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示 > 省级
 
新建铁路湖州至杭州西至杭黄铁路连接线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示
2019-02-18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一)建设项目名称及概要

项目名称:新建湖州至杭州西至杭黄铁路连接线

位于浙江省中北部,湖州市和杭州市境内,北起湖州市,途经湖州市吴兴区、德清县,杭州市余杭区、西湖区、富阳区,南至杭州市桐庐县。本项目的建设是具有重要路网功能的区域连接线;是长三角城际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浙江省实现实现省会到设区市高速铁路“一小时交通圈”的关键性工程。

项目为高速铁路,设计速度目标值为350km/h,采用电力牵引动车组。新建长度135.853km。途径湖州市、杭州市,正线设车站6座,其中新设3座(杭州西站、富阳西站、桐庐东站),既有3座(湖州站、德清站、桐庐站),另外相关工程车站1座(湖苏沪项目预留的湖州东站),正线桥梁49座82.048km(不含右线单线桥),占线路长度的60.39%;正线隧道32座41.456km,占线路长度的30.5%,新建正线桥隧比90.9%。新建220kV牵引变3座。新建杭州西动车运用所,总规模为检查库线12条,存车线60条,人工洗车线4条,其中近期实施检查库线6条,存车线28条,人工洗车线2条。总占地844.08hm2,其中永久占地476.63hm2,临时占地367.45hm2。土石方挖填总量为1663.48万m3,其中挖方1168.64万m3,填方494.84万m3,总弃方772.23万m3。计划2019年开工,2022年年中完工,总工期约3年半(42个月)。工程概算总额310.90亿元,其中静态投资292.04亿元。另外同步实施工程概算总额37.42亿元,均为静态投资。

(二)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主要影响概述

施工期:(1)工程施工期路堤填筑、路堑开挖、车站修筑等工程活动,将导致地表植被破坏、地表扰动,易诱发水土流失,以深路堑、陡坡路基、浸水路堤等特殊路基地段尤为突出。取土场、弃土(渣)场、施工场地平整、施工便道修筑等工程行为,使土壤裸露、地表扰动、局部地貌改变、原稳定体失衡,易产生水蚀。(2)工程对林地、菜地、耕地、鱼塘等的占用将使当地的农业、林业、水产养殖业等受到一定影响。(3)施工中的挖土机、打桩机、重型装载机及运输车辆等机械设备产生的噪声、振动会影响周围居民区等敏感点。(4)施工过程中的生产作业废水,尤其是钻孔桩施工产生的泥浆废水,以及施工人员驻地排放的生活污水可能会对周围区域水环境造成影响。(5)施工作业对环境空气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扬尘污染,主要来源于土石方工程、地表开挖和运输过程;燃油施工机械排烟、施工人员炊事炉排烟等也将影响环境空气质量。(6)线路通过风景名胜区等,将对地表植被、环境景观产生一定影响;施工噪声、振动对野生动物产生惊扰。(7)线路跨越河流、特别是水源保护区、准保护区时,水中墩施工使得泥沙浮起,使得水体浊度增大。

运行期:(1)列车运行的环境影响主要为列车运行时引起的噪声、对沿线居民住宅、学校等敏感点产生不利影响,在未采取措施的预测条件下,沿线声环境敏感点近期昼间105处敏感点超标,夜间125处敏感点超标,昼夜分别超标0.1~13.1dB(A)和0.1~16.2dB(A)。需采取声屏障、隔声窗措施。(2)沿线振动敏感点环境振动均可达标,无需对振动敏感点采取专项减振措施。(3)车站、动车运用所的环境影响主要为:噪声、污水、固体废物等。对照《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1类区标准,厂界噪声超标,需采取降噪措施。污水需处理后达标排放,固体废物需集中收集处置。(4)新建牵引变电所产生的工频电场和工频磁感应强度远低于标准。沿线居民均采用有线电视或卫星天线收看电视,列车产生的电磁干扰不会对沿线居民收看电视产生明显影响。GSM-R基站以天线为中心沿线路方向两侧各24m、垂直线路方向各12m,垂直高度在天线架设高度至向下6m处的矩形区域可定为天线的超标区域(控制区)。

(三)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对策和措施要点

施工期主要环保措施:文明施工,使施工期环境影响降到最低。施工现场要设置硬质围挡;施工现场洒水降尘。施工单位要加强管理,合理安排施工计划,严格控制高噪声设备的作业时间,避免夜间噪声扰民。合理筹划施工组织。尽量采用集中平行作业,缩短工期,减少干扰时间。对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湿地公园等敏感区采取防护措施。

运营期主要环保措施:对噪声超标的敏感点采取声屏障、隔声窗措施,使得声环境达标或维持现状或满足使用功能要求。沿线车站及动车运用所污水处理后达标排放。所有垃圾定点收集、存储,交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处理,废蓄电池等经鉴定为危险废物的固废,由有关单位处置。本工程采用电力牵引,无机车废气排放;杭州西站新建锅炉可以达标排放。工程通过采取绿化、植树、种草等植被恢复措施,对恢复、改善工程所在地区的生态环境将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GSM-R基站选址时应避免环评超标区域进入居民点范围。

(四)环境影响报告书评价结论要点

新建铁路湖州至杭州西至杭黄铁路连接线是具有重要路网功能的区域连接线;是长三角城际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浙江省实现“1小时交通圈”的关键性工程;是集路网、城际、旅游与沿线经济开发功能于一体的高速铁路。工程建设有助于完善国家高速铁路运输网络,增强区域干线高速铁路网;促进沿线社会经济发展。

本工程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6年修订版中鼓励类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项目符合《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16~2025年)》、《浙江省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三五”规划》,与沿线市县的城市总体规划相协调。

沿线涉及富春江-新安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下渚湖省级风景名胜区,临近下渚湖国家级湿地公园、良渚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及穿行德清县东苕溪饮用水源保护区、余杭区东苕溪瓶窑段饮用水源准保护区、余杭区南苕溪饮用水源准保护区共1处饮用水源保护区和2处准保护区,通过采取严格控制施工场地、严控施工废水排放、采取生态修复、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强景观设计等一系列影响减缓措施后,本工程的建设不会对沿线环境造成不利影响。评价针对超标噪声敏感点逐一提出了声屏障、隔声窗等污染防治措施,现状达标的敏感点措施后满足声环境质量要求,现状超标的敏感点措施后声环境质量不恶化。其他污染物排放均符合国家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项目建设符合《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中对建设项目的审批管理规定。本项目无重大环境制约因素、环境影响可接受或环境风险可控、环境保护措施经济技术满足长期稳定达标及生态保护要求,因此,从环境影响角度而言,项目是可行的。

(五)公众查阅环评报告书简本、索取补充信息的方式和期限

在2019年2月18日至2019年3月4日期间,在浙江省政务服务网(首页>便民服务>环境气象>建设项目环境公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示)进行公示,公众可登录网站查阅《新建新建湖州至杭州西至杭黄铁路连接线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公众若需补充信息,请在2019年2月18日至2019年3月4日期间,向环评单位联系。

(六)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和主要事项

征求意见的范围主要是受建设项目影响的公民、单位或团体的代表。相关公众可发表关于环境影响、环保措施、对工程建设所持态度等环保方面的意见和看法。

(七)公众提出意见的具体形式和起止时间

通过邮件、电话、信件等方式向建设单位或环评单位反馈意见,请留下您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便于我们回访。公众提出意见的起止时间为2019年2月18日至2019年3月4日。

(八)联系方式

①建设单位:

湖州至杭州西至杭黄铁路连接线工程筹备组;联系人:巫工;电话:0571-85873605;地址:杭州市余杭区仓前街道龙园路88号3号楼B1501号。

②环境影响评价单位: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联系人:许工;电话:17386142715;邮箱:xyang8000@163.com;地址:武汉市武昌区杨园和平大道745号。

③审批部门:

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建设处,电话:0571-28869067,传真:0571-28869009。


湖州至杭州西至杭黄铁路连接线工程筹备组

2019年2月18日




相关附件:

新建铁路湖州至杭州西至杭黄铁路连接线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