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生态省建设工作简报第25期 | ||||||||
|
||||||||
第25期(总第435期) 浙江生态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编 2012年8月7日 编者按:公路边、铁路边、河边、山边(简称“四边”)等区域的环境状况是展示生态浙江建设成果的重要窗口,反映了社会精神风貌和文明进步程度。加快改善全省“四边”等区域环境面貌,建设整洁优美的良好环境,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也是建设生态浙江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进一步巩固全省高速公路、铁路沿线环境卫生整治成果,扎实开展公路边、铁路边、河边、山边等区域洁化、绿化、美化行动(简称“四边三化”行动),现刊发“四边三化”行动专刊,供各地参阅。 现将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生态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赵洪祝在全省“四边三化”工作汇报会上的讲话要点作为“四边三化”行动专刊(一)印发,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四边三化”行动专刊一 赵洪祝同志在全省“四边三化”工作 汇报会上的讲话要点 (2012年6月28日) 在第二个“浙江生态日”即将到来之际,我们启动全省“四边三化”行动,具有特殊的意义。今天,我们考察了铁路沿线生态环境状况,一路上通过看现场、听介绍,了解了一些具体情况。去年以来,省生态办会同省有关部门组织开展了高速公路、铁路沿线环境卫生专项整治工作。从今天现场考察的情况来看,这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沿线卫生状况得到了较好改善。这次集中整治工作,让大家更加直接地感受到做好交通沿线和河边山边环境整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更加坚定了整治的决心和信心,同时也为我们进一步做好重点区域的环境整治工作积累了经验。正是在总结一年来高速公路、铁路沿线环境卫生专项整治工作的基础上,我们决定在全省开展公路边、铁路边、河边、山边等区域的洁化、绿化、美化专项行动,简称为“四边三化”行动。现在,全省“四边三化”行动方案和各部门具体实施方案已经基本形成,正在广泛征求意见,将做进一步修改完善。召开今天这个会议,就是要了解各部门工作进展情况,全面研究部署“四边三化”行动的各项任务。 一、统一思想,深化认识,切实增强开展“四边三化”行动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省进一步提升全面小康社会水平,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这对生态文明建设、对环境整治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了适应这个要求,我们需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着力解决一些现实存在的突出问题。其中的一个重点就是开展“四边三化”行动。针对这个问题,我先从思想认识上讲三个观点。 第一,要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来抓。省党代会提出,要努力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浙江,其中一项重点就是建设“富饶秀美、和谐安康”的生态浙江。生态文明既体现物质富裕,也体现精神富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现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重要保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只有重视和打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才能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促使资金、技术、人才等优质要素不断向浙江集聚,为浙江现代化建设提供有效支撑;才能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使群众安居乐业、身心健康。所以,我们要树立“环境就是生产力”的发展理念,真正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之中。落实省党代会精神需要深化细化具体化,建设生态文明也需要在环境整治方面采取有力措施,包括建设“美丽乡村”、“绿色城镇”、“四边三化”这样的具体行动,一步一个脚印,几年一个台阶,有效解决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全面改善全省的生态环境,进而改善全省的发展环境和人居环境。 第二,要把环境整治工作作为民生工作来抓。自2003年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生态省的战略决策以来,全省各地坚持以生态省建设为抓手,全面部署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满意度不断提升,全社会保护生态、爱护环境的良好氛围日益深厚。广大人民群众对我省生态文明建设能够给予支持和肯定,这与各级党委、政府从群众身边的环境抓起、从群众关心的领域做起是分不开的。生态浙江建设所取得的成效,不仅应该体现在节能减排、环境考评等各种数据上,更应该体现在群众日常生活中,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切身感受到环境的改善,同时也更加乐意地投身到生态建设和环境整治中来。所以,我们必须把环境整治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具体工程来抓,作为一项民生工作来抓,努力抓出一批群众看得见、摸得着、见实效、能受益的生态建设成果。像城市的背街小巷、农村的村居环境,就是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最倚重的地方,这些年来通过城市改造和“绿色城镇”建设,通过“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和“美丽乡村”建设,已经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果。接下来,像公路、铁路和河边、山边等也是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必经之道,理所当然就是当前最需要洁化、绿化、美化的地方。 第三,要把“四边三化”作为当前整治工作的重点来抓。如上所述,“四边三化”行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细化具体化,是适应群众需求、推进环境整治的重要步骤,是解决当前环境问题的重要着力点。同时,我们也要考虑到会不会有这样的疑问:这是不是一个“形象工程”、“面子工程”?是不是 “小题大做”、“劳民伤财”?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回答这个问题。一方面,从客观上讲,有三个方面的道理:其一,“四边”是最容易受到污染的区域,也是我省生态建设和环境整治的难点所在。“四边”区域由于穿越我省广阔的农村地区和城乡接合部,再加上条块管理等方面的问题,环境卫生监管工作一直没有完全到位,部分地区成为监管盲区,甚至成为垃圾堆放区,全省“四边”区域的环境卫生整体水平不容乐观,成为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的薄弱环节,与“山水浙江、诗画江南”的形象不相符合,与广大群众的期望还有很大差距。其二,“四边”是重要的生态走廊。公路边、铁路边的绿化不仅护路、护山,而且护车、护人。河边、山边的生态环境更是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身心健康。其三,“四边”也是展示生态浙江建设成果最直观、最形象的区域。其环境状况直接影响到公众对生态浙江第一印象,关系到生态浙江建设的公信力和认可度,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区域内精神文明水平和公众整体素质。另一方面,从主观上讲,这涉及工作方法的问题,从三轮“811行动”中,我们就是一步一步地推进工作、一个一个地解决问题。比如,在农村环境整治上,我们就经历了从村庄点上整治到连片整治,从农房整治到“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现在我们又在去年以来公路边、铁路边环境卫生专项整治工作的基础上,将其区域扩展到“四边”,将其内涵延伸到“三化”。这样步步为营地推进工作,不仅有利于集中精力打歼灭战,而且有利于群众的直接参与,并从中受到教育、得到实惠。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四边三化”行动,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以第二个“浙江生态日”契机,集中抓好专项整治,争取早日取得明显成效。 二、突出重点,明确目标,全面提高“四边三化”水平 在全省全面开展“四边三化”行动,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必须突出重点,统筹谋划。总的来说,要以建设“富饶秀美、和谐安康”的生态浙江为目标,以提升群众生活品质为根本,坚持政府主导、全民参与,城乡统筹、综合整治,全面整治“四边”区域“脏乱差”问题,力争使这些区域的生态环境状态得到根本性的改观。 一是树标准,为整治工作提供正确引领。制定规划、完善标准,是一项先导性、基础性的工作。尤其对于“四边三化”这样一项没有成熟经验和现成做法的工作,更需要认真制定计划,明确实施标准,确保整个行动科学、有序推进。要抓紧修改完善全省“四边三化”行动方案和各部门具体实施方案,力争早日出台实施、早日下达分解任务、早日启动各项工作。对于洁化、绿化、美化工作中的具体工作和任务,要制定各项技术标准,规范运行机制,做到有规可依、有章可循。高标准、严要求制定考核验收标准,确保整治行动的质量和效果。要抓好示范引领,在“四边”中选取一些标段先行推开,为全面铺开树立标杆、做好示范。 二是建机制,确保行动有效并长效运行。“四边三化”工作不可能通过一两次集中行动就能解决根本问题,而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和任务,必须建立起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一要落实专门的工作队伍,做到“有人干事、有人管事”。解决有人干、有人管的问题,不是简单地增设机构、增加编制,关键在于优化人员配置,落实人员责任,避免推诿扯皮。二要健全投入机制,做到“有钱办事”。“四边三化”行动属于公共服务、公共产品,经费来源主要还是依靠公共财政。一方面各部门要自挖潜力,有效整合利用各系统内部的相关经费,确保资金优先用于“四边三化”行动;另一方面各级财政也要合理安排预算,加大投入,加强经费保障。三要做好与各项工作的衔接,把“四边三化”行动与“美丽乡村”、“绿色城镇”、森林浙江、城乡整洁等行动紧密结合起来,使之成为卫生城市、文明城市、园林城市、森林城市、生态县(市)等各类示范活动的重要内容。交通运输、铁路、国土资源、水利以及建设、林业、旅游部门在制定分解“三化”方案和具体任务时,也要注意与自身工作结合起来,做到一起部署、一起推进。 三是求实效,在重点环节上做出成效取得实绩。要从基础工作抓起,一年抓几个重点,实实在在解决几个问题,以“四边”区域生态环境的改善取信于民。今年工作重点是进一步巩固提升高速公路、铁路沿线“三化”水平,按照常态化、日常化管理的要求,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要坚持新建和改造、建设和管养、绿化和美化“三同步”的原则,抓好万里森林通道建设,万个森林村庄建设、百万亩林相改造建设,切实解决“四边”绿化标准较低、数量不足、质量不高、长效管护不到位的问题,确保“四边”绿化尽快付诸行动、取得实效。生产生活垃圾是造成脏乱差的主要症结,不仅影响浙江形象,而且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要继续以生产生活垃圾为重点,突出做好治理工作,全面开展垃圾集中清理。要形成一套可操作的生产生活垃圾收集处理运行体系和卫生保洁机制,实现垃圾的统一收集和处理;完善基础硬件设施,确保生产生活垃圾有地方存放、有办法处理;建立目标责任考核体系,确保生产生活垃圾的处理处置落实到地、落实到人。同时,要以垃圾清理为契机,在洁化工作完成后抓紧落实绿化、美化工作。 三、加强领导,统筹推进,确保全面完成“四边三化”各项任务 “四边三化”行动时间紧、任务重。各地各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形成工作合力,为行动顺利实施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把“四边三化”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突出属地管理责任,推动工作重心下移,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各级政府要对“四边三化”行动负总责,建立相应的组织协调机构和工作机制,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遗漏、不留盲点。要科学分解任务,把目标任务分解到部门、具体到乡村、落实到岗位,以责任促落实、以责任保成效,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交通运输、铁路、水利、国土资源、农办、建设、林业、旅游、环保、爱卫办等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协作,形成合力,共同推进。省生态办要抓总协调,推动落实。 二要加强分类指导。开展“四边三化”行动,城市与农村的情况各不同,城市与城市、农村与农村之间的情况也各不相同。各级各部门要在整体方案和规划标准的框架下,加强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地采取具体实施办法,务求符合实际、取得实效。尤其是县(市、区)要进一步做好分类细化工作,在政策措施、资金安排、考核办法等方面切实体现出分类指导的原则。 三要加强监督检查。检查验收是确保整治效果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执行力的重要手段。各地要加强自查自纠,尤其是针对一些薄弱环节和重点事项,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措施,及时整改解决。要逐级建立考核机制和责任追查机制,切实把好考核验收这道关口。 四要加强宣传教育。“四边三化”行动量大面广,需要全社会的共同支持、全体群众的共同参与。要广泛宣传和普及生态环保知识,进一步提高全民生态环保意识。要积极动员广大群众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四边三化”行动,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培养健康文明的生产模式和生活方式,切实提高全社会生态文明素养。
联系电话:0571-28869165 传真:28869015 E-mail:lixl @zjepb.gov.cn 本期共印:500份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