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榜样看齐 | 2020年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表现突出个人:衢州市生态环境局江山分局 徐雪峰 | ||||||||
|
||||||||
近日,生态环境部通报了2020年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表现突出集体和个人名单。浙江省生态环境厅被评为执法大练兵表现突出组织单位;温州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被评为表现优异集体;杭州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宁波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嘉兴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被评为市级表现突出集体,宁波市生态环境局北仑分局、余姚分局,温州市生态环境局平阳分局、苍南分局,金华市生态环境局东阳分局、永康分局被评为县级表现突出集体;金华市生态环境局东阳分局金剑虹被评为表现优异个人;杭州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王建江,宁波市生态环境局余姚分局桑立超、闻钟,宁波市生态环境局慈溪分局陈新建,温州市生态环境局鹿城分局徐特,温州市生态环境局瑞安分局蔡力栋,温州市生态环境局苍南分局冯亦毕,嘉兴市生态环境局秀洲分局王耀,衢州市生态环境局江山分局徐雪峰被评为表现突出个人。 近期“浙江生态环境”将陆续发布各获奖集体和个人的先进事迹或工作介绍,希望获奖集体和个人再接再厉,不断提升执法规范化和专业化水平,希望各地生态环境执法机构和生态环境执法人员以获奖集体和个人为榜样,锐意进取、攻坚克难,争取在今年环境执法大练兵活动中再创佳绩,推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高水平建设新时代美丽浙江作出新的贡献。 表现突出个人——衢州市生态环境局江山分局 徐雪峰 徐雪峰是生态环境保护战线上的新兵,2017年年初,他从军队转业后安排进入环保战线,14年的军旅生涯养成了他雷厉风行、甘于奉献、勇于负责、勤于学习的作风,战位转换但他初心不忘、本色不变、斗志不减,把守护绿水青山的责任放在心中,扛在肩上,矢志不渝当好生态环境保护的“看门人”。 勤于学习的“百宝袋” 面对专业程度很高的环保工作和众多的法律法规,为尽快适应岗位要求,完成战场转换,他坚持“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在“干中学、学中干”,抱着一本本厚厚的环境保护法规汇编开始“啃”,拿出一套套案卷开始“研”,虚心向身边的岗位能手们请教,不断掌握业务知识和岗位技能,用充足的知识来武装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用最短的时间把自己挤进环保工作的大门,工作当年就被评为法治政府建设先进个人,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或优秀共产党员。2018年,他调岗到执法队伍,新岗位新挑战,他给自己定下了“会查、会写、会罚”的目标。他深知只有懂得污染治理技术才能善于发现和处理企业污染治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把学习桌、笔记本移到了企业现场,不放过任何一个到企业现场检查和信访调处的机会,转车间、爬烟囱、进站房,深入企业生产一线实地查看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设施产污、污染物治理设施、在线监控设备等情况,对照企业环评文件认真学习水、气、固废、噪声等不同污染物因子的处理原理和常见处理技术,认真做好经验总结。现在的他能得心应手的处理各类环保问题,不再是初入环保队伍时“两眼一抹黑”。有一定数字化基础的他,主动承担起了所在地生态环境执法数字化的改革工作,从移动执法到掌上执法,从办案系统到监管系统,面对新鲜事物他迎难而上,积极主动对接上级部门和开发运维单位,推动各类系统不断完善,现场执法效率大大提升。 用好法律的“金箍棒” 徐雪峰清醒地知道,作为一名环境执法工作者,不仅要具备熟悉法律知识、专业知识、政策法规的素质,而且要善于利用法律这根“金箍棒”,严厉打击环境违法犯罪行为。办案过程中,结合查处的环境违法问题,他仔细研究法律法规的适用情形和适用范围,严格按照规范的立案、调查、法律文书制作、执行、结案等程序办理案件,每个案件做到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程序合法、处罚公正,能够快速掌握和利用好移动执法、掌上执法等数字化平台创新性开展工作。不管案件罚款金额多少、违法行为情节轻重,他都坚持一丝不苟严格按照程序办理,不依照老经验办事,不套用老案件查处,从零开始办理每个案件,努力把每个案件办成铁案。3年间他办理了区域内第一起按日连续处罚案件,5类配套案件实现了全覆盖,经他手办理的案件没有一起被当事人提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2020年与公安部门协同处置一个信访投诉件时,面对一个“四无”作坊,他没有简单以建设项目未批先建、未验先投等方面着手查处,在全面仔细的勘察现场和对当事人的现场询问后,敏锐的察觉出该作坊金属表面蚀刻处理工艺排放的废水不仅可能有超标问题,还有可能含有重金属,他立马进行了废水采样并对废水收集池进行细致勘察,确定没有防渗漏措施,涉嫌利用渗坑排放有毒有害物质,该案已移送公安部门刑事处理。 甘于奉献的“白龙马” 在工作中他继续发扬军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主动承担脏活、累活,把困难和棘手的留给自己,始终把工作放在第一位,从不推诿扯皮,他的身上一直随身携带pH试纸,以便在执法过程中遇到疑问可直接测试,不管现场什么环境,爬烟囱、采污水、钻草丛、下泥潭,他总是义不容辞。他保留了手机24小时开机待命的习惯,听令而动,只要是工作需要,无论是节假日、严寒酷暑、僻远乡村,都坚决服从调遣,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身边人看他总是忙碌,总有人劝他别太老实,事情越做越多,可他总说没事,忙得过来,没干过的工作干了才知道怎么干,干过的干多了才能精通,工作才能得心应手。坚持信访工作无小事,对待群众耐心热情,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对待问题积极应对,对待难点从不回避,特别是对群众投诉热点和难点环境问题,做到件件有回复,桩桩有落实,切实有效地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面对问题企业,他一方面耐心地讲解法律知识,让企业自觉守法,自愿承担污染的法律后果;另一方面针对租赁厂房、环评审批、设施整改等问题,他都主动协调帮助企业,解决了企业环境问题,促进合法绿色发展。 作为基层生态环境保护执法一员,徐雪峰同志始终坚持秉公执法,不断提升法律素养,以扎实的工作能力践行执法理念,以精湛的业务技能维护法律尊严,努力践行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和生态环境保护执法人员的担当作为。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