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生态省建设简报第28期
发布日期:2009-09-08 00:00 浏览次数: 来源: 浙江省生态环境厅

   

  28期(总第278期)

  浙江生态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编   200994

  l   杭州市召开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动员大会

  l   湖州市深入开展生态文明课题调研

  l   我省两个生态文明建设案例将被列入第三批县处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培训教材选编

  杭州市召开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动员大会

   

  818,杭州市委、市政府召开了杭州市生态文明建设试点暨迎接创模复检动员大会,动员、部署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和迎接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复检工作。

  会议由市长蔡奇主持。省环保厅厅长徐震出席并讲话。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生态市建设领导小组组长王国平在会上强调,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抓好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确保创模复检成功,推动杭州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前列,共建共享与世界名城相媲美的生活品质之城

  王国平指出,抓好试点和迎检,意义十分重大。第一,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科学发展,必须抓试点和迎检。第二,实施环境立市战略、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必须抓试点和迎检。第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必须抓试点和迎检。

  王国平强调,抓好试点和迎检,一是明确目标思路。围绕打造生态文明建设杭州模式”,分三阶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工作。第一目标阶段,从现在起到2010年,以进一步深入、持久开展生态市建设为指引,以环境整治和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为载体,以宣传生态文明理念为抓手,以迎接创模复检为重点,加快生态市建设步伐,初步营造全民共建共享生态文明的社会氛围。全面启动各级各类生态文明建设细胞工程,其中省级以上生态乡镇(街道)比例要达到70%以上,省级生态区(县、市)的比例要达到60%,城乡生态环境质量,尤其是大气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市建设成效初步显现。第二阶段是2011-2012年,以各级各类生态文明细胞工程建设为载体,以落实各类长效管理为重点,生态经济进一步壮大,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文化得到弘扬,生态文明初步奠定。省级以上生态乡镇(街道)比例要达到80%以上,省级生态区(县、市)的比例要达到80%,生态市初现雏形。第三阶段是2013-2015年,以各级各类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细胞工程创建为载体,总结生态市建设经验,提升生态文明成果,全面达到生态经济发展、生态环境良好、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生态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的国家级生态市建设标准,并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二是突出工作重点。搞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确保创模复检成功,必须出实招、出硬招,特别是要对照国家相关标准,一项指标一项指标地抓落实、抓达标,重点抓好强势推进污染减排、持续改善空气质量、不断提高水环境质量、综合整治噪声污染、强化饮用水源保护、统筹城乡环境保护等六项工作。

  三是加强组织领导。全市各级党委、政府都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目标责任制考核,实行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以市委书记为组长的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市长为组长的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复检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要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及时研究解决试点和迎检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要坚持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层层落实工作责任制。

  四是强化工作保障。就是要妥善解决有人办事、有钱办事、有章办事问题。解决有人办事问题,就是要以新一轮机构改革为契机,切实加强环境保护机构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解决有钱办事问题,就是要确保生态建设资金与地方生产总值及CPI指数同步增长,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解决有章办事问题,就是要进一步健全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体系,充分发挥政策法规的规范、引导和保障作用。

  五是搞好工作结合。把试点和迎检工作与打造国内最清洁城市有机结合起来,与新城和城市综合体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与西湖综保、西溪综保、运河综保、市区河道综保等重大工程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少花钱、多办事、快办事、办好事。

  六是营造良好氛围。要抓紧制定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宣传方案》,全力做好迎检和试点的群众发动工作,让广大市民充分了解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复检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和进展情况,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两项工作,提高市民对政府环保工作的满意率

  湖州市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课题调研

  今年,由湖州市委书记孙文友主持的《湖州市生态文明建设思路和对策》课题研究,在湖州市各有关部门完成20个子课题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湖州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路和对策研究》总课题。

  该课题的研究,对指导湖州下一步更好地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方向和目标。湖州市将按照“4456”开展生态文明建设。

  第一个“4”即构建4大体系,大力构建生态文明的经济体系、营造生态文明的环境体系、繁荣生态文明的文化体系、建设完善的生态制度体系。

  第二个“4”即坚持4项原则,坚持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的有机统一、坚持生态文明建设与共享的有机统一、坚持统筹推进与重点突破的有机统一、坚持党政推进与全民参与的有机统一。

  第三个“5”即开展5项工程,生态产业工程、生态环境工程、生态人居工程、生态基础工程、生态文化工程。

  第四个“6”即完善6项保障措施,强化组织领导,进一步完善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组织领导机制;强化政策引导,进一步完善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保障机制;强化考核引导,进一步完善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指标评价体系和考核机制;强化市场引导,探索建立多元化生态投入机制;强化技术创新导向,进一步完善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技支撑机制;强化环保宣传和教育,进一步建立健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公众参与机制。

  我省两个生态文明建设案例将被列入第三批

  全国县处级以上党政干部培训教材选编

  今年初,中央组织部启动了面向全国县处级以上党政干部的第三批培训教材的编写工作。第三批培训教材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具体案例为载体,通过讲事例、说故事的方式提高各级干部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干部培训教材是传播党的理论和科学知识的重要工具,是体现干部培训要求和内容的重要载体。中央领导对第三批教材编写工作高度重视。

  《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案例选编》是第三批培训教材中的一本。由环境保护部独立承担。编好《生态文明案例选编》对促进各级党政领导干部重视环保工作,推动“三个历史性转变,提升领导环保工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周生贤部长担任《生态文明案例选编》编委会主任,张力军副部长担任编委会副主任并兼任编委会办公室主任。我省安吉县生态立县案例和嘉兴南湖解决畜禽养殖污染难题2个案例被选编。

  安吉从工业强县生态立县跃进的案例,通过保护生态环境,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嘉兴南湖区通过综合治理、回收利用,有效地解决了畜禽养殖污染难题,实现了经济和环境效益双丰收。安吉县生态立县案例和嘉兴南湖解决畜禽养殖污染难题2个案例列入选编,较好地体现了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的亮点和经验,也鼓励各地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和实践。

  

  送:环境保护部,省委、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省政协有关领导。

  发:生态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省级有关单位,各市、县(市、区)党委、政府、生态办。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