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生态省建设工作简报第31期
发布日期:2014-10-13 00:00 浏览次数: 来源: 浙江省环境保护厅

    

  第31期(总第583期) 

  浙江生态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编     2014年10月13日 

  

  河北省淘汰黄标车工作主要做法 

  

  2013年10月,河北省制定出台了《河北省治理淘汰黄标车工作方案》,提出三年淘汰102.6万辆黄标车目标,并按照“先易后难、先城后乡、先公后私、先大后小、先补后奖、疏堵结合”的工作原则,全面展开了黄标车治理淘汰工作。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就此作出重要批示。现将其主要做法刊载如下,供各地参阅。 

  

  一是实行黄标车限行措施。凡2000年前注册登记未达到“国一”标准的汽油车和2006年底前注册登记未达到“国三”标准的柴油车,均为限行车辆。 

  二是提高对黄标车尾气的检测频度和标准。规定黄标车每季度检测1次,检验标准由双怠速检测改为工况检测。凡检测不合格的,不予核发环保检测合格标志,未取得检测合格标志的,不予核发安全技术检验合格标志;对营运黄标车严格控制核发道路运输证。 

  三是严格对黄标车的登记管理。对检验有效期届满后连续3个检验周期内未取得机动车检验合格标志的,按照《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强制报废。另外,对连续3年未检车辆不予办理机动车相关业务;对达到强制报废标准、逾期未办理注销手续的黄标车,不予办理机动车所有人相关业务,公告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作废,公告期满仍不办理的予以注销;对达到机动车强制报废使用年限1年以内(含1年)车辆,不得过户和变更使用性质;对2014年未达到“国五”排放标准的转入车辆,一律不予受理。 

  四是对报废黄标车实行财政补贴政策。石家庄市、承德市、唐山市、沧州市、衡水市已出台补贴政策,每辆车的补贴标准在0.5-1.8 万元之间。 

  五是建立淘汰黄标车工作机制。河北省成立了黄标车治理淘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公安厅,建立起部门分工、协作联动、广泛宣传、源头管理、规范报废等工作机制。 

  

  

    

  

  送:环境保护部,省委、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省政协有关领导。 

  发:生态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省级有关单位,各市、县(市、区)党委、政府、生态办。 

  联系电话:0571-28869056  传真:28869015  E-mail:chenwei@zjepb.gov.cn  本期共印:500份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