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环保厅深化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具体措施 | ||||||||
|
||||||||
为深入推进环保系统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不断提升预防腐败工作科学化水平,根据省纪委《关于建立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示范点的实施方案》要求,针对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问题,围绕环保审批权等“八大权力”和污染源监管等易发多发腐败的十二个重点环节,研究提出进一步深化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目标要求和具体措施如下: 一、总体目标要求 在近年来环保系统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基础上,按照“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和保持党的纯洁性的要求,以规范权力运行为核心,以加强制度建设为重点,以深化“阳光工程”为载体,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加强风险预警、风险控制和动态管理,逐步形成具有环保系统特点的全方位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立体式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构建网络,不断提高预防腐败工作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水平。 二、具体深化措施 (一)开展示范点建设工作 确定建设处和省环科院为示范点,其他处室及直属单位参照执行。 示范点的目标任务是:结合本单位实际,通过“依法规范职权、查找廉政风险、评定风险等级、制定防控措施、优化权力结构、规范权力运行、公开业务流程、加强科技防控、实施预警处置、坚持动态管理”等方式和途径,进一步深化细化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努力使行业防控特色化、岗位防控标准化、整体防控制度化,全面完善具有规范指导作用的机制制度,着力健全廉政风险防控和监督体系,深入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 (二)全面排查廉政风险 按照部门职能、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采取自己找、大家提、组织点、群众议、集体定等方式,在去年排查的基础上,进一步全面深入排查廉政风险点。一是查找个人岗位廉政风险。按照全员参与的要求,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分析完善并进一步查找出个人岗位存在的廉政风险内容及表现形式,每个岗位风险点需按要求区分风险等级。二是查找部门廉政风险。重点围绕岗位,对照职责定位等情况,查找在业务流程、制度约束和外部环境等方面存在或可能存在的廉政风险。三是查找单位风险。结合干部职工和部门查找出来的廉政风险,查找省厅机关在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使用等方面容易产生腐败行为的风险内容及表现形式,研究制定厅机关从源头和机制上防控廉政风险的制度规范。 (三)规范健全工作流程 根据机构职能“三定”方案,对部门和岗位权力事项自下而上进行清理规范。按照“程序法定、流程简便”的要求,进一步规范业务流程,绘制权力运行流程图,使每项权力的行使过程都做到可查可控,减少工作随意性,防控廉政风险,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 (四)建立完善机制制度 按照“工作有程序、程序有规范、规范有标准”的要求,在现有防控措施和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全面清理整合工作规程和管理制度,逐步建立健全部门内部、各部门之间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从源头上和制度上防控廉政风险。进一步公开各部门和岗位的“权力清单”,积极运用厅网络平台和信息化技术,促进权力运行的规范化、公开化、程序化,实施有效监督管理。如在环评审批方面,进一步下放权限,建立健全社会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环保部门依法决定相结合的环境行政民主决策机制。建立健全环保审批信息公开、公众参与、集体审查等相关制度,规范、简化建设项目环评技术评估、项目受理审批等程序,制定好“加快推进规划环评工作”、“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查程序”等方面措施规定。在执法监管方面,进一步梳理省厅与项目所在地环保部门的日常监管关系,制定好《浙江省环境保护厅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浙江省环境保护厅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内部工作程序规定》。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的监督作用,研究建立公众对环境违法行为的监督机制。重新修订《浙江省环境保护厅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方案》。有序推动企业在环境行为信用等级、主要污染物排放、污染治理情况等方面的信息公开。综合运用挂牌督办、限期治理、专项行动等措施,始终保持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加强环保执法队伍培训,不断提高执法人员依法行政能力。深入推进环保执法电子处罚平台试点工作,确保环保执法依法、透明、廉洁、高效。在廉政教育方面,一是丰富廉政风险教育内容。把廉政风险教育贯穿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始终,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党性党风党纪教育、法律法规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廉洁意识、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二是创新廉政风险防控教育方式。根据廉政风险等级和岗位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情景教育、案例警示以及知识测试、廉政承诺、约访谈话;三是加大舆论宣传力度。把廉政风险防控融入廉政文化建设活动,为深化廉政风险防控工作营造良好氛围。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进一步提高现有机制制度的执行力,坚持用制度管人、管财、管物、管事。严格按照环保业务流程和操作规则办事,最大限度地保证权力规范运行,真正发挥机制制度对权力运行的制衡作用。 (五)全面强化风险预警 针对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重要岗位和关键环节,从信访举报、干部考察、述职述廉、个人重大事项报告等方面收集岗位廉政风险信息,进行分析评估,对可能引发腐败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视情节轻重作出预警,并采取自查自纠、教育提醒、廉政谈话等方式,及时进行预警提示和纠正。 三、保障措施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深化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工作在厅领导小组领导下,由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抓好具体落实工作。厅机关各部门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工作措施,周密部署、合力推进。主要负责人要切实履行“一岗双责”,带头查找廉政风险,带头制定和落实防控措施,带头抓自身和管辖范围内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工作。 (二)突出防控重点。根据不同部门和岗位的特点,确定重点部门、重要岗位和重要环节,突出抓好环保审批、环境执法、资金管理、政府采购等重要岗位和关键环节的风险防控,把构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融入到业务工作的全过程,及时发现潜在的廉政风险和管理的薄弱环节,切实做到廉政风险清楚、权力配置合理、风险措施得力,以重点带全面、以节点促整体,使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深入推进。 (三)强化督查检查。加强对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特别是廉政防控机制、制度、措施执行情况的督促检查,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原则上各部门每半年要进行一次自查,厅领导小组办公室适时进行抽查。各部门和党员干部开展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情况,列入年终考核和评先评优的重要内容。 (四)注重工作实效。坚持积极稳妥、循序渐进,做到长远目标与阶段性目标相结合,正确处理好廉政防控机制建设与业务工作规范、效能提高的关系,不断优化防控措施,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务求取得工作实效。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