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省政府美丽浙江建设工作简报第12期
发布日期:2015-11-27 00:00 浏览次数: 来源: 浙江省环境保护厅

  

  

  

  第12期(总第12期) 

  省委省政府美丽浙江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编 2015年11月27日 

  

  推进“一号工程” 实施“美丽县城” 

  

  近年来,云和县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把“美丽县城”建设作为县委、县政府的“一号工程”,立足“小而特、小而美、小而精”,把县城当作景区建、单体建筑当作景观建,加快建设“小县美城”、“小县名城”,全力打造“浙江省山区小城市建设管理典范”。2013-2015年,该县共安排城市建设资金12.03亿元,实施城市建设项目101个,现已完工78个。云和县被列入首批“浙江美丽县城”试点县,并成为国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省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小城市培育试点。省委书记夏宝龙多次肯定云和“美丽县城”建设的举措和成效。 

  一、突出“老云和、新童话、真山水”定位,完善城市规划设计 

  坚持以规划为龙头,高标准编制,严要求执行,努力提高城市建设水平。 

  (一)着力提升规划理念 

  牢固树立“老云和、新童话、真山水”规划理念,以“人的城市化”为核心理念,按照“大景区”建设思路,围绕“一城一湖一梯田”旅游布局,把县城当作景区建、单体建筑当作景观建,努力实现“逛县城就是逛景区”的目标。 

  (二)着力健全规划体系 

  先后与中国美院、省城规院、杭州城研中心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修编或编制《县域总体规划(2006-2020)》等各类规划43个,实现中心城区控规全覆盖。规划修编过程中,注重将童话元素融入城市规划之中,一个一个街区谋划、一段一段道路规划、一幢一幢房子设计,着力打造个性城市,提升“县城识别度”。 

  (三)着力推动规划落地 

  建立县城乡规划管理委员会,邀请46名规划专家组建“专家库”,一个口子审查把关,增强规划执行的刚性,先后否决21个项目,要求8个项目进行规划修改完善。实施“阳光规划”,建成城市规划展示馆,让群众了解规划、参与规划、监督规划。 

  二、树立“居家过日子”理念,提升城市内在品质 

  立足山区小县的实际,不盲目追求“高大上”,严守“小而精、小而特、小而美”的标准,把县城当作“家”来建设和经营,以挑剔的眼光抓城市建设,多做精品,少留遗憾。 

  (一)精致建设 

  深入挖掘“老云和”内涵,启动乡愁馆建设和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工作,整理抗战文化碎片,唤醒“老省城”记忆。实施工业园区厂房特色化改造,建成仙宫大道绿化景观带、新建路童话特色示范街等精品项目,努力打造“小县美城”、“童话小城”。其中,仙宫大道获评全市“六个一”优秀工程、“丽水最美街道”。以“真山水”为底色,做足显山露水文章,建成6.7公里的环浮云溪绿道网等项目,成功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和森林城市,打造融“山、水、林、城”于一体的“花园城市”。 

  (二)精心管理 

  坚持城市“三分建、七分管”原则,逐个破解城市管理顽疾,打造“干干净净、整整齐齐、清清爽爽、漂漂亮亮”的市容环境。统筹推进县城8条河流治水工作,全县水环境四项指标达标率全部为100%,首批通过市治水办“清三河”达标验收。强势推进“三改一拆”,圆满完成三年拆改任务,人均拆违量位居全市第一,获评2014年度浙江省“无违建县”创建工作先进集体。强力整治市容环境,建立了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开展交通秩序、占道经营等专项整治,实行垃圾桶每2小时倾倒、路面25分钟循环保洁等制度,城市主干道机械化清扫率达到100%,市容市貌明显改善。 

  (三)精打细算 

  注重从设计方案、预算财审、工程管理入手,努力做到“花小钱办大事”。比如,在立面改造上“多用涂料、少用干挂”,共节省1742万元。又如,在实施体育场改造时,最初方案要200多万元,经方案调整,实际仅花费19万元。如在实施工业园区厂房立面改造时,通过预算财审和施工方案优化,概算由1000万元压缩到240万元,最后实际投入仅72万元。 

  三、推进“产城融合”发展,增强城市发展内生动力 

  坚持将“美丽县城”建设与美丽经济发展相结合,以城市建设推动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支撑城市进步。 

  (一)加快木玩产业转型 

  木玩产业是云和县传统支柱型产业,正因为有木玩产业才有今天“童话云和”的城市发展定位。近年来,全县紧盯“十亿企业、百亿产业”目标,全力打好“四换三名”、“低小散”整治等组合拳,推动木玩与旅游、动漫、幼教等产业融合发展。近两年来木玩规上企业产值年均增长18.9%,进一步巩固了支柱产业地位,实现了产业发展与“美丽县城”建设的良性互动、互促共进。 

  (二)积极培育新兴产业 

  通过谋划和推进城市“六个一”工程、木玩童话特色小镇、生态养生文化村等重点项目,把县城作为一个高等级的景区来打造,探索发展城市旅游,为城市发展提供新的产业支撑。2014年,云和旅游总人数和总收入分别增长27.2%和30.6%,在“浙江特色旅行口碑榜”评选中,获评“游客最喜爱的浙江亲子旅游十佳目的地”,荣获2013浙江旅游总评榜年度“旅游发展十佳县”称号。 

  (三)着力提升城市业态 

  结合体育场立面改造,推进业态调整,新引进11家文化和电子商务公司,体育场实现从卖钢筋水泥到卖文化的完美蝶变;建成全县首个商业综合体山水购物广场,引进肯德基、横店影视城等知名品牌入驻营业,市民消费环境明显提升。美丽县城建设也实现了城市增值、群众增收的双赢目标。 

  四、摆上“一号工程”位置,健全城市建设机制 

  充分认识到抓城市建设就是抓经济发展、抓民生改善、抓生态建设、抓精神文明建设、抓社会建设,一抓等于多抓,将“美丽县城”建设作为县委、县政府的重要工作抓手,摆上“一号位置”,全力以赴抓好推进。 

  (一)建立工作载体 

  连续两年将“美丽县城建设攻坚行动”作为全县“五大攻坚行动”主抓手的首个攻坚项目,每年年初进行动员部署,主要领导亲自抓,始终保持强势推进“一号工程”的热度和力度。 

  (二)领导带头攻坚 

  建立城市建设管理工作例会和“四改造三提升”联席会议制度,开展县领导组团联系乡镇(街道)“五带五促”、联系重点村居“无违建”创建等活动,县四套班子领导齐上“一线”抓城市建设管理。特别是在“四改造三提升”中,每个项目落实3个联系县领导,实行任务承包、责任捆绑、一抓到底,仅用2个月时间就完成了仙宫大道土地征收和改造提升,用3个月时间完成了新建路童话特色示范街立面改造。 

  (三)干部全员参与 

  建立“城市管理网格长”负责制、“义务清扫日”等制度,党员干部发扬“5+2、白加黑、雨加晴”的连续作战精神,全员参与城市建设管理。两年多时间下来,领导干部累瘦了、晒黑了,但是城市空间拓展了、城市形象变靓了。 

  五、紧盯“群众满意”标准,推动城市共建共享 

  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以群众满意为标准,突出群众的主体地位,提高群众的参与度、满意度和幸福感。 

  (一)大力凝聚群众共识 

  坚持把统一思想、营造氛围作为重要基础工作来抓。县人代会审议通过《建设美丽县城打造童话云和规划纲要》,将“美丽县城”建设转化为全县人民的共同意志,注重用实际效果说话,坚定不移地抓城市建设。两年来,随着建设成果逐步显现,“美丽县城”建设工作赢得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关心支持,积极参与“美丽县城”建设的氛围更加浓厚。 

  (二)大力引导群众共建 

  积极搭建“老李帮忙团”等志愿活动平台,落实“门前三包”,引导群众从“看客”变“主人”,主动参与“美丽县城”建设。深入实施“礼仪云和”、“美丽系列”评选表彰等活动,公开曝光不文明行为,积极倡导文明新风尚。 

  (三)大力促进群众共享 

  切实把提升城市品质作为重要民生工程来抓。两年来,新增绿地面积8.1万平方米,建成复兴路等主干道路,打通滨江西路等断头路,完成县人民医院整体搬迁并正常运行,群众生活更加便利舒适。“美丽县城”建设也实现了城市增值、群众增收。比如,新建路立面改造后,店面租金平均上涨了20%。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既完善了城市功能,又大大改善了人居环境。 

  

    

  

  

  送:环境保护部,省委、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省政协有关领导。 

  发:省委省政府美丽浙江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省级有关单位,各市、县(市、区)党委、政府。 

  联系电话:0571-28869056  传真:28869015  E-mail:chenwei@zjepb.gov.cn  本期共印:500份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