线水环境的影响较小。此外,根据工程防洪评价报告结论,跨河桥梁的建设不会对跨越河段的水文情势产生较大的影响。 2、环境空气:施工期环境空气影响主要来自扬尘污染和沥青烟气污染,还有少量的施工作业机械废气、焊接烟尘、油烟废气,在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后,废气均能达到相应的排放标准;运营期废气主要为道路行驶的车辆排放的汽车尾气、隧道口废气,由于公路沿线较为开阔,大气扩散条件相对较好,公路对沿线空气质量带来的影响轻微。 3、声环境:公路施工过程的不同阶段将使用不同的机械设备,施工过程中会对周边声环境造成影响,施工期通过采取隔声围挡、合理安排作业时间等措施,能够有效减轻施工期的噪声影响;运营期噪声影响主要为公路交通噪声,在采取相应的噪声防治措施后,沿线声环境敏感点声环境能够满足相应的标准和限值要求。 4、固体废物:施工期的工程弃渣、生活垃圾,如处理不当会对周围环境有一定的影响。运营期固废主要为路面清扫、维修垃圾和垃圾箱垃圾。路面修补产生的建筑垃圾部分运至当地建材加工厂回收加工社会化综合利用。营运期固体废弃物经妥善收集处理后,对环境影响较小。 5、生态环境:主要表现为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植被的破坏、对沿线动植物的影响、对沿线生态系统以及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水土流失影响、桥梁施工段水生生态的影响等。根据分析,在采取相应的生态减缓措施后,工程实施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 6、环境风险:主要存在于运营期,包括车辆本身携带的汽油(柴油)和机油泄漏,排入附近水体,造成水体污染事故;化学危险品的运输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后,有毒有害固态、液态危险品发生泄漏或易燃易爆物质引起爆炸,引起水污染和空气污染。根据分析,在采取相应的防范和应急措施后,能够将环境风险降低到可以接受的水平。 四、拟采取的主要环境保护措施、环境风险防范措施以及预期效果 1、施工期:加强施工管理措施、采用低噪声机械设备、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临近敏感点路段设置隔声围挡等措施;物料堆放采取遮盖、洒水等防尘措施,渣土等及时清运,采用封闭式车辆等;拌合站配备除尘净化装置;施工过程产生的废水经沉淀处理后回用,工人驻地工人驻地设置隔油池对食堂废水隔油处理、采用旱厕或化粪池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后委托环卫部门定期抽运至附近污水处理厂,不得随意排入附近水体;施工产生的固体废物分类处置;尽量减少占地、开挖和植被破坏,施工结束后做好植被恢复等工作;施工临时设施区、堆土场应严格按照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中的防治方案妥善防治,以减少施工临时设施区、堆土场的水土流失对沿线水体水质的污染。 2、运营期:通过对超标敏感建筑进行通风隔声窗改造、加强公路路面维护和绿化、禁鸣、规划控制等措施降低交通噪声影响,确保沿线居民声环境能够满足相应的要求;加强路面清扫维护,减小扬尘、路桥面径流的影响;通过加强桥梁防撞护栏、敏感水体跨河桥梁设施事故应急收集装置、设置警示标志、配备相应的应急物资,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等措施最大限度减小环境风险事故影响。 五、环境影响评价初步结论 工程在施工期、运营期将产生一定的环境影响。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项目建设及运营单位加强管理,切实做好环评提出的各项环境保护措施,积极与沿线居民沟通,做好环保工作,本项目建设是可行的。项目在建设、营运过程将对沿线区域产生一定不利环境影响,经分析和评价,在采取各项有效的保护措施后,符合环境功能区划的要求,也符合“三线一单”要求,工程建设所造成的环境影响和环境资源损失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建设单位需严格落实本报告书中有关措施和建议,则本项目的建设从环保角度而言是可行的。 六、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 本项目环评公众参与的范围和对象为受项目影响的周围公众,包括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七、征求公众意见的具体形式 公众(个人或团体)可以在本公示信息公开后,以信函、电话或其他方式与建设单位、环评单位、环保部门联系,建议团体单位加盖公章,个人应具名并说明联系方式。环境影响评价单位将在《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真实记录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并将公众的宝贵意见、建议向工程的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有关部门反映。 八、公开的方式和时间 本项目公示采取村委等单位宣传栏现场张贴以及永嘉县人民政府网发布形式进行公示。 公示时间:2024年5月27日至2024年6月7日,共10个工作日。 九、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的名称和联系方式 建设单位名称:永嘉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联系人:绍工 联系电话:13567727703 十、评价单位名称及联系方式 评价单位名称:浙江科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人:周工 联系电话:0577-88390620 十一、当地环保部门和项目审批部门 项目审批单位:温州市生态环境局 联系电话:0577-88926386 公示单位:永嘉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2024年5月2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