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省生态环境厅2022年工作总结 | ||||||||
|
||||||||
2022年,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在美丽浙江建设、污染防治攻坚、生物多样性保护、督察问题整改等方面,抓统筹、谋新招、见实效,在多个领域取得新进展新优势: 一、聚焦谋划提级,美丽浙江建设打开新局面。召开全省建设新时代美丽浙江推进大会暨生物多样性保护大会,首次在全省面上系统部署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出台《浙江省生态环境保护条例》,首次以地方性法规形式对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作出规定。累计创成42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12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两项数量均位居全国第一。遴选首批13个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体验地,建成4个生物多样性体验地,累计发现15个新物种。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二阶段会议上,成功举办“浙江日”活动,发出浙江好声音,向全世界充分展示浙江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二、聚焦转型提速,减污降碳协同取得新突破。开展全国首个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区建设,首创减污降碳协同指数,实现对减污降碳协同效果的定量跟踪、评估、反馈。大力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区建设,有序落实源头防控、污染防治、扩容增汇、制度创新、能力提升等任务举措。先后开展2批80个省级低(零)碳乡镇(街道)、632个低(零)碳村(社区)建设,推进18个省级减污降碳协同试点,打造26个示范性标杆项目。率先上线“减污降碳在线”应用场景,推进减污降碳协同数字智治。积极推进温室气体自愿减排、竹林碳汇交易、海洋蓝碳交易等试点。 三、聚焦治理提标,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新成效。深入打好治水治气治土治废治塑攻坚战。深化清新空气行动,推进挥发性有机物(VOCs)综合治理、移动源污染治理、工业炉窑污染治理、城乡面源综合治理等行动,实施1000个工业废气治理项目。设区城市PM2.5平均浓度为24微克/立方米,继续领跑长三角。陆海统筹推进水质巩固提升,全省地表水省控断面优良水质比例达97.6%,同比提升2.4个百分点;扎实推进 “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县级以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100%。推进美丽海湾保护与建设,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再创历史新高。健全建设用地土壤管控修复制度,开展涉土源头防治,完成16个污染地块修复项目。4个设区市、16个县(市、区)“无废城市”建设通过评估,建成“无废城市细胞”2545个。 四、聚焦服务提质,助力扎实稳住经济大盘展现新作为。出台助力经济稳进提质攻坚十条硬核举措、33项细化措施,全方位深化建设项目“区域环评+环境标准”、小微企业“打捆”审批试点、“多评合一”等惠企改革,对重大项目落实“一对一”审批服务,排污权指标“应保尽保”,全省审批环评项目10597个,涉总投资2.17万亿元,积极对接国家部委及时审批国家大宗商品储运基地等重大项目环评,高效保障3507个建设项目排污权指标。开展生态环境科技帮扶,推动10个EOD国家试点项目落地实施,已获开发性金融授信约279亿元。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金额累计达159亿元,占全国的1/2。 五、聚焦创新提档,生态环境数字化改革激活新引擎。把数字化改革作为提升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的根本出路和关键一招,牵头数字政府生态保护跑道建设,重塑“平台+大脑+应用”架构,建成生态环境“大脑”,归集各类数据167亿条,“无废城市在线”“浙样生态”等13个重大多跨应用上线运行。“蓝色循环”获得全省首批共同富裕最佳实践和年度数字化改革最佳应用。在生态环境部的大力支持下,我省作为全国唯一生态环境数字化改革和生态环境“大脑”建设试点省,数字化改革经验在全国推广。 六、聚焦监管提效,督察整改和执法帮扶取得新进展。建立以“七张问题清单”为牵引的党建统领督察整改机制,压实属地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问题发现整改责任。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47项整改任务已按时序完成整改40项,交办的4641件信访件整改完成率达99.5%。构建与综合执法相衔接的生态环境执法职责体系,率先出台实施轻微违法不予处罚制度,助力经济平稳运行。2022年,全省共查处环境违法案件数6577件,移送刑事、行政拘留案件433件;实施轻微违法不予处罚案件667件,免于罚款5695万元。持续强化生态环境领域除险保安,筑牢环境安全底线。 七、聚焦党建提能,全面从严治党迈上新台阶。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优化政治生态。刀刃向内推进防范利益冲突专项治理,系统部署、全员覆盖,全省8166人完成个人情况填报工作,比上一次增长427%;1124人填报特定关系人投资企业等事项,其中139人填报特定关系人投资环保相关企业等事项,比上一次增长532%。重塑优秀年轻干部发现、培养、选拔、管理、使用等工作机制,建立“赛马亮绩·擂台比拼”晾晒机制,锤炼干部队伍忠诚干事、科学干事、创新干事、团结干事、干净干事的作风,不断营造踔厉奋发、奋勇争先的工作氛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