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庄国泰带队调研我省固体废物管理工作
发布日期:2020-06-24 09:49 浏览次数: 来源: 浙江省生态环境厅




过期食品、废旧衣物、破损玩具……几乎每个家庭每天都在淘汰各种固体废物。大大小小的企业生产运营中带来的废弃物也在增加。如何让废物变资源?


“无废城市”,是近期的高频词汇之一,即是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确定11个城市作为“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城市,我省绍兴市就是其中之一。那么,我省在固废处置利用方面有哪些经验成效,下阶段有哪些新举措?我省全域“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又有怎样的现实基础? 


7月10日,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庄国泰带队赴我省调研固体废物管理工作并召开交流座谈会,听取我省固体废物管理和全域“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情况汇报。



“浙江省率先出台了‘固废十条’,评估修编了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系统地开展了‘三个能力’建设,在固废环境管理工作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座谈会上,庄国泰副部长对我省固废管理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在新形势下,固体废物管理工作如何抓重点、补短板?全域“无废城市”建设试点的开展,就是一场“及时雨”。


在位于绍兴市越城区马山镇的绍兴凤登环保有限公司厂区里,每天都会有槽罐车进进出出,进来时车内装的是医药化工企业的高浓度废液,出去时装的是纯氢、液氨等工业原料,运往浙江震元制药、上虞新和成等企业。“我们自主研发的利用水煤浆技术焚烧高浓度废水联产合成氨技术,能将工业垃圾进行循环再利用。”凤登环保总经理章磊说。


“吃”进工业废液“吐”出再生原料,如今,这些固废处理产业链的企业,正在浙江全域“无废城市”建设试点中大显身手。而绍兴的创新实践,正代表着浙江以全域“无废城市”建设试点促进固废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的坚定决心。


绍兴凤登环保有限公司生产区域一隅


据了解,近年来,我省持续聚焦固体废物"三个能力"建设,以有效遏制固体废物违法倾倒问题为导向,着力建立“不想倒、不能倒、不敢倒”的工作机制,取得了积极成效。目前,我省已着手开展全域“无废城市”创建工作方案的编制,拟在贯彻落实国家“无废城市”建设试点方案内容的基础上,着重明确“四张清单一系统”,即目标清单、任务清单、项目清单、责任清单以及固体废物管理信息系统,做到工作目标以量化数据为指导、工作任务以产处过程为主线、工作落实以具体项目为抓手、工作责任以固废种类为界限、工作开展以信息系统为载体。下一步,我省将以固体废物“三个能力”建设以及全域“无废城市”建设试点为契机,加快补上处置能力建设、监管能力建设、风险防范能力建设、“无废城市”评价考核体系建设等各项短板,继续加强部门合力,夯实地方政府责任,强化政策技术支撑。


“我省高度重视全域‘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省委书记车俊和省长袁家军均对该项工作专门作了指示,副省长彭佳学专门召开会议亲自组织研究,要求在全域开展‘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并以此为契机大力推动我省固废管理工作。”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蒋珍贵在会上同时也表态,我省有能力也有信心为全国“无废城市”建设提供浙江样本。


长三角等重点区域首个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省份,“五水共治”成效显著,成为全国样板....近年来,我省生态环保工作交出了一张漂亮的成绩单。而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深入实施,我省生态文明建设也进入全新的发展时期,全域“无废城市”建设试点正当其时!



 “环境治理工作中,‘水、气、土’的治理是‘转化工’,固废处理则是‘消化工,是环境治理工作的最后一关。‘无废城市’建设试点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体现,是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是打造‘生态省’的升级版,是建设‘美丽浙江’的重要组成部分。”庄国泰副部长表示,浙江产业结构的特点要求我省重点考虑固废,尤其是危废的治理,而我省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社会氛围、公众素质都具备了创建全域“无废城市”建设试点的条件。 


座谈会上,庄国泰副部长还就我省全域开展“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对固废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他表示,要按照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组审定、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相关的内容设计和要求,分批次、分梯队推动“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全省“三个能力”建设要更进一步,树立省级榜样。同时,市级“无废城市”建设试点推进过程中,在监管制度体系、技术体系、市场体系等方面要实现重点突破,做出表率。此外,在推进该项工作时,可以签署省部协议,共同推进,作为深化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要求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推进。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