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生态省建设工作简报第3期 | ||||||||
|
||||||||
第3期(总第555期) 浙江生态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编 2014年2月10日
l 省政府命名第六批省级生态县(市、区) l 湖州市“生态警营”建设撑起警民间的“美丽家”
省政府命名第六批省级生态县(市、区)
2003年以来,全省各地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扎实推进生态市、县(市、区)创建工作,有力促进了我省生态文明建设。为鼓励先进,树立典型,进一步推动生态市、县(市、区)创建工作,促进我省生态文明建设,日前,省政府命名富阳市、宁波市北仑区、海宁市、舟山市定海区、舟山市普陀区、常山县、玉环县、三门县为第六批省级生态县(市、区)。截至目前,全省已累计建成省级生态县57个,国家生态县6个,省级以上生态县的创建比率已达70%,提早两年完成了“811”生态文明建设推进行动的目标要求。
湖州市“生态警营”建设撑起警民间的“美丽家”
2010年湖州市全面启动了14个行业的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工作,“生态警营”建设就是其中之一。近年来,该市公安机关围绕“硬件、软件”两个层面,立足实际,全局规划,细化措施,加大投入,积极创建“营区整洁、环境友好、执法文明、警民和谐”的生态型公安机关,扎实开展了“生态警营”建设工作,目前全市建设形成33个“生态警营”示范点,“营区整洁、环境友好、执法文明、警民和谐”的生态警营理念已深深镌刻在每位湖州公安民警的心中,湖州公安“生态警营”建设撑起了湖州警民间共同的“美丽家”。主要做法是: 一、 谋规划,制订生态警营的标准体系 明确创建标准,制定下发《湖州市公安机关“生态警营”建设指标体系》,确定了3个方面23项建设指标。营区建设量化标准。包括统一基层所队用房外观标识,保持单位环境整洁卫生,合理增加绿地绿量,注重自然环境保护,推广运用节能技术,加强水、电、能、材降耗管理等,逐一细化、量化了标准指标。规范执法考核标准。对规范接处警、现场勘查、第一次询(讯)问笔录以及其他证据收集、固定等程序,都作了明确规定,形成了完整、严密、实用的执法制度体系。警民和谐评价标准。提出创建人民满意的服务型公安机关的要求,坚持民意导向,实施民意评警,在考核评价体系上,改由业务指标考核为主为以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评价为主。 二、 抓构建,打造生态警营的基础环境 从办公、办事、办案基础环境入手,将绿化美化、低碳环保、规范执法融为一体。美化营区环境。充分考虑当地人文、历史、地理位置等要素,种植多种林木花草,构筑特色人文景观,整洁营区道路卫生,统一警用车辆停放,规范室内物品摆放,使营区环境得到绿化、净化、美化。改善节能环境。大力开展节能减排活动,从节约一滴水、省下一度电、少用一张纸、少开一天车做起,设置节能宣传标识,注重节能规范管理,加强节能行为监督,使资源高耗现象得到遏制。优化执法环境。从基础性、源头性环节入手规范执法办案程序;提供“一站式”窗口服务,整治“冷、硬、横、推”现象;举办国家司法考试培训班,推行中层干部带头办案制度,执法质量水平稳步提升。 三、 塑警魂,凝聚生态警营的文化动力 注入警营文化元素,拓展警营文化功能,进一步聚警心、铸警魂、强警力,实现了以文化人的目标。加强文化设施建设。依托生态环境,因地制宜地修建文化场所、增添文体器材,设置文化园地,构建文化长廊,并保持与环境协调一致,确保学习有场所、娱乐有场地、活动有器材。营造文化活动氛围。成立市公安文联,召开公安文化建设研讨会;连续举办三届“警察文化节”,先后开展湖州“最美警察”评选、公安英模表彰、爱民警察先进事迹巡回报告等活动,传播了公安队伍建设正能量。突出文化精品创作。邀请知名艺术家、作家走进警营,先后出版发行了《警务广场·中国印》、《警务广场·影像志》、《警务广场·文学集》,拍摄了《警察进行曲》电视剧以及以爱民警察为原型的多部微电影,产生了一批精品力作。 四、 建制度,激发生态警营的内在活力 从建章立制入手,明确责任、试点培育、规范管理,使生态警营建设始终充满活力,有序推进。明确领导责任。市、县(区)局都建立生态警营建设领导小组,各创建单位也成立了相应的工作班子,各级政工、后勤、督察部门积极发挥职能优势,及时研究、指导和督查,确保了市局决策部署落到实处。示范创建培育。根据不同单位、警种的特点,精心培育各个层级、不同类型的示范点,全市首批确定14个示范试点创建单位,2013年又新增了19个达标创建单位,起到了以点带面的作用。实施人性管理。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原则选拔任用干部;科学调整岗位配置,实行机关民警下基层锻炼制度;推出真心爱警举措,争取职级和待遇向基层一线倾斜,营造了重基层、重人才的良好氛围。
送:环境保护部,省委、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省政协有关领导。 发:生态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省级有关单位,各市、县(市、 区)党委、政府、生态办。
联系电话:0571-28869056 传真:28869015 E-mail:jianglan@zjepb.gov.cn 本期共印:500份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