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政务服务网 |
|
|
|||||||
|
|||||||
新建铁路杭绍台线温岭至玉环段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示 (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新建铁路杭绍台线温岭至玉环段 地理位置:温岭和玉环市境内。 线路基本情况:本工程为设计速度目标值350km/h的双线电气化高速铁路。项目位于浙江省温岭和玉环市境内,工程线路北自拟建杭绍台铁路温岭站引出后,向南经江厦省级森林公园西南侧边缘,而后折向东南于玉环市芦蒲镇设玉环站,正线长度37.673km。 建设内容与规模: ①正线工程:线路正线全长37.673km。;②配套工程:杭绍台至甬台温上行联络线长度4.699km;动车走行线长4.393km。本工程设车站3处,其中新建车站2处(温岭西站、玉环站)、既有车站1处(温岭站),全线共设置桥梁19.258km/25座、隧道18.361km /15座、路基5.8km;本工程利用杭绍台铁路拟建的温岭牵引变电所为本线供电,不新建牵引变电所。 投资及工期:项目投资概算总额78.77亿元。工程计划2018年底开工,工期3年。 (二)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内主要环境敏感目标分布情况 工程涉及江厦省级森林公园、漩门湾国家级湿地公园2处特殊及重要生态敏感区,涉及坑潘水库水源保护区、箬坑岭—李家山山塘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2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其中江厦省级森林公园、坑潘水库水源保护区路段纳入生态保护红线,工程均以隧道形式穿越该2处生态红线,且未在红线范围内设置隧道口。 评价范围内分布有噪声环境敏感目标44处,振动环境敏感目标32处,电磁环境敏感目标30处。 (三)主要环境影响预测情况 施工期: (1)工程路堤填筑、路堑开挖、桥梁架设、隧道开挖、车站修筑等主体工程活动,以及取、弃土(渣)场、施工场地平整、施工便道修筑等临时工程行为,将造成地表扰动,导致地表植被破坏、土壤裸露、原稳定体失衡,易诱发水土流失。(2)工程对林地、耕地、鱼塘等的占用将使当地的农业、林业等受到一定影响。(3)施工中的挖土机、凿岩机、重型装载机及运输车辆等机械设备产生的噪声、振动会影响周围居民区等敏感目标。(4)施工过程中的生产作业废水,尤其是钻孔桩施工产生的泥浆废水,以及施工人员驻地排放的生活污水可能会对周围区域水环境造成影响。线路跨越河流、水体时,水中墩施工使得泥沙浮起使得水体浊度增大。(5)施工作业对环境空气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扬尘污染,主要来源于土石方工程、地表开挖和运输过程;燃油施工机械排烟、施工人员炊事炉排烟等也将影响环境空气质量。(6)线路通过江厦省级森林公园、漩门湾国家级湿地公园,将对其地表植被、环境景观产生一定影响;施工噪声、振动对野生动物产生惊扰。(7)通过隧道洞内采取超前帷幕注浆防渗及堵漏等防护措施,不会影响坑潘水库水源保护区、箬坑岭—李家山山塘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正常蓄水。(8)工程以隧道形式穿越江厦省级森林公园、坑潘水库水源保护区生态保护红线,隧道口均位于生态红线外,工程建设不会引起其生态功能、面积、性质等的改变。 运营期: (1)对穿越江厦省级森林公园、漩门湾国家级湿地公园的线路形式、隧道洞口、桥梁型式及墩台布设等优化设计,并通过落实主体和临时工程的植被恢复措施,工程不会破坏区域的植被资源,工程的建设和运营对工程沿线生态环境的影响能够控制在可接受水平。 (2)铁路边界噪声:近期,昼、夜间噪声预测值分别为50.0~64.2dB(A)和43.4~57.6dB(A),昼夜间均可达标;远期,昼、夜间噪声预测值分别为51.2~65.4dB(A)和44.7~58.9dB(A),昼夜间均可达标。 敏感点噪声:近期,预测近期昼、夜间分别为45.4~69.0dB(A)和42.0~63.3dB(A),对照相应标准限值,昼间5处敏感点超标0.5~6.7dB(A),夜间24处敏感点超标0.1~6.3dB(A);远期,昼、夜间分别为45.7~69.5dB(A)和42.3~63.4dB(A),对照相应标准限值,昼间10处敏感点超标0.1~6.8dB(A),夜间56处敏感点超标0.1~6.3dB(A)。 (3)运营期,振动预测值昼间为62.7~78.9dB、夜间为62.7~78.9dB,对照《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 (GB10070-88)中“铁路干线两侧”昼、夜80dB的标准要求,均可达标。 (4)沿线居民均采用有线电视或卫星天线收看电视,铁路运营产生的电磁干扰不会对沿线居民收看电视产生明显影响。 新建GSM-R基站以天线为中心、沿铁路方向两侧各20m,垂直线路两侧各10m、竖直方向天线至向下6 m的区域可定为天线的超标区域(控制区),即超标区外辐射功率密度可满足小于8μW/cm2,符合标准GB8702-2014 和HJ/T10.3-1996的要求。 (5)运营期,温岭西站、玉环站的粪便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满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温岭站新增定员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汇合其余污水就近排入既有污水管网。 (6)本工程运营采用电力动车组,无机车废气排放;各车站不设置锅炉,无锅炉废气排放。 (7)车站生活垃圾、旅客候车及乘车垃圾等经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置或清运至环卫部门指定的垃圾堆放点,不产生二次污染。 (四)拟采取的主要环境保护措施、环境风险防范措施以及预期效果 施工期主要环保措施:文明施工,使施工期环境影响降到最低。施工现场要设置硬质围挡;施工现场洒水降尘。施工单位要加强管理,合理安排施工计划,严格控制高噪声设备的作业时间,避免夜间噪声扰民。合理筹划施工组织。尽量采用集中平行作业,缩短工期,减少干扰时间。对江厦省级森林公园、漩门湾国家级湿地公园等敏感区应强化相关环保措施并严格控制施工范围。 运营期主要环保措施:
(3)运营期,温岭西站、玉环站的粪便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满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温岭站新增定员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汇合其余污水就近排入既有污水管网。 (4)生活垃圾、旅客候车及乘车垃圾等生活垃圾经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置或清运至环卫部门指定的垃圾堆放点 (5)工程采取复垦、绿化等措施,对恢复、改善工程所在地区的生态环境将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 (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项目建成后将玉环市与长三角南翼的环杭州湾城市群紧密联系起来,是促进温台城市群全面连接长三角南翼各大城市群的重要交通基础设施,拓展了温台城市群与南京都市圈、皖江经济带快速联系的腹地。本项目的建设对于台州乃至温州地区进一步全面快速融入长三角核心区,促进长三角核心区与沿线地区产业发展互动,实现资源优势互补,提升台州及温州地区对沿线经济辐射和带动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工程建设虽然将会对所经区域的生态、声、振动、水、电磁环境产生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但工程设计结合当地特点提出了行之有效的生态保护及恢复措施以及污染控制措施。在工程设计、施工和运营中,只要认真、全面落实环评报告书中提出的各项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措施,工程建设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就可得到有效控制和减缓。从环境保护角度而言,本工程的建设是可行的。 (六)征求意见的内容 征求意见的对象:受建设项目影响的公民、单位或团体。 征求意见的范围:对工程环境影响和环保措施的意见,从环保角度对工程建设所持态度。 公示期限和公众意见反馈途径:通过电话、电子邮件、信函等方式向建设单位或环评单位反馈意见,请务必留下您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便于回访。公众提出意见的起止时间为自本公示信息在政务服务网发布起10个工作日。公众可登录http://www.t5y.cn查阅本项目环评简本。公众若需补充了解相关信息,请在公示期间向环评单位联系索要。 (七)联系方式 ①建设单位: 台州市铁路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联系人:周工;电话:0576-88518903;地址:台州市广场西路1号建行台州分行大楼裙房。 ②环境影响评价单位: 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大兴区康庄路9号研发楼A座503室;联系人:戴工;电话:010-51010647;邮箱:t5yhgy@163.com ③审批部门: 浙江省生态环境厅,电话:0571-28869067,传真:0571-28869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