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我局发布2007年度浙江省环境质量状况
发布日期:2008-05-20 00:00 浏览次数: 来源: 浙江省生态环境厅

我局发布2007年度浙江省环境质量状况

 

近日,我局以组发新闻通稿的形式向媒体通报了省环境监测中心2007年度全省环境质量监测结果。省内各主流媒体都相继对2007年度浙江省环境质量状况作了相关报道。

《浙江日报》115A00002《本省要闻》版

省环保局发布《2007年浙江省环境质量概要》

我省总体环境质量保持稳定

省环保局今天发布《2007年浙江省环境质量概要》。数据显示,去年我省总体环境质量保持稳定,随着11个省级环保重点监管区和5个准重点监管区的全部达标摘帽,局部地区还有明显改观。

 《概要》显示, 2007年,我省八大水系、运河和湖库总体水质基本稳定,水质类别主要为-类,占67.2%60.8%的监测断面满足水域环境功能要求,与2006年相比,总体水质有所好转。省控湖泊有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状态,水库富营养状态较轻。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84.7%,比上年增加了1.9个百分点。全省地表水主要交界断面水质达标率为47%,与2006年相比略有好转。

 全省城市空气质量总体良好,78.1%的省控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全省11个设区城市全年的-级空气质量天数均达到85.9%以上。与2006年相比,绝大部分设区市-级空气质量天数均有所增加。全省酸雨污染仍较严重,属燃煤燃油过渡型酸雨,但与2006年相比,省控站位降水酸度略有减弱。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费总量增加,城市车辆不断膨胀,城市空气中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含量有所上升。

 噪声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有所加重。全省省控城市的区域环境噪声比2006年增加1.1分贝,交通噪声增加了0.9分贝。与2006年相比,城市社会生活噪声源影响比例有所降低,交通噪声源比例有所上升。

 2007年,全省实施监督监测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和大型工业污水集中处理厂共60家,在设计处理能力和实际处理能力上都比2006年有了很大提高。污水处理厂排放口水质总体达标率为80%,在所监测的8项指标中,主要超标的项目是化学需氧量、氨氮、悬浮物。

 《概要》显示,全省工业和生活废水、废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均有所下降。据测算,2007年全省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的减排幅度能够完成年初的预定目标;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烟尘和粉尘的万元GDP排放总量逐年下降。

 

《青年时报》115A9《都市新闻》版

龙泉空气最好 杭州未进八强

我省2007年环境质量状况公布

昨天,省环保局公布了去年全省环境质量状况:总体环境质量保持稳定,钱塘江水质改善明显,78.1%的省控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空气质量最好的是龙泉市。

    2007年,为期三年的“811环境污染整治行动取得成功,11个省级环保重点监管区和5个准重点监管区全部达标“摘帽”。

钱塘江水质改善明显

    2007年,浙江省八大水系、运河和湖库总体水质基本稳定,水质类别主要为Ⅰ-Ⅲ类。全省江河湖库总体水质明显好转,其中Ⅰ-Ⅲ类水质断面增加了15.1个百分点,Ⅳ类减少了4.8个百分点,Ⅴ-劣Ⅴ类减少了10.3个百分点。单项指标显示,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和总磷功能区达标率均有所提高。

   钱塘江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善更为明显,钱塘江水系水质Ⅰ-Ⅲ类占73.3%62.2%的断面满足水域功能要求,与2006年相比,总体水质略有好转,其中市界交界断面水质达标率为79.8%,比2006年增加了13.1个百分点。

    全省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84.7%,比上年增加了1.9个百分点,所有监测指标均符合标准。

龙泉市空气质量最好

    2007年,78.1%的省控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空气质量最好的是龙泉市。

    2006年一样,影响城市空气环境质量的首要污染物是可吸入颗粒物。全省11个设区城市全年的Ⅰ-Ⅱ级空气质量天数均达到85.9%以上,其中宁波、温州、湖州、金华、衢州、舟山、台州和丽水市均达到90.0%以上,但杭州、绍兴、嘉兴在这个数字之下。

    全省酸雨污染仍较严重,属燃煤燃油过渡型酸雨,但与2006年相比,省控站位降水酸度略有减弱。

    环保专家分析,近年我省经济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能源消费总量增加,加之城市车辆的快速发展等原因,使城市空气中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含量上升。

31个“菜篮子”很安全

    2007年,全省实施监测的31个“菜篮子”种植基地环境质量现状总体良好,各基地空气、灌溉水、土壤环境均符合国家相关的环境质量标准。93.5%的基地土壤综合污染为安全水平;64.5%的基地灌溉水水质为较清洁;95.5%的基地空气综合污染处于清洁状态。

 

《今日早报》115A0009《城事记录》版

钱塘江第一次发现稀罕三趾鸥

一至三类好水占七成以上

钱塘江珊瑚沙水库附近的江面上,一群鸥鸟突然俯冲下来。江边,3个拿着照相机的杭州小伙子兴奋地叫起来:三个脚趾的鸥!水变好了,钱塘江成为观鸟天堂。

 钱塘江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善非常明显,三类以上水质监测断面比2004年同期提高22.2个百分点。省环保局在昨天发布的2007环境质量状况通报上说。

 钱塘江边第一次发现三趾鸥

 是三趾鸥!20071226日,浙江野鸟会的QB、文明等人在珊瑚沙水库拍下这只怪异水鸟的身影后,求证出它的身份。

 三趾鸥在杭州第一次发现。拍鸟高手文明说,一般的鸥鸟都是4个脚趾,三趾鸥实在是一种非常珍贵的水鸟,全球它的数量并不多,而且主要分布在美洲、欧洲地区。中国也就几次拍到过三趾鸥身影。

  当天,钱塘江珊瑚沙水库附近发现另一种杭州新纪录鸟种——斑背潜鸭。那天,钱塘江江中心,突然钻出6只漂亮的水鸭,很快,这6只水鸭又钻入江底。文明介绍,近年来,钱塘江鸟类品种、数量都越来越多,渐渐地变成观鸟、拍鸟的好地方。

  为什么钱塘江成了观鸟天堂水质变好了,鱼自然多了,食物充足,再加上人迹较少,因此吸引了各种各样的鸟儿留恋光顾。浙江野鸟会鸟类专家分析。

  根据省环境监测中心提供的数据:2007年,钱塘江水系一类至三类水质占73.3%钱塘江总体水质略有好转。

  全省江河水质总体变好

  水变好了,鱼多了,鸟来了。这种现象并不仅仅是钱塘江独有。

  原来全省水质最差的鳌江,如今水不臭了,不黑了,江豚也回来了。

  2007年浙江八大水系、运河和湖库总体水质基本稳定,水质类别主要为一类至三类水,占67.2%,与2006年相比,总体水质有所好转,其中一类至三类水断面增加了5.2个百分点。省控湖泊有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状态,水库富营养状态较轻。

  相关链接

  我们生活的环境变好了

  2007年浙江的环境状况不断改善。11个省级环保重点监管区和5个准重点监管区全部达标。

  全省城市空气质量总体良好,78.1%的省控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中,首要污染物总悬浮颗粒物逐年下降。城市社会生活噪声源影响比例有所降低,交通噪声源比例有所上升。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烟尘和粉尘的万元GDP排放总量逐年下降。

 

《都市快报》115日第14《浙江·资讯》版

去年浙江环境质量稳定

  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最近公布的数据显示, 2007年浙江省总体环境质量保持稳定,一批突出的环境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水:总体水质比2006年有所好转。全省八大水系、运河和湖库总体水质基本稳定,Ⅰ-Ⅲ类的水体占67.2%。省控湖泊有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状态,水库富营养状态较轻。

  气:全省城市空气质量总体良好,78.1%的省控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与2006年一样,影响城市空气环境质量的首要污染物是可吸入颗粒物。全省11个设区城市全年的Ⅰ-Ⅱ级空气质量天数均达到85.9%以上,但全省酸雨污染仍较严重。

  声:全省省控城市的区域环境噪声面积平均56.3分贝,比2006年增加1.1分贝;城市社会生活噪声源影响比2006年低,但交通噪声源比例有所上升。

 

114浙江在线新闻网

省环保局今天向媒体通报2007年度全省环境质量状况。2007年是为期三年的811环境污染整治行动取得圆满成功的一年,通过三年的环境污染整治,全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一批突出的环境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根据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最近公布的数据显示,2007年,浙江省总体环境质量保持稳定,随着11个省级环保重点监管区和5个准重点监管区的全部达标摘帽,局部地区还有明显改观。

  水:钱塘江水质改善明显

  2007年,浙江省八大水系、运河和湖库总体水质基本稳定,水质类别主要为-类,占67.2%60.8%的监测断面满足水域环境功能要求,与2006年相比,总体水质有所好转。

  省控湖泊有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状态,水库富营养状态较轻。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84.7%,比上年增加了1.9个百分点。全省地表水主要交界断面水质达标率为47.0%。与2006年相比略有好转。

  钱塘江水系水质类别主要为-类,占73.3%62.2%的断面满足水域功能要求,与2006年相比,总体水质略有好转,其中市界交界断面水质达标率为79.8%,比2006年增加了13.1个百分点。

  从单项指标来看,去年全省江河湖库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和总磷功能区达标率分别较2004年提高了8.96.79.8个百分点。钱塘江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善更为明显,类以上水质监测断面比2004年同期提高22.2个百分点。

  杭嘉湖地区地表水总体水质与2006年相比变化不大,今年太湖蓝藻水华期间,我省与太湖交界水域水质总体较好,其中类以上水质出现的比例为54.0%

  与2004年开展811环境污染整治行动前相比,2007全省江河湖库总体水质明显好转。

  城市空气:可吸入颗粒物上升

  2007年,全省城市空气质量总体良好,78.1%的省控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与2006年一样,影响城市空气环境质量的首要污染物是可吸入颗粒物。全省11个设区城市全年的-级空气质量天数均达到85.9%以上,其中宁波、温州、湖州、金华、衢州、舟山、台州和丽水市均达到90.0%以上。

  但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费总量增加,城市车辆不断膨胀,城市空气中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含量有所上升。

  与去年相比,绝大部分设区市-级空气质量天数均有所增加。全省酸雨污染仍较严重,属燃煤燃油过渡型酸雨,但与2006年相比,省控站位降水酸度略有减弱。

  31菜篮子很安全

  2007年,全省实施监测的31菜篮子种植基地环境质量现状总体良好,各基地空气、灌溉水、土壤环境均符合国家相关的环境质量标准。93.5%的基地土壤综合污染为安全水平;64.5%的基地灌溉水水质为较清洁;95.5%的基地空气综合污染处于清洁状态。

  另外,2007年,全省省控城市的区域环境噪声面积计权平均值为56.3分贝,比2006年增加1.1分贝;交通噪声路长计权平均等效声级为69.0分贝,低于国家控制值要求,比2006年增加了0.9分贝;噪声源构成与2006年相比,城市社会生活噪声源影响比例有所降低,交通噪声源比例有所上升。

  2007年,全省实施监督监测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和大型工业污水集中处理厂共60家,在设计处理能力和实际处理能力上都比2006年有了很大提高。

  省环保局通报,到2007年底,我省已基本实现了811环境污染整治行动提出的两个基本、两个率先的目标,在全国率先全面建成县以上城市污水、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设施,率先建成环境质量和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网络。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