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丽水莲都“莲鸭共生”助推打造低碳共富山区样板
发布日期:2024-02-02 17:20 浏览次数: 来源: 浙江省生态环境厅

丽水莲都秉持高品质环境与高质量发展相互支撑的环保理念,着力打造“莲鸭共生”的生态低碳种养模式,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三提升”,探索打造山区共富样板。

一、“莲鸭能生金”,助力乡村共同富裕

莲都区老竹畲族镇以老竹传统白莲产业为基础,成立丽水市三晟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奋力打开“两山转化”新渠道,塑造富美莲田上的“共富工坊”,力促农民增收致富。截至目前,工坊占地约400亩,养殖麻鸭5000余只,日产蛋量近300斤,仅莲蛋单项收入日均3000元。通过持续创新,“莲鸭共生”每亩莲田收益已达到10288元,较常规的白莲种植模式增收7345元,构建了“一亩田、百斤莲、千斤蛋、万元钱”的“莲鸭共生”特色农业产业体系。“莲鸭共生”种养模式已累计带动1300余户农户增收600余万元,成功获得《人民日报》头版点赞。

二、“莲鸭会减碳”,推动低碳示范创建

根据生态食物链原理,将白莲种植与养鸭产业有机结合,一方面,荷塘的莲花荷叶能够为麻鸭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较低的发病率减少了养鱼药剂的使用。另一方面,鸭子可进行莲田的施肥、除虫除草、中耕浑水、刺激白莲生长等多种田间作业,来替代白莲生产过程中施肥、喷药除虫和人工除草等措施,在提高了土壤肥力的同时减少了农药化肥的使用,有效防控农业面源污染,减少了甲烷、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莲都区以低(零)碳镇试点创建为契机,致力推动农业领域减污和降碳,在数字化场景建设上,积极打造“莲鸭产业一张图”,通过对鸭子的运动监测和投喂的记录,以及荷塘水的溶解氧、ph、氨氮、电导率的实时监测,全面掌握莲鸭的生存环境,产出无公害的莲子和优质鸭肉、鸭蛋,实现了生态“内循环”资源的充分利用。

三、“莲鸭促研学”,打造低碳农旅产业

莲都区通过做强莲子、鸭蛋和荷叶加工等衍生项目,整合畲族文化、红色文化、摄影文化、休闲文化,打造形成“莲文化+”的低碳农旅融合发展产业链,有效带动周边农家乐和民宿发展,打开了农旅融合、多产联动发展的“总开关”。创新成立了“丽水学院莲鸭共生基地博士工作站”,目前已有10余名博士进站,基地为博士们提供生物样本、科研场地等支持,博士们在田间地头精准开方,深入挖掘“莲鸭共生”低碳产业价值,助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推动科研成果的应用与转化。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