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政务服务网 |
|
|
|||||||||||||||||||||||||||||||||||||||||||||||||||||||||||||||||||||||||||||||||||||||||||||||||||||||||||||||||||||||||||||||||||||||||||||||||||||||||||||||||||||||||||||||||||||||||||||||||||||||||||||||||||||||||||||||||||||||||||||||||||||||||||||||||||||||
|
|||||||||||||||||||||||||||||||||||||||||||||||||||||||||||||||||||||||||||||||||||||||||||||||||||||||||||||||||||||||||||||||||||||||||||||||||||||||||||||||||||||||||||||||||||||||||||||||||||||||||||||||||||||||||||||||||||||||||||||||||||||||||||||||||||||||
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104国道吴兴区埭溪段改建工程。 项目性质:改建。 建设地点:湖州吴兴区埭溪镇。 项目建设内容和规模:线路全长约9.810km,双向六车道,一级公路,设计时速80km,标准断面路基宽度32m。全线设置桥梁2139.74m/10座,桥涵设计荷载标准为公路-Ⅰ级。设置1处互通式立体交叉1处,为埭溪互通,设置4 处平交口。 项目总投资:工程估算总投资为17.9695亿元。 二、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内主要环境敏感目标分布情况 评价范围内共涉及吴兴区东林镇和埭溪镇共计约19处现状声环境保护目标(见表1);工程主要跨越埭溪、埭溪港、石雪港、龙山港等,埭溪水质保护目标为Ⅱ类,埭溪港、石雪港、龙山港等水体未划分水环境功能区类别。工程生态影响评价范围内无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世界自然遗产、重要环境、自然公园、生态保护红线等生态敏感区,不涉及永久基本农田,评价范围内存在一处湖州市不可移动文物,为开昌桥。 表1 工程沿线现状声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
三、主要环境影响预测情况 1、地表水环境 施工冲洗、养护废水经过相应处理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20)中的建筑施工用水水质标准后回用,禁止排入附近河流,对水环境影响较小。在施工现场,要求设立临时厕所,施工生活污水经收集后由环卫部门及时清运处理。涉水桥墩施工在做好临时防护措施的情况下,进入环境水体中的SS量得到大大的削减,作业所产生的悬浮物对水体的影响范围将大幅削减,对水体水质影响不大。 本工程营运期对水体产生影响主要为暴雨冲刷路面与桥面,形成地面径流污染水体。一般而言,道路地表径流污染物浓度不高,其直接入河不会对沿线水体水质产生明显影响。 2、大气环境 施工期废气主要为施工扬尘(施工场地扬尘、搅拌扬尘、车辆扬尘)、沥青烟气,通过加强施工管理,采取洒水、限制车速等措施后,扬尘等废气对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不大。 本项目沿线无服务区、车站等集中式大气排放源,未设置加油站等。本工程公路营运期过往车辆排放的汽车尾气NOx、CO等,影响区域局限在道路两侧,受影响区域人口密度不大。总体而言,本项目运营对大气环境及周边敏感点的影响较小。 3、声环境 施工期噪声主要来源于施工机械和施工车辆,产生噪声污染的施工过程主要包括公路施工、建桥打桩、施工机械设备车辆运输等。施工期噪声源具有间歇性、间断高强度、无规则等特点,根据影响分析,施工期对沿线环境保护目标的声环境质量有一定影响,随着施工期结束,施工噪声影响也随之消失,故施工期应采取相应污染防治措施加以控制,减轻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根据预测结果,公路沿线声环境保护目标存在一定程度的超标现象,可采取绿化、隔声窗等隔声降噪措施来降低对声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 4、固体废物 施工期固废主要为土石方、拆迁建筑垃圾、因机械维修、维护产生的少量残油以及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土石方、建筑垃圾均外运综合利用,做好清运过程的防护工作;施工人员生活垃圾由垃圾箱定点分类收集,委托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少量残油全部分类回收并存储,交由有相关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在做好固体废物的处理处置工作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不大。 运营期公路维修维护产生的废物应妥善处理处置,进行综合利用。道路维修过程使用机械设施产生的废机油,需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处置。在做好固体废物的处理处置工作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不大。 5、生态环境 本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路基、桥墩、施工营地及临时场地的建设,将引起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原有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等,同时施工过程中由于设备噪声、灯光等均会对陆域、水域生态环境及生物活动产生一定影响。项目建设过程中尽可能少占用耕地、及时进行土地复耕复绿、合理安排工期,采取建设围栏等水土保持设施,沿线加强绿化建设等措施,总体而言本项目生态环境影响不大。 6、环境风险 本项目沿线两侧分布农村住宅和居住小区等,工程沿线不涉及饮用水源保护区,线路跨越水体除埭溪水质目标为Ⅱ类水体外,其余水体未划分类别。运营期危险品运输车辆发生事故可能会产生风险,做好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及事故防范应急措施的基础上,可能有效降低项目环境风险水平。 四、拟采取的主要环境保护措施、环境风险防范措施以及预期效果 1、地表水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期生产废水经沉淀处理后回用;合理安排施工时序,桥梁施工尽量选择在枯水期或平水期进行,避免在丰水期施工;采用先进施工工艺、设备,减轻涉水桥梁施工可能对河道内悬浮物的影响;施工物料堆放远离河道水体,设置截水沟和集水沟;设置临时厕所,施工期生活污水收集预处理后定期清运。 运营期加强对路面和桥面的日常维护与管理,保持路面和桥面清洁,减少随初期雨水冲刷而进入到路面和桥面径流污水中的SS和石油类等污染物量;项目桥梁路段均设计防撞护栏,以防止车辆或来往船只撞击护栏或桥墩后产生严重的污染事故。 2、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做好施工场地洒水降尘、进出车辆冲洗等工作,加强路面和地面的清扫,合理设置物料堆场等施工场地位置,物料进行围挡或设置料仓,尽可能远离沿线敏感点。 运营期做好公路养护、加强沿线绿化等工作,有效抑制路面扬尘。 3、声环境保护措施 加强施工管理,采用低噪声施工机械和低噪声施工工艺,合理安排施工时间,施工区域做好临时隔声围护,如确需夜间连续作业,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办理相关手续,并公告居民。 本工程同时采取隔声窗、绿化等不同措施减轻项目对声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 4、固体废物防护措施 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由环卫部门清运;土石方及建筑垃圾按照相关规定及要求妥善处理;废机油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理。 运营期路面养护垃圾由环卫等部门清运,妥善处理处置;废机油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理。 5、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期合理安排工程用地和施工工期,加强施工队伍组织和管理,妥善处理处置钻渣泥浆,施工结束后及时做好复耕或复植,并做好绿化管护措施。 6、风险防范措施 落实道路安全设施设计要求,加强危险品运输车辆的管理,跨河设置事故泄漏液收集措施、警示标志、防撞栏等设施;编制应急预案。 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湖州市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四五”规划》及规划环评的要求,与沿线区域城市总规、乡镇规划相协调。本项目在采取各项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措施后,建设符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及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的要求,符合“三线一单”管控要求。根据影响分析,工程施工期和营运期将会对工程沿线区域产生一定不利环境影响,建设单位及施工单位应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环保法规,充分落实本报告书提出的各项环保建议和要求,加强施工期环境管理,做好施工期和运营期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及事故防范应急措施,达到与主体工程实现“三同时”的要求。综上分析,项目符合环评审批原则。因此从环境保护角度而言,工程建设可行。 六、征求意见的内容 本项目环评信息同时在浙江省政务网予以公开。 征求意见的对象:主要为评价范围内的居民、企事业单位。 征求意见的范围:工程在环境影响、环保措施、对工程建设所持态度等环保方面的意见。 期限及公众意见反馈途径:相关单位及个人可在公示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可通过电话、信函等方式表达对本项目建设环境保护方面的意见。请务必留下您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便于我们回访。公众提出意见的起止时间为2023年5月24日至2023年6月6日。 七、联系方式 (1)建设单位:湖州市吴兴区交通局 地址:湖州市吴兴区区府路1129号2楼;联系人:湛主任;联系电话:0572-2932177 (2)环评单位:浙江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未来科技城联创街199号3号楼;联系人:黄工;联系电话:0571-87960753 (3)生态环境审批部门:湖州市生态环境局吴兴分局
湖州市吴兴区交通局 2023年5月2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