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生态省建设工作简报第8期
发布日期:2013-04-24 00:00 浏览次数: 来源: 浙江省环境保护厅

  

“四边三化”行动专刊第3期  (总第498期) 

浙江生态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编     2013年4月15日 

  

  编者按:近日,副省长卢子跃在《东阳市以实现“四个化”为抓手构筑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无缝监管网络》上批示:东阳市的实践证明,只要政策到位、措施到位、监管到位,“双清”行动一定能取得预期的成效。现将其主要内容刊载如下,供各地参阅。 

  

  东阳市以实现“四个化”为抓手 

  构筑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无缝监管网络 

  

  近年来,东阳市以生猪养殖为主的畜牧业逐步向规模化、产业化和生态化方向稳定发展,2010年-2012年生猪年饲养量为26.7万头、27.4万头、28.8万头,年出栏生猪15.7万头、16.2万头、16.4万头。目前,该市年出栏100头以上规模养猪场150家,存栏生猪6万头, 占全市总存栏数的70%。该市建立健全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工作机制,初步构建了覆盖全市的病死动物尸体无害化处理监管网络。今年,该市再次出台新政加强对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的监管,高额补贴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加大对随意丢弃病死动物违法行为的处置力度,有效解决畜牧生产过程中病死动物不规范处置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畜产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等突出社会问题,乱丢滥抛病死动物现象日趋减少。2010年、2011年和2012年分别发现处理乱丢病死猪80起287头、54起79头、18起25头,今年一季度,发现处理乱丢病死猪4起4头。主要做法是: 

  一、部门联动,实现监管“长效化” 

  近年来,该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动物检疫管理办法》、《病死及死因不明动物处置办法》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监管工作的通知》,明确从事动物养殖、屠宰加工、运输储藏等的单位和个人是动物及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的第一责任人,要求有关场所配备相关设施设备,建立制度。同时,详细明确部门职责:镇乡街道对辖区内的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监管工作实行属地管理;农业部门负责对养殖场(户)进行宣传教育和监督指导;商务部门负责对定点屠宰场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及私屠滥宰行为的监管;工商部门负责畜禽交易市场、农贸市场等场所的监管;水利部门负责江河、池塘、水库等场所病死动物的打捞和处理,环卫部门负责其他公共场所病死动物的清运和处理;公安部门负责配合有关部门开展执法活动;财政部门负责经费安排。此外,向全市规模畜禽养殖场(户)发放“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告知书”,各养殖场(户)每年签字承诺,严格履行病死动物不准收购、不准宰杀、不准运输、不准加工、不准食用、及时无害化处理的“五不准一处理”义务。2010年-2012年分别签订“五不准一处理”承诺书485份、510份、656份,今年已签订712份。3月14日,该市政府牵头召开紧急会议,通报了当前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形势,部署了年内工作重点。 

  二、视频监控,实现监管“实时化” 

  近年来,该市不断加大对病死动物及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工作的支持力度。2012年11月16日起,该市在金华市范围内率先实施规模猪场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补助政策,即病死猪按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后,由财政补助每头80元。截至目前,共上报处理病死猪4715头,财政补助农民37.72万元。今年,该市将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列入畜牧业重点扶持范围,年内年出栏生猪500头以上的近50家规模猪场将全部建设无害化处理池,每立方米池容补助300元,同时每场补助3000元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对病死猪处理现场和过程进行全程录像。此外,提高规范化畜禽舍建设和沼气池建设的补助标准,分别由每平方米50元、每立方米200元提高到100元、400元,并将养殖场设施化改造列入补助范围,按照合同和发票金额的30%补助。该市计划在3年内全市所有规模猪场全部建成无害化处理池,并力争实现视频监控系统在线联网。 

  三、多元宣传,实现监管“全民化” 

  根据目前普遍存在的畜禽养殖集约化程度不高,个别养殖户、贩运人甚至屠宰加工场(点)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淡薄,存在随意丢弃病死动物甚至贩运、加工病死动物的情况。近年来,该市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介大力宣传随意丢弃病死动物的严重危害后果及法律、法规有关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的要求,使“无害化处理”的理念深入人心。    

  一是在全市各村村务公开栏张贴“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告知书”,2010年至2012年分别张贴800份、1000份和1200份,今年已张贴1356份,做到广而告之、人人皆知,形成全民参与、不留死角的监督网络。 

  二是每年举办畜禽养殖场(户)动物防疫技术培训班,提高业主的法律意识和防疫水平,仅2012年就举办不同形式的培训班48期,受训780人次,发放宣传资料5200份。 

  三是在电视台、东阳报滚动播出和刊登《关于加强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工作的通告》,在《东阳新农村》刊发有关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的规定和技术要求,并对典型案例开展宣传,力求做到家喻户晓。 

  四是对被查处的乱丢滥抛病死动物的典型案例进行公开报道,发挥警示作用。 

  五是在城郊结合部等多发乱丢滥抛病死动物的重点地段张贴禁止通告,设置宣传牌,明确处罚标准,公布举报电话。  

  四、群防群控,实现监管“立体化” 

  该市不断创新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监管工作的方法和举措,“严”字当头,努力实现群防群控。 

  一是与“110”、报社、电视台等密切配合,一有举报就随时出动、迅速处理、追查源头,做到有案必查、查清必处、处罚必严。2010年以来共立案查处随意处置病死动物案件5起,罚款6000元,并于2010年建立了乱丢滥抛病死动物举报奖励制度。 

  二是将不按规定处置病死动物的单位和个人列入黑名单,不得享受政府有关畜牧业的财政补助。 

  三是与保险理赔相结合。该市规定参加农业政策性保险的畜禽发生死亡后,必须由动物防疫监管责任人出具已经进行无害化处理的证明,保险公司才能给予理赔,以此确保病死畜禽不流入市场。 

  四是开展畜产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每年组织农业、质监、食品监管等部门对养殖场、屠宰场、农贸市场等重点区域重点环节开展检查,始终保持高压态势,确保本地“病死猪”不出场(户),外地“病死猪”不进来。今年,该市结合春季动物防控工作,开展了动物疫情和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措施落实情况大排查,共出动600人次,重点排查养殖场(户)640家。4月初,该市将针对汛期动物病死高发期,组织相关部门开展一次全市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工作专项检查。 

  

  

   

  送:环境保护部,省委、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省政协有关领导。 

  发:生态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省级有关单位,各市、县(市、 

  区)党委、政府、生态办。 

  

  联系电话:0571-28869165  传真:28869015  E-mail:lixl @zjepb.gov.cn  本期共印:500份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