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期(总第322期) 浙江生态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编 2010年8月3日 长兴污水处理厂实施中水回用节约水资源 近年来,长兴县委、县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2007年提出由县政府牵头协调,长兴污水处理厂与浙能长兴发电有限公司合作,建设中水回用项目。 浙能长兴发电有限公司是长兴县的用水大户,4台300MW燃煤发电机组采用自然通风冷却塔闭式循环方式冷却,每天需从附近河道取冷却补水8~10万吨。距浙能长兴发电有限公司约2公里的长兴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规模6万吨,采样A2O工艺,出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T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后,排放至长兴港。如果将这些已经集中处理、达标排放的污水进一步进行深度处理,满足电厂工业用水的要求,实现污水回用,同时利用电厂循环水系统的特殊工况条件,使污水中的污染因子进一步削减,再排入自然水体中,则可以大大减轻自然水体的负担。 一、中水回用项目启动过程 2007年开始,长兴县政府开展了一系列有关建设中水回用项目的前期工作。实地调研走访了华能北京热电厂、河南华润电力首阳山有限公司和内蒙古北方电力金桥热电厂,了解有关设备运行、技术参数以及当地政府政策优惠措施等情况。同时,委托相关科研机构进行市政污水深度处理回用冷却水脱氮工程中试实验、中水回用后涉及管道腐蚀、污垢沉积及粘泥堵塞、加药等方面的相关试验、相关循环冷却水水浓缩倍率试验等一系列研究工作,编制了《浙江长兴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市政污水深度处理回用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008年3月4日,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组织了项目审查,针对浙能长兴发电有限公司回用水氨氮指标要求比较严格这一情况,确定了采用曝气生物流化池(简称ABFT)工艺。工艺设计标准要求出水COD降低到20毫克/升以下,BOD5(五日生化需氧量)降低到5毫克/升以下,SS(悬浮固体)降低到10毫克/升以下,氨氮降低到1毫克/升以下,满足《循环冷却水水质标准》的限值要求。 2008年4月16日,长兴县政府组织县建设局、长兴污水处理厂、县环保局、浙江浙能长兴发电有限公司等4方签署了“浙江长兴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中水利用供水协议”,协议有效期限为28年。长兴县政府对该工程提出“四个零”的要求,即长兴污水处理厂实行“零价格”供水,水质执行《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T18918-2002)一级B排放标准;“零距离”送水,即厂区外部分由长兴县政府负责建设和管理,厂区内部分由浙江浙能长兴发电有限公司负责建设和管理;“零分歧”争取,即向上级政府、相关部门和单位全力争取包括太湖污染治理项目专项资金、浙江省水资源专项资金、省财政专项资金、增加发电机组利用小时、适当提高上网电价等各项扶持政策;“零障碍”施工,长兴县政府将确保为项目施工建设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中水回用项目实施概况 长兴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能力为6万吨/天,现实际日处理水量约5万吨,采样A2O工艺,主要处理雉城镇区域的生活污水及开发区内部分工业废水。中水回用项目设计总规模为6万吨/日,分两期实施,其中一期规模为3万吨/日,总投资约3000万元。该项目一期工程于2008年6月开工,2009年6月初建成并投入试运行,目前运行良好,各项出水指标均能满足电厂冷却用水水质标准。 三、中水回用项目取得效益 (一)环境效益。长兴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项目一期工程建成运行后,达到了预期的效果,通过ABFT工艺处理后的中水完全满足浙能长兴发电有限公司《循环冷却水水质标准》的限值要求,为长兴县的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工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成为长兴县环保工作新的亮点工程。据初步测算,实施一期3万吨/日中水回用工程可减少污染物排放:化学耗氧量394吨/年,生化需氧量186吨/年,氨氮160吨/年,总磷12.5吨/年,悬浮物62吨/年。 (二)经济效益。长兴发电有限公司现有净水处理系统的直接运行成本为0.2212元/立方米,且不包括固定资产折旧、运行人工成本、系统维护费用。实施中水回用项目后,水处理费用为0.178元/立方米(不包括污水输送运行费用,但包括直接运行成本、人工费等),低于目前直接运行成本,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三)社会效益。长兴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一期工程的成功,极大地鼓舞了全县企业建设中水回用项目的信心。长兴发电有限公司将在一期3万吨/日中水回用工程基础上,着手建设二期3万吨/日中水回用工程。轻纺重镇夹浦镇日处理1万吨的祥云中水回用工程于2008年9月投入正常运行,目前已正式启动建设日处理2万吨的中水回用工程。 送:环境保护部,省委、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省政协有关领导。 发:生态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省级有关单位,各市、县(市、 区)党委、政府、生态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