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节能环保专版 | ||||||||
|
||||||||
强力保护千岛湖水环境 淳安依法有偿有序规范水域采砂管理 本报讯 (通讯员 余伶子)为进一步保护千岛湖水环境,尽可能消除采砂对千岛湖水质的不利影响,淳安县委县政府于近期下大决心,花大力气规范千岛湖水域采砂行为。 千岛湖水域采砂不仅会导致水中营养物质的增加,造成千岛湖水体的藻类的异常繁殖,导致水体浑浊度增加,影响水质观感,而且对水生生态系统的自净功能造成不利影响。从5月中旬起,淳安县就禁止了所有千岛湖水域采砂活动。同时,县生态办与相关部门召开了数次协调会议,进行问卷调查等形式,广泛征求意见建议,研究落实具体措施。 本次规范千岛湖采砂管理将根据“依法、有偿、平稳、有序”8个字的总要求,具体措施可归纳为“三定一公开一打击”。规定可采区域,中心湖区、东南湖区、风景旅游区、主航道等严禁开采,湖区上游,比较偏僻区域选择几个作业面作为可开采区;限定开采时间,每年4~7月份休渔期和重大节假日为禁止采砂期;从有利于保护水环境出发,核定每个可开采区的年度采砂量,加强监督、严格计量。每个可开采区的采砂许可权向全社会公开、公平、公正出让。强化对采砂产业的日常监管,加大执法力度。严肃处理未经审批、证照不全、擅自偷采乱采国家砂石资源的行为,对屡教不改,屡禁不止者要依法予以坚决打击。 舟山市加快步伐 打造海岛生态工业 本报讯 今年以来,舟山市紧紧围绕生态省建设目标,加快步伐打造生态工业,省循环经济试点“991”工程顺利推进,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项目深入开展。 据舟山市环保局介绍,在循环经济试点工程方面,六横2万吨/日海水淡化工程,今年计划投入5700万元,基础工程完成30%。菜园五期4000吨/日海水淡化工程,今年计划投入2000万元,已开始施工建设。纳海油污水处理工程,已累计投资33420万元,部分设备已安装完成。银马水泥粉煤灰综合利用年产55万吨水泥粉磨站技改项目,正在编制环评报告等。舟山兴合贸易有限公司新建年产12万吨再生PET切片生产线项目,正进行附属配套设施建设及设备安装。定海长白和岑港风电场项目正在抓紧设计中。 工业园区生态化改造有序进行。定海工业园区和岱山经济开发区规划已通过评审,舟山经济开发区及普陀经济开发区也已完成规划。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项目深入开展。六横岛10万吨级海水淡化示范工程,土建已进入尾声,一期工程将于8月投入使用。大型船舶修造基地主要污染物的安全处理技术项目进展顺利。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全面实施。5家企业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已开展,国控、省控的15家重点污染企业,已有7家企业完成清洁生产审核,今年计划完成5家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关闭2家企业。 建德加强“清洁乡村”长效管理 本报讯 建德市日前召开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推进会,加快村庄环境整治步伐,深入开展农村新社区星级创建活动,继续推进高速公路及320、330国道沿线生态化改造,切实加强“清洁乡村”长效管理。 今年建德在农村环境整治工作过程中,着力做好村内道路硬化、垃圾收集处理、生活污水处理、养殖小区建设、农村卫生改厕、村庄绿化、村庄路灯亮化、景观节点整治、旧村改造和村庄环境整治等具体工作。要求充分发挥镇村两级主体责任,加强长效管理,重点是“清洁乡村”长效管理,完善卫生基础设施,加强保洁队伍建设,落实保障经费,落实卫生保洁制度,深化“清洁庭院”活动。 市长洪庆华要求各地,在突出村庄整治、公路沿线改造、清洁乡村、农村查违拆旧4个重点的同时,做好旧村改造工作,解决建新不拆旧、建新无宅基地、建新无钱的问题,使全市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永嘉县环保与金融部门联动 严控环保信用不良企业贷款 本报讯 近日,永嘉县环保局向县人民银行提供了10家环保信用不良企业。这些企业已被列入金融部门征信系统,在今后贷款时将受到严格控制。 近年来,永嘉的部分建设项目和企业的环境违法现象较为突出,而环保部门的整治力度也在不断加强,因污染企业关停带来的信贷风险也随之加大。因此,环保、信贷两部门在严格对企业和建设项目的环境监督和信贷管理上已达成共识,并将其作为今后工作的重点。 据介绍,县环保部门将统一向当地金融部门提供并更新有关环保违规企业的信息。今后,凡是未批先建或越级审批,环保设施未与主体工程同时建成、未经环保验收即擅自投产的违法项目,以及超标排污、超总量排污、未依法取得排污许可证或不按许可证规定排污、未规定限期治理任务的企业,环保部门将把这些情况及时通报当地人民银行、银监部门和金融机构,并纳入金融部门征信系统。金融机构在审查企业流动资金贷款申请时,将根据环保部门提供的信息,加强授信管理,对有环境违法行为的企业严格控制贷款。 浙江再生塑料产业基地入选 国家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 本报讯 位于慈溪市桥头镇的浙江再生塑料产业基地,日前被商务部确定为全国第二批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单位。这是我省唯一入选该批试点的单位。据悉,此次试点全国共有29个城市、11个集散市场入选。 浙江再生塑料产业基地是由我省再生资源行业的龙头企业——浙江省再生资源有限公司,联合慈溪市供销社、桥头镇政府共同投资,浙江天桥置业有限公司开发建设。项目占地250亩,建筑面积约13万平方米,总投资3.2亿元。今年5月开工建设,预计明年建成投产,将成为在全省具有示范效应的再生资源产业园区和全国一流的再生塑料加工交易市场。 根据试点工作计划,该基地将围绕实现节能减排、资源节约、生态环保及扩大消费的目标,着力创新经营模式,规范回收站点,提高加工技术水平,加强安全环保建设,提升完善市场功能。它将有力地促进慈溪市废塑料再生利用产业的规范、整合和提升,全面推进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为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起到积极作用。 献人类清洁绿电 还自然碧水蓝天 浙江运达经略南北发展大风电 张北生产基地一期日前竣工首批机组成功下线 本报讯(记者 陈悟宪 通讯员 沈伟军)大风起兮云飞扬。正当风电产业大发展进入春天之际,浙江运达的北方基地——张北运达风电生产基地迎来了一期工程竣工庆典。上周四,望着10台1500千瓦变速恒频风电机组亮丽下线,100余位各方来宾和风电专家热烈鼓掌,祝贺浙江运达谋略北方风电大市场的前瞻之举取得实质性进展。 张北运达风电基地位于河北省张北县经济开发区,占地137亩,建筑面积4.46万平方米,总投资2.2亿元,去年6月开工建设。随着一期1. 选址张北作为经略北方的生产基地,体现了浙江运达“生产向需求地布局”的战略布局。目前国家已确定的千万千瓦风电基地,就包括河北、内蒙古、甘肃、吉林等地,而内蒙古东部、西部地区的规划总装机容量突破5000万千瓦。毗邻内蒙的张北县,风力资源十分丰富,我国第一个百万千瓦风电基地就坐落于此。张北运达风电基地的建成运营,对当地经济的发展也将产生积极作用。 在此前不久,浙江运达刚刚获得“南下出口”大单:为泰国某风电场项目提供25台800千瓦竹桨叶风电机组,合同金额近1亿人民币。这是浙江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风电机组首次批量出口,成为我省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化的一大亮点;竹桨叶风机顺利出口东南亚,预示着浙江运达布局国际市场走出可喜一步。 我省的相关部门对此亦是倍感欣慰。还在2005年,浙江运达即已在本省德清县开建了一个生产基地,占地30亩,专用厂房达1.,年产能40万千瓦。加上在杭州的大本营,公司业已完成了“一体两翼”(实力雄厚的研发营销中心,一南一北两大生产总装基地)的战略布局。今日之浙江运达,布局南北,逐鹿中原,正展翅腾飞。名声日盛的浙江,由此而又增添了一支强劲的新兴产业生力军、经略国内外风电市场的领军者。 东方欲晓,君行早。浙江运达可谓是具有光荣历史的“老资格、新企业”。前身为我省在国内最早从事风电技术的研究所,30年间研发出了十多种型号的风电机组,到2001年组建成立公司,更是进入了“时运亨达”的新时代。抓住风电发展这一历史性机遇,发挥自身优势,自主创新,厚积薄发,获得了跨越式发展。近4年中,销售收入增加22倍,利润增长28倍。去年创产值近10个亿,利润8000多万元。承担了国家多个五年计划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和“863”项目,跻身国家重点支持的全国4家风电设备制造骨干企业。今年初成为全国机械行业先进集体,5月,当选为省可再生能源协会副会长和风能分会会长。7月,被省政府认定为“浙江省工业行业龙头骨干企业”,这也是全省风电行业唯一一家入选的企业。 “如果说自主创新使运达掌握了风电技术主动权,站在了国内风电研发的制高点,那么是转型升级给运达插上了飞翔的翅膀”,公司董事长贾剑波说。早在6年前,即预计到风电机组将呈大型化发展趋势,果断决定引进风机新技术,通过再创新实现国产化,主导产品从自主研发的250千瓦风机,到750千瓦、800千瓦、1500千瓦的大功率机组。全力进行竹桨叶风机和变桨恒频风机的新品研发,增强了竞争优势,站在了国内风电产业大发展的潮头。眼下,正在紧张研发2500千瓦的特大型陆上风电机组,预计明年即可完成,这是为“十二五”开拓市场准备的又一个利器。 至目前,浙江运达研制的风力发电机组已安装于国内14个风场,覆盖了内蒙、河北、山东、浙江、广东等广袤地区,可利用率高达97%以上,在国产品牌中享有盛誉。 “今年会更上一个台阶,销售收入有望达到18个亿,利润突破1个亿”,浙江运达总经理杨震宇告诉记者,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86%,利润同比增长181%。现已在杭州钱江开发区投资建设生产和研发新基地,项目建成后,公司年产能将达到200万千瓦。杨震宇表示,秉持“乘风而上,顺势而为,为者常成”的价值理念,浙江运达定能“做优、做强、做好、做久”,成为一流的风电设备制造企业,为国家实施新能源战略做贡献,践行企业“献人类清洁绿电,还自然碧水蓝天”的崇高使命。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