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生态省建设工作简报第58期
发布日期:2012-12-04 00:00 浏览次数: 来源: 浙江省生态环境厅

  “四边三化”行动专刊第20期 (总第468期)

  浙江生态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编     2012年11月19日

  l 湖州从“深化、强化、优化”着手  全面推进全市“四边三化”工作

  l 围绕“三注重”  扎实推进“三化”丽水建设

   

  湖州从“深化、强化、优化”着手

  全面推进全市“四边三化”工作

   

  湖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四边三化”工作,市委第14次常委会和市政府第7次常务会议专题研究四边三化工作及实施方案。1024,湖州市召开了“四边三化”行动工作部署会议,全面贯彻落实全省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现场会精神。市委副书记、代市长金长征出席会议并讲话,总结了前阶段 “四边三化”有关工作成效,强调下一步从“深化、强化、优化”着手,全面推进 “四边三化”工作。

  一是围绕国卫复查,全方位全面部署迎检工作。2003年,该市创建成为国家卫生城市,按照国家卫生城市定期复查的要求,该市在2007年通过第一次复评,2008年被再次确认。2012年,该市又迎来复评。该市召开了国家卫生城市复评迎检工作动员大会,制定了《湖州市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实施方案》,明确到20129月,全市100%的乡镇、村级公路沿线裸露成堆垃圾得到全面清除;所有县级以上城市、90%乡镇、80%村庄的周边、居(村)民住宅屋边、河道两岸的裸露垃圾得到有效清理;非建制镇、农贸市场、外来人员聚居地等重点区域脏乱差现象得到有效整治。全市分成综合协调组,宣传教育组,市容环境卫生和环境保护组,公共卫生和食品安全组,除四害组,社区、单位卫生组,城中村、城郊结合部卫生组等7个专业组推进工作,已顺利通过省级复查,并经过国家暗访组检查。

  二是结合湖州实际,自觉推进四项整治建设工作。在全省率先成立矿山综合治理办公室,重点开展高速公路沿线、国省道沿线矿山环境综合治理。制定出台了《湖州市矿山环境专项整治规范》等文件,每年都制定《湖州市矿山环境专项整治工作计划》;每季召开工作例会,每月有工作推进计划,着力推进泥砂分离技术、药物添加絮凝技术、淤泥离心干化技术三项技术,全市共使用绞砂机、泥砂分离机388台。推广应用药物添加絮凝设备206套,建设废水沉淀池156.1万立方米,安装喷淋设施303套,除尘机43台。绿化矿山面积1055.3亩,累计建成绿色矿山45个,其中省级绿色矿山18个,占全省36%4家矿山纳入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占全省40%。全市需治理的226个废弃矿山,已经完成治理208个,累计治理率达到92%。推进河道清淤整治。湖州是一个以平原为主的城市,境内河流纵横,湖漾密布,河道总长6000多公里,其中通航河道1163公里,湖漾468个,河网水面面积536平方公里。2003年湖州市政府就将河道整治列为六大百亿工程之一,并编制了《湖州市河道整治规划》。目前,第一轮河道清淤任务已全面完成,累计清淤达6076公里,并做到疏浚一条河道、加固一段堤防、兴建一片绿地、改善一方环境,2011年被省政府授予第十七届大禹杯竞赛铜杯奖。推进城区五河十岸工程。为再现湖州的水城特色,该市2009年启动了水环境综合整治的规划方案设计,2010年起全力推进五河十岸工程,进一步对方案进行深化完善。通过整治拆除沿河杂乱建筑,深入挖掘、展示历史文化遗存,高质量、高品位规划设计建设沿河景观绿化和配套服务设施,精心设计和建设沿河岸景观亭、亲水平台、廊道、木栈道、驳岸、夜景亮化等,发挥水的多重功能,提升城市品位,营造人们滨水休憩空间,打造具有湖州特色的水上旅游品牌。推进美丽乡村建设。2006年,湖州全市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浙江大学合作共建新农村试验示范区。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该市注重以点连线带面整治。安吉县全力开展一环四带六区建设经营工作,以县域交通环线为脉络,做精四条精品带,串起六大核心区,共实施了各类重点建设项目1957个,12个乡镇实现美丽乡村创建全覆盖,农村脏乱差现象得到根本扭转,农村环境得到全方位提升,构建了一个县域大景区的基本雏形,开通了黄埔江源大竹海昌硕故里白茶飘香四条美丽乡村精品观光带。安吉县被国家住建部评为中国人居奖,近期被授予联合国人居奖。德清县围绕全县域,确定了西部环莫干山异国风情休闲观光带、中东部历史人文观光带及各创建村规划,大力开展道路、村庄、住宅、单位、街道、河流、景区周边环境绿化、美化工程,实施城乡垃圾收集一体化,该项工作还获得2011年中国十大社会管理创新奖。此外长兴县的魅力乡村、吴兴区的幸福社区、南浔区的魅力水乡等美丽乡村建设也注重点面结合,共同推进。

  三是根据年度重点,迅速启动高速公路沿线整治。针对2012年主要工作是完成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沿线环境脏乱差问题整治。初步制定了《湖州市高速公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和《湖州市高速公路沿线户外广告专项整治方案》。率先对辖区内G25G50S12S13高速公路沿线开展了洁化、绿化、美化工作。截至目前,共上路巡查9591人次,拆除违章建筑1130平方米,清理堆积物3388立方米,拆除非公路标牌6块,制止在建筑控制区内违法设置非公路标志行为5起、在建筑控制区内搭建违章建筑1起和制止未经审批擅自开挖管道、挖土作业6起,纠正不规范标牌17块,整改被树木遮挡标志10处、歪斜标志6处,整改存在安全隐患的各类交安设施共42处,向沿线村庄、乡镇发放宣传资料1800余份。

  开展“四边三化”行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工作,也是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下一步湖州着力做好“深化、强化、优化”工作。

  一是思想认识进一步深化。开展公路边、铁路边、河边、山边等区域的洁化、绿化、美化专项行动,是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是湖州发挥生态特色、打造发展优势的有力举措,也符合老百姓的愿望、切合老百姓的利益。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四边三化”行动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四边三化”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二是工作重点进一步强化。各级各部门要以建设生态湖州为目标,以提升群众生活品质为根本,坚持政府主导、全民参与,坚持城乡统筹、综合施策,全面整治“四边”区域环境“脏乱差”问题,强化标准引领、强化基层主体、强化资源整合、强化时间节点,拾遗补缺、常抓不懈,使“四边”区域生态环境得到根本性改观,进一步打响湖州生态品牌,提升湖州环境质量。

  三是推进机制进一步优化。各级各部门必须高度重视机制建设,以强有力的推进机制,保障各专项行动全面、深入、高效、有序地得到推进和落实。要优化组织领导机制、督查考核机制、宣传发动机制,齐心协力、真抓实干,扎实开展“四边三化”行动,努力让湖州的生态环境更加优美,让老百姓的生活更加幸福,为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生态型滨湖大城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围绕“三注重” 扎实推进“三化”丽水建设

   

  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丽水市结合实际,研究制定了《丽水市深化“三沿”整治  推进“四边三化”行动方案》,把四边区域的洁化、绿化、美化工作具体量化,并分解至各县(市、区)和市直相关部门,预计总投资超过23亿元,目标是至2014年底,“四边”的“脏、乱、差”得到全面整治,洁化、绿化、美化水平显著提高,群众生活品质明显提高,城乡环境卫生长效管护机制更加完善,围绕“三注重”,把“四边”区域建设成为“山清水秀的生态走廊”。

  一、“四边”洁化注重长效性

  一是深入开展洁净乡村行动。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全面改善村庄环境,垃圾集中处理率达到94%以上。二是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采用纳管式、集中式、分散式等多种方式,因村制宜地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覆盖率达50%以上。三是开展河道清理。采取水系沟通、清淤疏浚、岸坡整治、河道保洁等治理措施,投资2亿元,完成河道整治200公里,保洁1000公里

  二、“四边”绿化注重系统性

  树立“一草一木都是精品,一砖一瓦都是艺术”的理念,提升绿化水平。一是扩大绿“量”。 计划投资10亿元,建设森林通道700余公里,森林村庄183个,林相改造18万亩,构建“覆盖全市、布局合理、结构优化、效益显著”的四边绿化景观通道网络体系。二是提升绿“质”。突出以乡土乔木树种为主,大力发展珍贵树种、阔叶树种、彩叶树种,实现森林景观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物种多样性。三是浓厚绿“意”。广泛动员全社会参与到“四边三化”行动中来,不断浓厚绿化意识和氛围。四是实现绿“价”。坚持因地制宜、适地种树的原则,实施茶园、桔林等经济林,把“四边”变成丽水的“金边银边”,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

  三、“四边”美化注重协调性

  一是除“乱”。加强“四边”沿线整体景观设计,加大拆违力度。二是治“白”。投资1.5亿元,对“四边”区域视野范围内的坟墓进行改造,到2014年,治理率达到100%,恢复山体自然生态景观。三是修“绿”。加强松阳县西屏镇寺口废弃采石场和龙泉市盛达建筑石料有限公司矿区两个重点矿山治理,推进省级绿色矿山创建工作。四是改“面”。 结合丽水山区特色,加强村庄建设管理,努力使“四边”沿线两侧农房成为一道靓丽风景线。

   

  送:环境保护部,省委、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省政协有关领导。

  发:生态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省级有关单位,各市、县(市、

      区)党委、政府、生态办。

  联系电话:0571-28869165 传真:28869015 E-mail:lixl @zjepb.gov.cn 本期共印:500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