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杭州华安无损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申请《辐射安全许可证》的公示
发布日期:2009-03-05 00:00 浏览次数: 来源: 浙江省生态环境厅

       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国务院449号令)、《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总局令第31号)的规定,杭州华安无损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向我局提交了《辐射安全许可证》申请材料,申请单位及申请许可内容如下:

       单位名称:杭州华安无损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杭州

       辐射工作种类和范围:使用Ⅱ类放射源、使用Ⅱ类射线装置

       环评批文: 一、同意杭州华安无损检测公司TS-I型Ir-192(活度为1.85*1012Bq)移动时r射线探伤机在宁波镇海中港集团第三航务工程局第四工程公司使用。该探伤机未使用时应存放于该公司宁波工程部的暂存室内,不得与易燃、易爆、腐蚀性物品等一起存放,做好防火、防盗、防射线泄露的安全防护措施。 二、浙环辐[2007]7号 (1)《报告表》对你公司位于笕桥机场内186号已建贮源室和现有20台移动式X射线探伤机、12台192Ir和4台75Se移动式γ探伤机的使用管理情况进行了现状环境影响评价,对拟购的10台X射线探伤机、8台192Ir和6台75Se移动式γ探伤机进行了预测评价,并提出了安全使用和管理要求,根据评价结论,你公司相关环保和安全措施基本符合要求,具备从事该辐射项目的条件,同意在申领《辐射安全许可证》后继续在许可范围内从事探伤作业。《报告表》所提对策建议可作为该项目辐射环境保护管理的依据。 (2)你公司必须全面落实《报告表》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和安全管理要求,完善各项辐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辐射事故应急方案。加强放射源和射线装置的安全管理,贮存场所必须落实防火、防盗防泄漏等安全措施和双人双锁监管措施,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确保放射源和射线装置安全使用。废放射源应及时由生产厂家回收或请有资质的单位收贮。设备检修和使用情况有详细的记录。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佩戴个人剂量计,对操作人员建立个人剂量和健康档案。放射源运输必须严格按《放射性物质安全运输规程》(GB11806-2004)的要求进行。每年年底将辐射安全年度评估报告送当地环保部门。 (3)请杭州市环保局加强对该项目的辐射环境安全的日常监督管理。 三、浙环辐〔2009〕17号 1、《报告表》对你公司乐清项目部在乐清市北白象镇皇岙村已建一间192Ir探伤室使用1台192Ir探伤机扩容(放射源活度由1.85×1012Bq扩大到3.7×1012Bq)和新建一间60Co探伤室使用1台60Co(活度3.7×1012Bq)探伤机进行了辐射环境影响预测评价。根据评价结论,你公司乐清项目部辐射污染防治措施基本符合要求,在认真落实辐射安全管理要求后,可在许可范围内从事相关辐射活动。《报告表》所提对策建议可作为该项目辐射环境保护监督管理的依据。 2、你公司必须全面落实《报告表》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和安全管理要求,并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1)加强对新建项目的安全管理,γ探伤室必须严格按照《报告表》、《密封放射源及密封γ放射源容器的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Z114-2006)、《工业γ射线探伤卫生防护标准》(GBZ132-2008)提出的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确保其屏蔽和防护措施符合要求。 (2)完善辐射防护管理机构,明确各成员职责;建立符合法规要求和具可操作性的各项辐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和监测计划;完善辐射事故应急方案报当地环保部门备案;探伤室设置明显的电离辐射警示标志和中文警告说明,并落实防火、防盗、防射线泄漏等安全措施和双人双锁监管措施;做好设备检修和使用的详细记录;辐射工作人员经辐射安全和防护知识培训合格后上岗,规范佩戴个人剂量计并定期送检,建立个人剂量和职业健康档案;废显(定)影液及胶片必须送有资质单位回收。 (3)你公司乐清项目部2台γ射线探伤机均仅限在各自专用探伤室内使用。你公司将放射源转移到乐清项目部使用和处置均须及时到我局和当地环保部门备案。 (4)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该项目投入试运行3个月内必须向我局申请竣工验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正式运行。 3、请温州市环境保护局负责,会同乐清市环境保护局督促该公司项目部做好辐射安全的日常管理工作。  

       许可有效期限:5年

       为做好有关环境管理信息公开,接受社会监督,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三十六条的规定,对该单位申请辐射安全许可证,涉及直接重大利益关系的利害关系人有不同的意见或建议,请在公示期间向我局提出。

       公示时间:2009年3月5日-2009年3月5日

       联系电话:0571-28913068

       联系人: 郑惠娣、王冲

浙江省环境保护局                

2009年3月5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