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杭州市生态环境局探索正面清单企业精准监管模式
发布日期:2020-07-27 14:03 浏览次数: 来源: 浙江省生态环境厅

近日,杭州市生态环境执法队和桐庐分局执法人员在开展正面清单企业日常监管过程中,通过技术手段支持,精准查处一起私设暗管排放水污染物的环境违法行为。

当日上午8:00,杭州市生态环境局桐庐分局监控中心值班人员发现一个异常情况,安装于杭州市科博纸业有限公司标排口的高清摄像头突然自动启动,显示有人员在摄像头周围经过,这一反常情况立即引起了市局执法人员的注意,因为该企业在前一天已经以停产检修为由报请短期停止排污。调整视角发现摄像头无法显示周边人员的具体行为,桐庐分局决定开展现场核实。出发之际,执法人员却有些犹豫,该单位前期没有违法行为,已被列入杭州市正面监管企业清单,正面清单企业如何监管?

经杭州市生态环境执法队沟通协调,市县两级执法人员决定联合赶赴现场,以服务指导的方式对企业进行现场核查。9:10到达现场时,发现该企业确已停产,但是污水沉淀池周边较为零乱,道路上有两处大面积的污泥露天堆放,几名工人神色慌张,执法人员立即对污水池现场和周边进行仔细排查,最终在监控死角发现了一根联通潜水泵的消防软管,通往厂区茂密绿化带内,最终在绿化带深处出口形成15*2米乳白色污水带,消防软管内还有大量的浑浊污水。经过检测,消防软管内管和绿化带积存的废水都严重超标,企业负责人面对监测数据和视频监控不得不承认了让工人使用潜水泵抽排废水的违法行为。针对上述行为,杭州市生态环境局下达了《环境行政处罚听证告知书》拟对该单位处以32.5万元的处罚,后续将相关责任人员移送公安部门追究责任。

疫情发生以来,杭州市生态环境局一直积极采取各类技术手段,对疫情防控相关单位进行重点监管,正面清单单位开展精准监管。积极发挥杭州城市大脑的优势,利用遍布全市700余家单位的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视频组成环保雪亮工程,借助人脸识别和图像动态捕捉等技术手段,对列入正面清单的企业实施非现场监管,在实现对守法企业无事不扰,同时确保对重大恶意违法行为的精准打击。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