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政务服务网
 >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示 > 省级
 
苏台高速公路南浔至桐乡段及桐乡至德清联络线(二期)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示
建设单位:桐乡市苏台高速公路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2020-12-01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苏台高速公路南浔至桐乡段及桐乡至德清联络线(二期)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示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苏台高速公路南浔至桐乡段及桐乡至德清联络线(二期)项目

项目性质:新建

建设地点:嘉兴市桐乡市、湖州市南浔区、德清县。

建设内容和规模:本项目推荐方案全线长度为44.003km,其中南浔至桐乡段主线推荐方案线路全长约24.508km,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设计时速120km,路基宽34.5m;桐乡至德清段联络线推荐方案线路全长约19.495km,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设计时速100km,路基宽33.5m。全线设枢纽互通3.5处、一般互通6处、服务区2处、停车区1处(与桐乡服务区合建)、养护工区1处、管理分中心1处、交警辅助管理用房1处,匝道收费站6处等。全线设置桥梁共34111.65m/34座,同步建设互通连接线2条共约9.099km。桥涵设计荷载标准为公路-Ⅰ级。

总投资:167.4769亿元。

二、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内主要环境敏感目标分布情况

评价范围内共涉及嘉兴市桐乡市、湖州市南浔区和德清县共计约221现状噪声敏感点、10处规划噪声敏感点;约32处现状大气敏感点、约3处规划大气敏感点;工程主要跨越京杭运河杭嘉湖16)、南沙渚塘(杭嘉湖85)和北沙渚塘(杭嘉湖90、长山河杭嘉湖91)、灵安港(杭嘉湖108白马塘(杭嘉湖115)等Ⅲ类水体,其中京杭运河杭嘉湖16饮用水源保护区本项目跨越段为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工程范围内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涉及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地生态敏感区。

三、主要环境影响预测情况

1地表水环境

本工程施工期对水环境的污染主要来自于桥梁、地面施工等产生的生产废水以及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施工期生产废水经过隔油沉淀等处理后回用;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经预处理后清运处理,对水环境影响不大。

营运期废水主要是沿线设施生活污水和路面径流。沿线设施自建污水处理设施,生活污水经收集后纳管,或处理后达相应标准后回用。路面雨水经收集后就近排入地表水体,对周边水环境影响较小。

2、大气环境

施工期以扬尘污染为主,扬尘污染主要来源于公路施工扬尘及车辆行驶二次扬尘、堆场扬尘等,对施工场地、堆场等近距离的敏感点,施工扬尘将产生一定影响。同时本工程桥、路面沥青铺设过程中将产生沥青烟尘对环境空气质量将产生一定影响

营运期的废气主要为过往车辆排放的汽车尾气NOxCO,沿线设施产生的食堂油烟废气,服务区非甲烷总烃废气和汽车尾气。随着我国执行单车排放标准的不断提高,单车尾气的排放量将会不断降低,运输车种构成比例将更为优化,高能耗、高排污的车种比例逐步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将大大降低,公路对沿线空气质量带来的影响逐步减小。沿线设施集中食堂油烟废气、服务区非甲烷总烃废气和汽车尾气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3、声环境

施工期噪声主要来源于施工机械和施工车辆,产生噪声污染的施工过程主要包括公路施工、建桥打桩以及施工车辆运输。施工期噪声源具有间歇性、高强度、无规则等特点,根据影响分析,施工期对沿线敏感点声环境质量影响较大,随着施工期结束,施工噪声影响也随之消失,但在施工期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加以控制,减轻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运营期,根据预测结果,本项目沿线各敏感点均存在一定程度的超标现象,需采取隔声降噪措施以降低对敏感点的影响。

4、固体废物

施工期固废主要为工程弃渣和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若不妥善处置会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工程弃渣按照水土保持方案的相关规定及要求进行妥善处理;施工人员生活垃圾由垃圾箱定点分类收集,委托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在做好固体废物的处理处置工作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不大。

运营期公路维修维护产生的废物妥善处理处置,进行综合利用。地面道路日常的生活垃圾委托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沿线设施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后,委托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在做好固体废物的处理处置工作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不大。

5、地下水、土壤环境

施工期路基、桥梁施工可能带来的地下水、土壤环境影响。采用合理施工工艺、做好废污水收集处理,对地下水、土壤基本不会产生影响。

运营期土壤、地下水环境影响主要是来源于废气污染物沉降,生产废水或事故废水未有效收集油罐区、污水处理设施渗漏等。工程应对加油站罐区、沿线设施污水处理设施区采取防渗措施,加油站油气经过回收,建立完善的监测制度和应急响应制度,可有有效防止产生地下水、土壤污染。

6、生态环境

本工程施工过程由于路基、桥墩、施工营地及临时场地的建设,将引起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原有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等,同时施工过程中由于设备噪声、灯光,水体和底泥扰动均会对陆域、水域生态环境及生物活动产生一定影响。项目建设过程中尽可能占用农田及时进行土地复耕绿合理安排工期,采取建设围栏水土保持设施,沿线加强绿化建设措施,总体而言本项目生态环境影响不大

7、环境风险影响分析

本项目沿线两侧分布农村住宅和居住小区等,工程沿线涉及饮用水源保护区。工程施工期泥浆泄露或溢油事故等可能会产生风险,运营期加油站油品储运、道路危险品运输车辆发生事故可能会产生风险,可能会对周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

四、拟采取的主要环境保护措施、环境风险防范措施以及预期效果

1地表水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期生产废水经隔油沉淀处理后回用,施工物料堆放远离河道水体,设置集水沟,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委托清运。

运营期实现雨污分流,做好路面养护;沿线设施生活污水经收集后纳入市政管网,暂不具备纳管条件的,设设置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回用。

2、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严格做好施工场地洒水降尘、进出车辆冲洗、拌合站除尘等工作,合理设置物料堆场、拌合站等施工场地位置,尽可能远离沿线敏感点

运营期严格执行《浙江省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条例》,做好公路养护工作,加强路面清扫、洒水工作,有效抑制路面扬尘;根据《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和《加油站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相关要求,做好油类(燃油)的卸油、储存、运输和销售过程中的VOCs的污染防治技术措施;沿线设施食堂采用油烟净化装置

3、声环境保护措施

加强施工管理、采用低噪声施工机械和低噪声施工工艺、合理安排施工时间,施工区域做好临时隔声围护,如确需夜间连续作业,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办理相关手续,并公告居民。

本工程在设计阶段合理布置工程线位,同时采取隔声屏障、隔声窗、加强绿化等不同措施减轻项目对声环境敏感点的影响。

4、固体废物防护措施

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施工期工程弃渣按照水土保持方案的相关规定及要求作妥善处理。

运营期工作人员及沿线设施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路面维修产生的废物妥善处理处置,进行综合利用

5、地下水、土壤污染防治措施

采用合理施工工艺、做好废污水收集处理,减少施工期地下水流失,降低运营期路面径流污染物浓度;做好服务区加油站地下油罐、沿线设施废水处理设施的防渗设计、施工、验收工作,加强运行期间对地下油罐废水处理设施的管理维护工作。

6、风险防范措施

加强加油站危险品储运管理,加强危险品道路运输车辆的管理,设置事故废水收集系统,设置警示标志,设置防撞栏等设施;编制应急预案。

五、环境影响评价初步结论要点

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区域城市总体规划《桐乡市综合交通运输“十三五”发展规划》湖州市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等相关规划。本项目的建设有利于区域的交通协调发展,工程建成运营对区域地表水、大气、声、土壤、地下水、生态等环境要素将产生一定的影响,建设单位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切实执行环评报告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其环境影响可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因此,本工程的建设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是可行的。

六、征求意见的内容

本项目环评信息同时在浙江省政务网、建设单位网站http://www.zjzwfw.gov.cn/col/col1457468/予以公开。

征求意见的对象:主要为评价范围内的居民、企事业单位。

征求意见的范围:工程在环境影响、环保措施、对工程建设所持态度等环保方面的意见。

期限公众意见反馈途径:通过邮件、电话、信件等方式向建设单位或环评单位反馈意见,请务必留下您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便于我们回访。公众提出意见的起止时间为2020122~20201216日。公众若需补充信息,请在2020122~20201216日期间,与环评单位联系。

七、联系方式

1)建设单位:桐乡市苏台高速公路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地址: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环城北路1738号;联系人:陆工联系电话:0573-89399729

2)环评单位:浙江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未来科技城联创街1993号楼联系人:姚工联系电话:0571-87996793

<ol list-paddingleft-2" style="list-style-type: decimal;">

<ul list-paddingleft-2">

  • 生态环境审批部门:浙江省生态环境厅

    八、环评报告审批前公示

    在报送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审批前,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可在环评单位网站(https://www.zjshjkj.com/?mod= publicity&page=2)进行公开查阅。

     

     

    桐乡市苏台高速公路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 20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