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浙江省绿色先锋人物候选人公示及网络投票启动
发布日期:2009-09-23 00:00 浏览次数: 来源: 浙江省生态环境厅

尽我之力、推进生态环保”为主题的浙江省绿色先锋人物评选活动,旨在表彰在我省生态省建设中涌现出来的一批关注生态环境、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并作出突出贡献的公众。评选活动的申报、推荐、初评工作已于8月底结束,在各市推荐的基础上,评选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经过审核、评议,产生20名候选人,现予以公示(按姓氏笔画排名),并于即日起在省环保厅门户网站(http://www.zjepb.gov.cn/)和绿色浙江网站(http:/www.zjep.gov.cn/)启动网络投票,投票截止日期为

  浙江省绿色先锋人物评选活动领导小组

浙江省绿色先锋人物事迹简介

  临安市林业局

  教授级高工

  王安国

  他25年如一日,扎根山区,把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山绿民富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千方百计寻找生态环境保护与农民致富的最佳结合点,努力促进环保理念传播,推广现代林业技术。他培育的白沙生态村成为全国闻名的生态示范村,加拿大国际示范林网络总部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一致认为白沙森林可持续经营成为国际示范林示范点,白沙村村民从“砍树人”变成了“看树人”,走上了生态与经济同步发展之路。2006年,他还用省政府奖励给他的20万元奖金建成了临安市现代林业科技服务中心,培训农民,为农民服务。

  舟山市岑港镇政府

  林业工程师

  王忠德

  他是近二十年的鸟岛守护人。为了保护鸟类种群资源,他提出五峙山鸟岛保护的具体实施办法和意见,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与资源,以各种形式向群众宣传保护鸟类的重要性,采取对于偷盗鸟蛋、幼鸟行为的处罚措施,潜心摸索鸟类的迁徙、孵化、食性等规律。他对待五峙山一草一木、一蛋一鸟都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经过他十几年来的精心保护和管理,现在五峙山列岛上鸟类数量从1986年的几百只增加到了一万两千余只,成为舟山群岛的海上鸟类王国。

  台州初级中学

  校长兼书记

  卢志海

  他主持学校工作8年来,痴心于学校的绿色教育。绿色办学理念,优雅的校园环境已成为学校一大“招牌”。他把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作为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来抓。同时,从健全制度着手,将学校环保教育工作与创绿工作制度化;丰富载体,通过校企合作等课内与课外活动结合的方式,让环保教育在具体实践中得以深化;科研先导,以科研成果来促进环保教育的深入。平日里,除了出差,他都是骑自行车上下班,坚持环保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温州市绿眼睛环境文化中心执行主任

  白洪鲍

  2006年走出校门就加入了环保志愿者的行列。他先后参与了永嘉县鹭鸟救助工作、福建白天鹅守护等野生动物护卫活动;参与救助各类国家珍稀保护动物近百只;参与筹建苍南县瓦窑古村落生态教育基地和昆阳镇水亭鹭鸟保护基地;组织环境日等环境宣传活动,举办环保讲座50余次。3年的时间,他和“绿眼睛”共同成长,从一名初出茅庐的学生变成了一位奔波在环保一线的斗士。

  浙江卫视

  主任记者

  任维平

  作为浙江卫视新闻中心联系环保行业的资深记者,从1998年的太湖治污零点行动,到各地整治“十五小”企业,到近年的生态省建设和两轮“811”环境污染整治,每一次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重大环保行动,他都在第一时间奔走在采访的第一线。十多年来,他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强烈的责任感,以系列报道、独家报道、回访、暗访等多种形式,报道各地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先进典型与经验,揭露曝光环境违法行为,充分发挥媒体的舆论导向、监督作用,为我省的生态省建设和环境保护事业呐喊、助威。

  杭州新畅想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总经理

  孙 

  新杭州人,曾经的青年时报环保线记者,现在的企业管理者。他的环保格言是:坚决不做环境的“负人”。从2003年加入志愿者队伍起,他参与、组织、策划多次环保志愿服务活动,累计志愿服务时间近2000小时。注重环保知识和环保理念的真学真信真实践,并在自己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中坚持实践,一以贯之;用环保知识指导环保实践,进社区、进学校宣传环保,做环保理念和环保知识的宣传员,做政府和百姓间在环保问题上沟通的桥梁。

  景宁县地方税务局

  副主任科员

  吴丽伟

  他热衷户外运动,被同伴们亲切地称为“大力哥”。华东第一峡炉西峡从被发现、宣传到保护,他倾注了工作之余的大量精力。2001年当地政府欲在炉西峡开发小水电,他第一时间通过各大网站、各种途径呼吁维持那里的原生态景观,并自发组织举办摄影展,引起了广泛关注,最终县委、县政府放弃了这一计划。平日里,他还利用双休日时间200多次免费为游客做向导,宣传环保知识。

  浙江日报

  主任记者

  吴妙丽

  2004年以来,她参与了我省环保领域的每一个重大事件、重要活动的报道。作为一名资深经济记者,她不断著文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共赢而鼓与呼;她善于从现象中发现问题,以高度的敏感和责任感对一些环境隐患和违法行为进行及时报道,部分公开报道和内参受到了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高度关注和批示,推动了地方相关部门的环保工作和争议事件的有效解决。在连续几年的“六·五”世界环境日,她和同仁抓住热点,策划了媒体、社区、公众、网络互动的主题活动,努力实现环境公益宣传的效益最大化。

  宁波晚报记者

  张海华

  他热衷于拍摄野生鸟类、保护鸟类活动。从2006年至今,就利用业余时间拍到了280多种鸟类,特别是在2008年,他在宁波拍到了4种后来被专家证实为浙江鸟类新纪录的珍稀鸟类。他把拍鸟作为不断发现、记录当地生态资源的手段,并在新浪网开设博客,介绍野生鸟类生存状况;组织并报道宁波市民观鸟活动,唤起公众爱鸟护鸟的意识。2008年,他对杭州湾湿地持枪打鸟事件进行了连续报道,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和读者的广泛关注,有力促进了宁波野生鸟类保护工作。

  永嘉县绿色环保志愿者协会会长

  陈 

  作为一个农民,9年来,他坚守自己的信念,致力于民间环保宣教事业,足迹踏遍23个省市,先后投入30万元资金,免费赠送一万多只菜篮子。2005年,在家乡珠岸村创建了“中国首个无塑料袋村”,2007年成立了“永嘉县绿色环保志愿者协会”,2009年3月,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带着3200个菜篮子进京参会,将环保理念送进了全国两会。

  原上海海鸥照相机公司退休干部

  陈劲宣

  退休上海,落户嘉兴的七旬老人,将生态环境保护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他自编环保顺口溜10余首,自费印刷成2000多份手册免费向公众发放;编写了8篇环保教材,近10万字的讲义,将环保理念带进学校、社区,授课60多堂,听课逾两万人;三年时间共宣传环保知识近4000次,户外受教育的市民达10万多人次;自发参与捡烟头活动,共捡拾烟头4370个;向各级党政机关提出合理化建议40多条,部分已被采纳;反映民声民意,协助政府调查解决明月河、油车港镇喷水织机的污染治理。

  余姚市东风小学教育集团校长兼书记

  范红月

  十六年如一日,致力于创建“节能与环保”特色学校。她主编环保校本教材,自创课内外结合、校内外结合的立体式环境教育模式,确立评价体系,一切皆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她坚持十多年倡导“变废为宝献爱心”活动,将所得的30余万元全额捐入爱心基金,用于资助特困生、民工子弟和灾区学校。该校的课题成果得到了中央领导、中央及地方媒体的高度赞赏及关注。2006年,学校的“手拉手护卫队”获全国“地球奖”。

  康奈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郑秀康

  他一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促进传统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累计投入1000多万元用于完善公司的环保硬件设施,有效解决了制鞋企业废气、废料和噪声的污染问题。每年另投入百万元用于厂区建设,把企业建设成为一个“花园式”工厂。康奈是温州第一个执行ISO14001(EMS)环保管理体系的公司,各项环境指标达到行业先进水平,企业环境管理的成效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盛赞。作为一个知名企业家,他积极在行业中倡导绿色环保工作,介绍先进的环保措施,分享成功的环保举措,带动整个行业形成良好的环保风气。

  湖州市工业和医疗废物处置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

  施 

  他1999年投身环保,用10年时间打造了一个“花园式”工厂,悄然化解了湖州市工业和医疗固废处置难题。完成的31项高难度污染治理项目工程中有两项被国家环保部列为国家级示范工程;2002年建设医疗垃圾集中处置工程,在全国率先对全市医疗垃圾进行集中回收和无害化处置,收集处置覆盖率达到100%,该工程在“非典”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被专家称为“湖州模式”并被全国爱卫会向全国推广;2005年开始又先后成立工业和医疗废物处置中心、金属污泥处理有限公司等,对改善环境质量,发展地方经济具有积极影响。他带领员工积极开展环保宣传活动,并义务培训医疗废物管理专业人员达470余人。

  杭州开心厨娘饭店经理

  高水娟

  早在1998年她就开始关注“塑料袋”问题,并一直呼吁、倡导用布袋替代塑料袋,得到杭州市政府的认可,并由此获得“2003年杭州市人民建议提名奖”。作为省绿色环保志愿者协会的一员,她自制、分发环保布袋;参与组织策划大型宣传活动,以自己经营的“开心厨娘”饭店为平台成立“废油做肥皂免费爱心培训基地”;积极推广废油做肥皂的环保妙招,开展环保宣传活动,在各大院校和广大市民中引起强烈反响。

  杭州中策职业学校高级教师

  戚志坚

  绿园丁预约绿未来,她献身环境保护教育事业20载。通过学科教学、绿色学校的创建管理、组织和联系各层次的环保志愿者共同参与环保公益活动等多种途径,推进生态环保。2000年3月她指导学生成立了“绿之翼”民间环保组织,9年多来社团以环保宣传、环保志愿服务、环保科技实践为重点开展了许多活动。多年来她潜心研究青少年生态道德教育,有多篇文章在省级以上杂志发表、多项科研项目获奖,并参与编写了“更清洁能源”高中研究性学习教材。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业务经理

  曹 

  他把环保志愿者服务事业当作自己的第二事业,11年来,从一名普通的志愿者成长为环保志愿组织的骨干。他规范了志愿者队伍的内部管理,扩大志愿者队伍,先后策划、组织、带领6000多名环保志愿者,开展了保护母亲河行动、排污口调查、环保节日主题活动等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拓展了环保宣传的宽度、广度和深度,个人志愿服务时间累积达3000多小时。2001年,他倡议和发起了“回收废电池,保护环境”大行动,带领队员通过15次活动,回收废电池1万多公斤,在杭州市民中引起了很大反响。

  工商银行原经济师(退休)

  曹荣安

  方寸邮票,引起了老人对环保长达25年的关注,老人先后为环保邮品、活动、资料费用投入20余万元。2001年在他的倡导组织下创建了金华市首个民间环保组织“绿色之友”,之后又帮助成立了十余个环保社团。他深入大中专院校、幼儿园、部队、社区开展环保知识讲座,组织各种形式的宣传与实践活动,累计已达320余次。同时他拍摄了6个环保主题的电视片,运用各种媒介提升环境宣传面。生活中的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环保人,把环保理念付诸于行动,他和他的绿色之友周围处处洋溢着自觉保护环境的蔚然之风。

  上虞市百官街道恒利社区党总支书记兼主任

  谢爱芬

  2002年,她率先在全市启动“绿色社区”、“科普社区”的创建工作。致力于改善社区环境,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社区绿化面积占社区面积的1/3。为了让环保贴近群众,她组织开展了各种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开办社区环保课堂,组织辖区内青少年开展“你丢我捡、洁净社区”等活动。参与生态环境保护活动的居民达到社区总人数的80%以上。在社区环保长效机制方面,探索了一条由被动管理转为居民主动参与的道路,引导居民参与环保工作的优胜评比。

  慈溪市宗汉街道生态办政工师、主任科员

  熊泉坤

  工作在农村环境整治第一线的生态环保联络员,本着“搞农村环保必须无规则办公”的精神,走村入户,宣传环保知识,督查卫生死角,查找排污企业,研究治理措施,实践着“小天地大作为”的工作精神。上世纪90年代初,他在农村搞垃圾上门收集清运试点并在全街道推广,破解了垃圾围村;用三年时间,全面消灭露天粪缸、简易户厕;多方融资抓环境整治,实施对道路、河道、公厕的全面保洁,实施绿色村的建设;总结工作经验,自编环保简报382期。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