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市以练促管,深入推进环保执法大练兵 | ||||||||
|
||||||||
今年以来,金华市生态环境局以中央、省环保督察发现问题整改为重点,积极开展业务创新,在前期工作基础上,通过利用科技手段精准发现违法问题,实施群众关切问题预警督办制度,制定发布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等方式,提升监管效能。 一、环境监管搭上互联网快车 “互联网+环保用电监控系统”,通过引入科技手段,开展大数据分析,实现智慧监管,做到对企业从单纯的污染物排放监测到治理环节监测的延伸,既有效弥补环保部门执法力量的不足,杜绝企业偷排直排行为,也让环境监察执法从被动响应式调查处理转向提前介入式服务督促,真正实现环境问题由“惩”与“罚”到“防”与“督”的转变,不断督促企业提升环境管理水平,减少污染排放,改善环境质量,实现百姓、企业、职能部门三方共赢。
推进“互联网+环保用电监控系统”,将环境监管关口从监督企业污染物排放前移至监控企业用电量,这是金华市武义分局不断创新工作方式,进一步加强企业污染防治工作的新手段。目前,武义县已有5家百姓较为关注、信访投诉较多的企业安装并使用该系统。下一步,分局将在前期试点的基础上,继续在全县电镀行业及五金涂装行业企业推进系统的安装使用,以实现治污设施用电实时监控,确保企业污染物治理设施稳定运行。 永康分局积极推进工业固废“互联网+集中处置”试点工作,充分发挥第三方服务公司的作用,指导企业规范处置工业固废,目前已有543家企业完成APP注册,125家企业签订了清运服务合同,累计完成清运可焚烧固废312.7吨,清运可填埋固废27.7吨,可回收固废平台备案登记重量累计56.599吨。 二、零点亮剑构建多部门联合执法新模式 电视台派员全程跟踪拍摄、“不定时间、不打招呼、直奔现场、直接曝光”——这是金华市兰溪分局在夜间开展“零点亮剑”,严查环境违法犯罪行动。行动由当地政府领导带队,公安等部门联合参与,每半月开展一次。截至目前,累计开展94次,检查工业企业、畜禽养殖场和“低小散”作坊322家,立案查处54家。零点突击检查成为检验企业环境违法行为的试金石,通过媒体报道能够全方位的宣传环境执法力度,对企业起到了一定的警示震慑作用,自觉承担起保护环境的主体责任。
三、专项行动推进实战练兵 结合蓝天保卫工作,义乌、金东分局先后组织开展制砂行业专项检查。义乌市实地督察37家制砂企业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严格督促企业对生产工艺各产尘点,设置集气罩、喷淋洒水装置并配套建设处理设施,并指导企业现场整改。对4家沙石加工厂存在的沙子堆放场所未采取覆盖措施防治扬尘污染的环境违法行为依法立案查处。金东实地督查10家砂石家制砂企业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实现百分百覆盖。 磐安分局突出木制品行业整改总体要求,借鉴兄弟县市红木行业整改提升经验,对各乡镇上报、环境信访举报频繁及重点监管企业共106家, 由生态环境分局、经商局、安监局及属地乡镇共同联合力量,进行逐一排查,以高压态势推进无环评企业整改提升工作,起到“整治一家、震慑一片”的整治效果。6月份,共出动环境执法检查人员77人次,检查企业178家,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5起。 四、加强培训助力大练兵成效落地 根据执法大练兵案卷评查要求,东阳、浦江、婺城、开发区分局就如何规范做好立案审批表、调查报告、现场检查笔录、询问笔录等全套法律文书进行讲解。开展“以案说法”培训,执法人员就针对案件证据的收集固定,法律的适用,制作的规范性等问题展开讨论,确保证据收集规范、程序合法、内容完整、重点突出、逻辑严密、表述准确客观。 下一步,金华市生态环境局将继续深入推进跨部门“双随机”抽查工作,总结省、市、县跨部门“双随机”抽查试点工作经验,将可联合其它政府部门共同监管的企业,纳入到跨部门联合“双随机”抽查范围,共同开展随机抽查,形成部门合力,提高执法效能,降低市场主体成本,取得较好成效。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