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政务服务网
 >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示 > 绍兴 > 诸暨
 
浙江诸暨八方热电有限责任公司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置技改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示
建设单位:浙江诸暨八方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2024-01-24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浙江诸暨八方热电有限责任公司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置技改项目

项目总投资:8866.67

建设单位:浙江诸暨八方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建设性质:技改

建设地址:诸暨市陶朱街道聚力路2浙江诸暨八方热电有限责任公司现有厂区内

建设规模:建设内容包括现有垃圾焚烧板块的预处理系统的提升改造及现有垃圾焚烧炉的一般工业固废掺烧,预处理提升改造包括利用现有建筑改建垃圾机械分选预处理系统、垃圾干化系统,改造后垃圾预处理能力扩大至1200t/d(含200t/d一般工业固废),垃圾焚烧炉800t/d烧规模不变。

劳动定员:利用现有员工,不新增员工数量。

运行时间:年运行时间8000h,与现有项目审批运行时间一致。

(二)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内主要环境敏感目标分布情况

根据调查,项目的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见表1

1  项目环境保护目标汇总

环境

要素

环境保护

对象

具体敏感目标

相对

方位

最近距离(m)

环境功能

企业厂区厂界

环境

空气

(含大气环境风险)

评价范围内环境空气质量

1

陶朱

街道

友谊

社区

银湖花园

E

530

GB3095-2012二级

2

恒大御澜庭

SE

1255

3

锦绣苑

SE

1454

4

诸暨上海城

SE

1519

5

景城嘉苑

SE

1690

6

众盛苑

SE

1885

7

云泰家园

SE

1824

8

怡江花园

SE

2525

9

跨湖家园

S

989

10

天成锦上

SSE

1226

11

华汇锦园

SE

1338

12

西湖小学

SE

1121

13

涌金

社区

永鑫花园

S

1716

14

友谊苑

SSE

1843

15

颐福苑

SSE

1932

16

五峰山庄

SSE

2332

17

玉龙山庄

SE

2596

18

人和里

SE

2567

19

白云山庄

SSE

2723

20

朱公湖新村

SE

2990

21

马鞍新村

SE

2995

22

永利新居时代

SE

2853

23

天成和邦苑

SE

3279

24

天成锦江苑

SE

3538

25

嘉城梓园

SE

3346

26

和泽苑

SE

3874

27

天马实验学校

SE

1971

28

暨阳中学

SE

2304

29

跨湖完小

S

1752

30

陶朱小学

SW

2219

31

城西

社区

陶居苑

SW

2187

32

凯莱花苑

SSW

2088

33

和泰家园

SW

2127

34

西城花苑

SW

2432

35

滨江左岸

SSW

2942

36

华城新天地

SW

2944

37

诸暨市人民医院

SW

3104

38

红联

社区

红联新村

WSW

1409

39

官庄

W

1400

40

溪头

W

1824

41

下倪

WNW

2257

42

官路

WSW

2418

43

木勺亭

W

2553

44

宋家

畈村

高畈

NW

3474

45

宋家

NW

2896

46

红门村

红门村

N

2083

47

红门完小

NE

2100

48

展诚湖庄

NNE

730

49

西湖村

跨湖安置小区

ESE

749

50

潭俞

ESE

1356

51

祝桥头村

陆家

ENE

1135

52

祝桥

E

1310

53

郦家

E

2079

60

白门上村

NW

4205

61

白门下村

NW

4298

64

三都社区

WNW

3027

54

暨阳

街道

双福村

九江庙

NE

3080

55

杨家墩头

NE

3043

56

郦村

ENE

2541

57

浦阳新村

王家堰

E

2473

58

北社区

越都花园

SE

2604

59

滨江华都

SE

3022

62

赵家村

NE

4609

63

侣东村

E

4535

65

暨阳街道(含诸暨市区)

SE

4275

66

大唐街道

SW

4413

地面水

地面

水环境

五泄江

E

300

GB3838-2002 

地下水

地下水

环境

项目厂区及周边地下水

GB/T14848-2017 

声环境

评价范围内声环境质量

GB3096-2008 3

土壤环境

评价范围内土壤

环境质量

GB36600-2018类用地筛选值

生态环境

评价范围内生态环境

(三)主要环境影响预测情况

1大气环境影响简析

在正常工况下,项目排放的烟气污染物对预测范围内的网格点、环境保护目标的贡献值的最大占标率≤100%;叠加现状浓度后,主要污染物的保证率日平均质量浓度和年平均质量浓度符合相应环境质量标准;HCl、汞、镉、铅、二噁英等特征因子短期浓度叠加本底后可符合相应环境质量标准。因此,技改项目实施后对区域环境的影响是可以接受的。

在非正常工况下各污染物浓度均有明显增加,企业应定期对处理设施进行检修和维护,避免污染物非正常工况排放。

恶臭影响:从预测结果可以看出,评价范围内氨的最大小时浓度贡献值叠加背景值后能够满足厂界监控浓度限值要求,没有出现超标现象。

2)水环境影响简析

项目废水主要包括垃圾渗滤液、汽轮机组等冷却系统的排水、EFDT脱盐水系统排水、锅炉排污、各类冲洗废水(包括垃圾卸料平台、道路、车间冲洗水等)、初期雨水等。锅炉排污水、冷却水排水在厂区内回用垃圾渗滤液、各类冲洗废水(包括垃圾卸料平台、道路、车间冲洗水等)、初期雨水经渗滤液处理站预处理达标后纳管;脱盐水系统排水纳管。根据水质水量、工艺可行性等分析,技改项目依托现有渗滤液处理站是可行的。

项目废水实现纳管排放,不会影响周边地表水体的水质现状。

3)声环境影响简析:

预测结果表明,本项目投产后,厂界各预测点的昼、夜间外排噪声均能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3类标准。

(4)固废影响简析:

项目技改后,项目营运期产生的固体废物种类不变,主要为垃圾焚烧过程产生炉渣和飞灰,还有废滤袋、废矿物油、废水预处理污泥、废SCR催化剂等,本项目固体废物处置符合国家技术政策要求,最终均可得到有效处置,不会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拟采取的主要环境保护措施、环境风险防范措施以及预期效果

2  项目污染防治措施一览表

分类

污染物

污染防治措施

环境效益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恶臭防治措施

1)垃圾预处理系统三面密闭,在垃圾进出口和观察断面上方设置废气收集罩,收集的废气经生物滤池处理后通过25m高排气筒排放

2干化车间采用负压密闭收集,收集的废气经生物滤池+等离子除臭系统处理后通过25m高排气筒排放;

3)生活垃圾预处理车间封闭,设置植物液雾化喷淋系统除臭;

4)干化车间工艺走廊设置植物液雾化喷淋系统除臭;

5垃圾卸料、垃圾输送系统、垃圾贮存池等依托现有,采用密闭设计,卸料大厅进、出口处设置空气幕;

6依托现有垃圾渗滤液处理站,垃圾渗滤液处理构筑物加盖密封处理,臭气收集经生物+活性炭除臭设施处理后排放;配套备用抽风装置和活性炭除臭系统;

7)在厂内垃圾运输道路、垃圾倾卸厅、垃圾运输车洗车点、污水处理站等位置设除臭剂喷洒装置。

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二级新建标准

烟气防治措施

1利用现有烟气净化系统,采用“SNCR炉内脱硝(氨水)+预除尘+冷萃塔+消石灰喷射+活性炭喷射+布袋除尘器+SCR”等烟气处理工艺;

2)其中SNCR设置配有计量模块、分配模块和监测模块;采用称重式等可靠的活性炭在线计量装置,并设置活性炭喷射备用装置;除尘器设置若干独立的过滤仓室,采用在线清灰方式,建设滤料损坏监测手段;

3)烟气通过180m高烟囱(内含31.8m内径烟管)排放;

4)焚烧炉运行工况(炉内一氧化碳浓度、燃烧温度、含氧量等)及烟气污染物(颗粒物、HClSO2NO2CO等)实施实时在线监控,并与当地生态环境行政主管部门及行业行政主管部门联网,采用电子显示板在厂界外明显位置进行公示。二噁英等定期监测数据也应通过电子显示屏在厂界外进行公示。

达到《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2014)及项目设计标准

环境防护距离

厂界外设置300m的环境防护距离

满足《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建设项目环境准入条件(试行)》(环办环评[2018]20号)的要求

水污染防治措施

污水处理配套设施建设

1利用现有200t/d渗滤液处理系统,处理工艺为预处理+UASB厌氧反应器+A/O工艺+MBR膜系统+NF纳滤膜系统

2)垃圾渗滤液经预处理后达到《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2014)的要求后纳入污水管网,最终经诸暨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浦阳江西江

3)净水站废水、化水站反洗废水和反渗透废水属于低浓度废水经收集后排入回用水池,部分回用,部分外排冷却排污水属于清洁排污水,部分回用,部分排放;其他生产废水经收集处理后纳管。

企业垃圾渗滤液经预处理后达到《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2014)的要求后纳入污水管网;预处理后的渗滤液与其它废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后纳入污水管网;外排废水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一级A标准

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

1)源头控制:对渗滤液处理站、主厂房区域、污水处理站等废水收集和处理的构筑物及地下油罐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治和降低污染物跑、冒、滴、漏,将污染物泄漏的环境风险事故降低到最低程度。

2)分区设防:在厂区范围内设置重点防渗区及一般防渗区,将垃圾卸料厅、垃圾贮坑、垃圾渗滤液池、渗滤液输送管沟、地下油罐等区域设为重点防渗区,将焚烧炉间、汽机房、烟气净化间、工业水池及循环冷却塔区域设为一般防渗区。

3)污染监控:垃圾贮坑、渗滤液处理设施、地下油罐等应设置防渗设施的检漏系统,一旦发现地下水污染事件,应立即采取泄漏封闭、截流等相应措施防止污染物向下游扩展。

4)应急响应:一旦发现污染物存在泄漏,尤其是渗滤液调节池等高浓度废水的泄漏,应立即启动应急响应,将废水转入安全区域,切断污染源。

只要做好适当的预防措施,发现污染后及时切断污染源并控制污染范围,则本项目的建设对地下水环境影响可接受

风险防范措施

1)设置事故应急池1000m3

2)在落实各项风险防范措施后,项目可能发生的环境风险事故概率较小,环境影响可接受;项目建成后建设单位应委托相关专业技术服务机构完善现有环境应急预案,并报所在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并定期培训和应急演练。

防患于未然,减少事故发生,当事故发生时能尽快控制,防止蔓延

噪声防治

措施

主要噪声源设备采取隔声、消声或减振等降噪措施。

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3类标准

固废污染防治措施

1)炉渣外委进行资源化综合利用;

2)飞灰经稳定化处理满足《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中6.3条要求后送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专区填埋,后期委托建德红狮圣隆环保技术有限公司协同处置;

3)污泥、除臭系统废活性炭回炉焚烧;

4)废布袋、废催化剂、废机油属危险废物,委托有资质单位回收处置;

5)厂内按要求设置危废暂存间,用于临时存放废布袋、废催化剂、废机油等危险废物。

各类固废均能妥善落实分类处置途径

环境影响评价初步结论

浙江诸暨八方热电有限责任公司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置技改项目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区域规划要求;符合《诸暨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的控制要求;符合污染物达标排放原则、总量控制原则、环境质量功能区划以及环保设施正常运行要求。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省、市的各项政策规范及规划要求;项目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符合相应的规范和要求,采用的生产工艺和设备符合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要求。技改项目实施后,各污染物达标排放,满足总量控制要求,根据环境影响预测,项目实施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在可承受范围之内,建成后能维持当地环境质量现状。

建设单位在项目建设和日常运行管理中切实执行建设项目的“三同时”制度,切实加强对“三废”污染物的治理,落实各项污染防治措施、整改措施和日常环境管理,项目投产后产生的污染物可做到达标排放或得到安全的处理、处置,项目总量控制指标可以落实,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在可承受范围之内。

综上所述,本环评认为在切实落实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及环境管理要求、严格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的前提下,从环保角度出发,项目是可行的。

)征求公众意见的内容

征求意见的对象:评价范围内受项目影响的公民、单位或团体。

征求意见的范围:在环境影响、环保措施、对工程建设所持态度等环保方面的意见。

征求意见的期限:自本公示信息发布起10个工作日,2024125日~202426日。

公众意见反馈途径:通过邮件、电话、信件等方式向建设单位或环评单位反馈意见,请务必留下您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便于我们回访。公众若需补充了解相关信息,请在公示期间向环评单位联系。

)联系方式

1)建设单位:浙江诸暨八方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联系地址:诸暨市陶朱街道聚力路2

联系人:许越         联系电话:0575-87387523

2)环评单位:杭州华澳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杭州市余杭区古墩路1333

联系人:张璐颖       联系电话:15381155085    邮箱:63085050@qq.com

3)审批部门:绍兴市生态环境局诸暨分局

联系方式:0575-80727113

 

 

发布单位:浙江诸暨八方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发布时间:2024.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