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区深入开展“无废学校”创建工作
发布日期:2020-10-26 14:52 浏览次数: 来源: 浙江省生态环境厅
 

        自《上虞区“无废细胞”创建工作方案》实施以来,上虞区紧紧围绕方案要求,发动全区学校、师生和机关干部积极参与“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充分发挥系统人多、心齐、令畅的优势,创新工作亮点,创出了系统特色,取得了一定成绩,使垃圾分类这件“关键小事”在教体系统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

       一是积极创建“无废学校”。职业教育中心、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百官小学、实验小学、实验中学、滨江小学积极响应“无废细胞”创建号召,成立“无废学校”创建领导小组,对实验室废物等危险化学品废弃物进行严格管理,开展以“无废学校”为主题的实践活动,组织垃圾分类主题征文比赛和主题演讲比赛,成为上虞区首批“无废学校”申报单位。

       二是规范指导垃圾分类。在鹤琴幼儿园、章镇中心幼儿园建立垃圾分类幼儿教育实践基地,在实验小学、百官小学等17所中小学、幼儿园创立垃圾分类示范基地。编制《上虞区学校(幼儿园)创建垃圾分类示范基地认定标准》,从组织领导、宣传教育、教学实践、投放管理、辐射影响等五大块十八个方面,细化明确了学校开展校园生活垃圾分类的具体要求,使学校开展工作有的放矢,有据可依。上虞区教体系统生活垃圾分类经验做法还曾被《人民日报》刊发。

       三是教育形式推陈出新。自编自创科普读物绘本《垃圾分类在行动之河马奶奶转变记》,用生动形象的动物表现,延伸拓展的互动游戏,帮助孩子建立联系和理解,激发他们探索垃圾分类的兴趣,目前该绘本已出版印发12000册,全区幼儿园小朋友人手一册。在上虞新闻综合频道、文化影视频道推出“垃圾分类少儿说”节目,卡通情景剧《大战垃圾怪》用孩子和家长以喜闻乐见的方式传递垃圾分类的现实意义和相关知识。此外,上虞区职教中心师生还自导自演拍摄微电影《悦悦的梦》,助力“公筷公勺进万家文明食尚遍虞城”活动,推动舌尖健康新“食”尚。

       四是多措并举源头减量。坚持开展一年一度“光盘”行动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全区十万余名师生,积极开展分发倡议书、编制手抄报、撰写征文、组织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等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形成“崇尚节约、摒弃浪费”的校园文化风尚;严格执行“限塑令”,自觉抵制一次性用具,提倡资料双面打印,学校的工作汇报资料上报能利用电子稿、信息平台、钉钉的,坚决不报资质材料等多项多措,实现垃圾源头减量。

      五是健全监督管理体系。在中小学、幼儿园成立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和监督小组,明确内部管理岗位和职责,一级抓一级,全面落实垃圾分类责任主体。建立督查考核机制,与本地高校合作,率先实行校园生活垃圾分类第三方督查全覆盖,建立月度检查通报制度,检查结果和学校年度考核挂钩,有效推动学校垃圾分类工作制度化、常态化。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