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环境监察》专刊报道浙江生态环境执法工作经验
发布日期:2024-12-20 15:34 浏览次数: 来源: 浙江省生态环境厅

近年来,浙江深学笃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把党中央决策部署作为生态环境执法工作的基本遵循,积极探索专业执法队伍“大综合一体化”改革示范引领的实践路径,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浙江生态环境执法工作坚强有力,重大案件查办多次获得生态环境部主要领导批示肯定,全国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成绩连续八年名列前茅。

为宣传好浙江执法经验,《中国环境监察》专程派记者来浙采访,并于近日刊发浙江专刊,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王敏为专刊作序。该专刊全面总结了生态环境执法领域的“浙江现象”,生动展现了浙江生态环境执法工作从个案盆景到全面形成独特风景的蝶变过程,向全国推介了浙江在生态环境执法方面的宝贵经验。

党建引领 奋楫向前 浙江省生态环境执法队伍全力护航美丽浙江

近年来,浙江生态环境厅作为全国为数不多的仅在省厅内设执法处的省份,坚持党建引领、创新工作机制,团结带领全省生态环境执法队伍,认真贯彻落实生态环境部和省委、省政府有关生态环境保护执法的工作要求,切实担起经济大省的生态环境执法保障重任,全力推动全省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工作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和美丽中国省域先行地的“执法新篇章”。浙江省生态环境厅连续8年获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执法大练兵省级表现突出集体荣誉。2023年、2024年厅执法处支部相继获评省直机关先锋支部、省直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坚持数字赋能 打造执法行为全链条闭环监管新模式”案例荣获“浙江省清廉单元建设十大创新案例”。

一、坚持党建引领,凝心聚力抓好队伍建设

1.创新“日月季年”党建法

在全省执法队伍中推行“日教育、月晾晒、季评估、年考核”的党建工作法,全面提升全省执法队伍凝聚力。即每日在全省执法机构交流群中发布党建学习内容推动及时学,每月通报晾晒执法重点工作实现大家比,每季对市级执法机构开展现场评估督促大力改,年底通过履职效能考核推动学习先进、鞭策后进,持续推动全省执法队伍能力作风建设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2.拧成执法力量“一股绳”

厅执法处坚持与11个市执法队长逐个谈心谈话抓头雁,在全省执法队伍中开展“大学习、大交流、大讨论”活动抓群雁,开展“全年全员全过程”大练兵抓能雁,表彰先进树立标杆抓领雁,在党建引领中团结凝聚全省队伍形成“雁阵齐飞”局面,中国环境报头版头条报道浙江队伍建设经验。2023年,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大练兵成绩位列全国第3名,台州市位列全国地市第1名,全国先进个人前十中浙江居7席,并再次实现集体与个人大满贯。

3.下活互融互促“一盘棋”

始终让“党旗在攻坚一线高高飘扬”,以党旗为指引、以党建为指标,全国首个完成全省域执法机构规范化建设,组织全省执法将士开展“绿剑”等十余项专项执法行动,日夜作战保亚运,田间地头抓秸秆,公检法环抓衔接,整合力量抓“两打”,联合部门抓第三方整治,奔赴全国强化监督帮扶,在执法攻坚中进一步坚定为党执法的信念。2023年,浙江在圆满完成亚运会、互联网大会、上海进博会等重大活动环境质量保障任务同时,派出20支队伍参加国家强化监督帮扶工作,获得全国第2名的好成绩。

二、强化数字赋能,着力推动执法质效提升

1.探索开展无感执法

以宁波全国非现场监管执法试点为契机,省级率先建立数据分析中心,加强多源数据融合分析,不断提升“指”的精度,强化“打”的准度。目前,数据分析中心已输出下发113条线索,查明22家企业违法事实并立案,其中5家涉嫌犯罪已移交公安。各地开展机动车检验数据分析应用、污水处理“黑匣子”智慧监管等非现场新型应用场景的探索实践,强化前端感知,减少执法干扰。

2.数字赋能全程监督

使用全省统一的“执法检查+调查取证+智能办案”一体化系统,推进全省执法记录仪、数字化执法办案区全覆盖,实现全程网办、自动留痕。坚持执法行为数字化,信息公开透明化,线索交办智能化,建设推广省市县三级贯通“执法在线”应用工作台,细化案件线索交办督办工作流程,打造执法工作数智监督全线闭环。

3.推动权力规范运行

出台《长江三角洲区域生态环境行政处罚裁量规则》》《浙江省生态环境行政执法文书格式范本》等制度,划定执法行为“标准线”。2023年、2024年相继开展“案卷质量提升年”“案卷质量巩固年”活动,执法案卷评查成绩列全国第1,把牢案件质量“生命线”。推动生态环境执法稽查常态长效运行,有机统筹线上线下稽查方式,有效督促指导各地生态环境部门全面提升依法行政水平,筑牢内部监督“防护线”。

三、锻造勤廉作风,努力提升为民服务水平

1.聚力帮扶惠基层

加强执法帮扶,统筹调度执法骨干开展省级强化监督帮扶,组织11个市交叉执法。加强试点帮扶,指导湖州完成国家执法机构规范化建设首个试点,在此基础上率先实现省域生态环境执法机构规范化建设全覆盖。加强培训帮扶,积极构建“1+1+N”执法培训体系(1个执法培训省级师资库、1个省级执法岗位培训班、N个执法实训基地),今年已培训市县两级执法人员500余人。

2.严格执法显担当

充分发挥党支部在重大专项行动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全省执法队伍利剑高悬、主动作为,全面营造高压打击态势,有效发挥震慑作用,积极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今年已查处环境违法案件5159件,罚款金额4.9亿元。联合公检法、市场监管部门部署开展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强化行刑衔接,会同省公安厅建设省级生态警务共治中心,联合实施正向挂牌督办。

3.助企发展践初心

实施正面清单管理制度,对纳入正面清单管理的3575家企业以非现场方式为主开展执法检查,实现无事不扰。落实裁量基准,实施轻微违法不予处罚。迭代升级“环保e企管”,为近18万家企业建立环境健康电子账户,今年以来预警提醒近16万余次,引导企业自查体检13万余次,法律学习498万余家次,避免罚款1.6亿元。创新实施“五书同达”,助力企业纾困解难,相关做法得到浙江省政府分管副省长的批示肯定。

征途漫漫、任重道远,浙江省生态环境将始终以铁军之姿、树决胜之念、行攻坚之举,持续打造“绿剑先锋”党建品牌,健全完善工作机制,数字赋能非现场执法,推动全省生态环境执法队伍,聚焦生态环境“刀把子”职能,发挥经济发展“助推器”功能,一手抓违法打击、一手抓执法服务,在推进美丽浙江建设和浙江经济高质量发展中贡献更大力量。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