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生态环境“双十”行动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 | ||||||||
|
||||||||
浙江长兴诺万特克玻璃有限公司日前向该县政务服务中心生态环境窗口赠送了一面锦旗。据了解,“诺万特克”是一家外资企业,从事零膨胀微晶玻璃研发生产,由于废气污染防治措施提升遇到难题,相关技改项目迟迟不能推进。“我当时正在意大利,而项目却赶着上马,真着急。”该企业负责人说,幸好当地生态环境部门及时和设计单位、环评编制单位沟通,牵头组织专家会审,并通过全过程线上审批让企业及时通过环评。 今年以来,湖州市在全省率先上线环境影响评价全过程管理系统,配套发布《湖州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全过程管理办法(试行)》,对环评文件办理进行全过程线上标准化管理,进而提升环评办理时效和环评质量,全市环评办理时效始终保持全省前列。 吴兴区生态环境领域60个“最多跑一次”事项实现“跑零次”;德清县完成331个引进项目预评价,出具37个标准地环保标准;安吉县全力助企冲刺,为示范区腾出VOCs总量100余吨……“生态环境领域双十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效,护航绿水青山的同时,也进一步优化了营商环境。”湖州市生态环境局表示。 湖州市生态环境局上半年连续出台《湖州市生态环境局开展加强法治能力建设“十个一”活动实施方案》《湖州市生态环境局推进依法行政工作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十条意见》,依托“双十”行动将依法行政贯穿于决策、执行、监督和服务等各环节,完善升级定点帮扶、跟踪服务、驻点指导等长效服务机制,开展正面清单监督执法工作,实现“守法无事不扰,违法精准必究”,督促、指导、帮扶企业完成整改800余家,做到服务与监管并重,助力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在推进公正文明执法过程中,严格执行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实施行政听证程序,组织召开行政处罚听证会,实现监督关口前移,不断规范行政监管行为;陆续发布三批29个环境执法典型案例,6个被全省推广,2个被全国推广;在全省率先探索建立生态环境公安联动新模式,全市在建15个生态联勤警务站,4个已建成并运行。 湖州市生态环境局表示,接下来将进一步深化开展“双十”工作,出台各项惠民惠企举措,绿色赋能助推“湖十条”落地见效,奔向共同富裕新征程。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