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健全培训体系 锻造执法精兵———省生态环境厅积极构建“1+1+N”执法培训体系
发布日期:2023-08-07 00:00 浏览次数: 来源: 浙江省生态环境厅

为有效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执法人员整体素质,推进执法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保护铁军中的主力军作用,助力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今年以来,省生态环境厅积极构建“1+1+N”执法培训体系(1个执法培训省级师资库、1个省级执法岗位培训班、N个执法实训基地),为打造一支“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的执法铁军提供坚实保障。

一、组建执法培训省级师资库

为进一步提高执法人员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加快生态环境保护执法领域专业型、技术型人才的培养,精心组建执法培训省级师资库,印发《浙江省生态环境保护行政执法培训省级师资库管理办法(试行)》,明确了师资入(出)库条件、权利和义务、解聘情形等,有效规范师资库的建设与管理。今年5月,经征集、评定,来自全省生态环境系统、省级科研院校、相关省级政府机关等单位的首批121名教师(包括执法骨干、行政管理干部、高校学者教授、行业知名专家等)纳入省级师资库,授课方向涵盖思想政治素质、生态环境专业知识、法学基础和相关法律法规、生态环境执法实践等多个领域。

二、举办省级执法岗位培训

认真贯彻实施《浙江省生态环境保护行政执法岗位培训三年规划(2023-2025年)》,2023年5-7月,完成举办6期省级执法岗位培训,累计培训市县两级执法人员450人。一是强化需求导向、针对性开展培训。培训紧扣年度生态环境保护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结合基层执法实际需求,设置了大气环境执法检查、污染源自动监控现场检查、新出台法律法规解读、重点行业执法检查、典型案例分享、辅助执法设备执法应用等课程。二是强化效果导向、分类开展教学。根据培训对象的不同,分为新上岗人员培训和在岗人员轮训两类,突出精准施教、分类教学,今年共举办新上岗人员培训1期、轮训5期,每期培训时间分别不少于60学时和40学时。三是强化信息化应用、搭建培训云平台。建设岗位培训云平台,利用信息化技术进一步夯实执法人才培训基础,将师资库、课件库、案例库纳入平台,实行动态更新管理。

三、积极创建执法实训基地

为进一步强化执法队伍建设,培养“一专多能”的技能型、应用型、顺应新时代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工作实际需要的专业人才,根据我省产业特色,省生态环境厅指导地方结合区域特色、优势或者集群产业发展实际,在火电、水泥、印染、电镀、医药、化工等行业领域创建了一批执法实训基地,并择优向生态环境部推荐实训基地2家。建设实训基地,既是贯彻《“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建设规划》《关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也是提升执法效能的具体举措,通过实战实训理论培训、现场教学、设备应用、模拟执法等,进一步提升执法队伍业务水平。

下一步,省生态环境厅将紧扣“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目标,结合生态环境执法工作实际,不断健全完善执法培训体系,培养打造一支高水平生态环境执法队伍,为助推环保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执法保障。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