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环境保护部等7部门关于开展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评估工作的通知
发布日期:2008-12-08 00:00 浏览次数: 来源: 浙江省生态环境厅

浙江省环境保护局办公室

文件

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办公室

浙江省林业厅办公室      

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办公室

 

浙环函〔2008151

 

 


转发环境保护部等7部门

关于开展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管理评估工作的通知

 

 

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

现将环境保护部等7部门办公厅(室)《关于开展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评估工作的通知》(环办〔200819号)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依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办法》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评估赋分表,认真准备,配合做好评估工作。

 

 

 

 

浙江省环境保护局办公室      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办公室

 

 

 

 

 

浙江省林业厅办公室       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办公室

 

二○○八年六月二日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

水利部办公厅

农业部办公厅     文件

国家林业局办公室

中国科学院办公厅

国家海洋局办公室

 

环办〔200819

 


关于开展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管理评估工作前通知

 

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等省、直辖市环境保护、国土资源、水利、农业、林业、海洋厅()

    为提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水平,依法强化监督管理,现对上海等7省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工作进行评估。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评估对象

    本次评估的对象为批建时间超过2年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上海九段沙、崇明东滩;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大丰麋鹿、泗洪洪泽湖;浙江天目山、清凉峰、南麂列岛、乌岩岭、长兴地质遗迹、大盘山、古田山、凤阳山一百山祖、九龙山;安徽宣城扬子鳄、牯牛降、升金湖、鹞落坪、金寨天马、铜陵淡水豚;福建武夷山、龙栖山、厦门珍稀海洋生物、闽江源、天宝岩、戴云山、深沪湾海底古森林、漳江口红树林、虎泊寮、梁野山、梅花山;江西武夷山、鄱阳湖候鸟、桃红岭梅花鹿、九连山、井冈山;山东长岛、黄河三角洲、马山、山旺古生物化石、滨州贝壳堤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二、组织形式与时间安排

    环境保护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中国科学院、国家海洋局7部门联合组织评估组,开展评估工作。

    评估组由部门推荐的专家和省级环保部门、受评估保护区省级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人员共同组成。具体组成如下:

    评估一组:农业部门专家任组长,环保、海洋、中科院等部门专家参加,评估地区为江苏、安徽、山东;

    评估二组:环保部门专家任组长,林业、国土、中科院等部门专家参加,评估地区为江西、浙江;

    评估三组:林业部门专家任组长,环保、农业、水利等部门专家参加,评估地区为上海、福建。

    评估时间:200869月。

    三、评估方式

    评估组通过听取保护区管理机构工作汇报,查阅相关文件、资料,实地查看主要保护对象变化、管护设施建设、资源开发利用状况,走访当地相关部门、社区群众、保护区管理人员及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充分了解有关情况后,依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评估赋分表》(见附件)集体评估打分,确定保护区管理水平等级,并形成该保护区评估报告。

    评估报告内容包括评估时间、评估工作主要活动、确定的管理水平等级、保护区管理工作的主要经验、面临的问题和整改建议以及评估组成员、参与评估的主要人员等。

    评估组完成省内评估后,向省有关部门通报评估情况和主要评估意见,并形成全省综合性评估报告。

    各评估组工作结束后,由部、门联合召开评估工作总结会议,公布评估结果,反馈整改建议,并编制2008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评估报告。

    四、有关要求

    请各部门积极配合做好此次评估工作。落实省级环保部门和受评估保护区省级行政主管部门的评估人员,协助安排评估相关工作。鉴于参加评估部门较多,各省、市的组织协调工作由省级环保部门统一负责。

    各评估组部门专家名单和开展评估工作的具体时间等,由环境保护部另行通知。


附件: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评估赋分表

 

二○○八年五月九日


附件: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评估赋分表

(表中括号内数字为分值)

评估指标

状况及赋分

1、机构设置与

人员配置(10)

1、机构内部科室设置满足各项工作需要,专业技术人员(指具有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业务相适应的中专以上学历或同等

学力者,下同)比例达到50%以上,高级技术人员(指具有自然生态方向高级技术职称者,下同)不少于2人。     (10)

2、科室设置不全,但能满足主要管护业务需要,专业技术人员比例达到30%以上,高级技术人员不少于1人。    (79)

3、科室设置不全,且专业技术人员比例在30%以下,完成主要管护业务有一定困难。                         (36)

4、尚未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                                                                         (02)

2、范围界线与

土地权属(10)

l、范围界线清楚(指保护区边界线或边界走向以及功能区界线划定并立标公示的情况,下同),土地(包括海域,下同)

权属清楚。                                                                                         (10)

2、部分地段、地块范围界线或土地权属尚不清楚,但未出现纠纷。                                         (79)

3、未具体划界或确权,但无明显纠纷。                                                                 (36)

4、范围界线或土地权属存在较大纠纷。                                                                 (02)

 

 

评估指标

状况及赋分

3、基础设施建设

    (10)

l、各项设施(指管护站卡、巡护道路、交通与通讯工具、科研宣教设施设备等,下同)完备,能满足工作需要。  (10)

2、基本完备,可保障日常主要管护任务的需要。                                                      (79)

3、有部分设施,完成日常主要管护任务存在一定困难。                                                (36)

4、因无基本设施不能开展有效的日常管护工作。                                                      (02)

4、运行经费保障

程度(10)

1、保障程度较好(指管护人员补助经费及日常管护工作所需经费的保障情况,包括上级拨款、自筹等,下同)  (10)

2、基本有保障。                                                                                  (79)

3、无保障。                                                                                      (36)

4、无经费。                                                                                      (02)

5、主要保护对象

变化动态(12)

1、保护区自然生态旱现恢复、发展趋势,主要保护对象稳定,管护工作规范,前景好。                      (12)

2、保护区自然生态呈现恢复、发展趋势,主要保护对象稳定,但管护工作尚需进一步科学、规范,前景比较好。(811)

3、自然生态某些冈素有劣变,但总体仍稳定,前景尚好。                                              (47)

4、自然生态旱现退化趋势或主要保护对象被破坏,且管理无效,前景令人担忧。                          (03)

6、违法违规项目

情况(12)

1、保护区范围IJ除原有社区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外,无其它开发建设项目;或有经过批准的开发建设项目,

但对资源和环境无明显不利影响。                                                                  (12)

2、已有开发建设项目虽经过批准,但其实施对资源和环境有明显不利影响。                             (811)

 

 

评估指标

状况及赋分

6、违法违规项目

情况(12)

3、违法违规开发建设项目涉及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                                                (47)

4、违法违规开发建设项目涉及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或核心区。                                        (03)

7、日常管护(10)

1、日常管护(包括资源巡护、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社区共管、生物救护、火灾预防等,下同)有效,没有因管

护工作不到位而出现管护性问题。                                                                (10)

2、日常管护比较有效,未出现大的管护性问题。                                                    (79)

3、日常管护基本有效,未出现社会影响极坏的管护性问题。                                          (36)

4、管护无效。                                                                                  (02)

8、资源本底调查

与监测(10)

1、对保护区自然地理、生物多样性和人文资源等背景情况,定期组织进行系统科学考察和监测,有比较深入的

掌握、了解,出版了科学考察报告,并不断有新的发现。                                            (10)

2、开展过综合科学考察、单项调查或监测,主要情况或大部分情况清楚。                              (79)

3、开展过单项调查和监测,但主要情况尚不够清楚。                                                (36)

4、未进行过有计划、有组织的正规调查及监测。                                                    (02)

9、规划制定与执

行情况(8)

1、报批并实施了总体规划,管理目标明确,各项任务完成好。                                           (8)

2、报批并实施了总体规划,管理目标明确,但执行上有差距。                                        (67)

3、已编制总体规划但尚未报批,有管理无依据。                                                    (35)

 

 

评估指标

状况及赋分

9、规划制定与执

    行情况(8)

4、尚未编制总体规划。                                                                            (02)

10、能力建设

状况 (8)

1、具备与保护区管理目标相适应的管护、科研、宣传教育等能力:内部规章制度健全,管理规范。             (8)

2、基本具备与保护区管理目标相适应的管护、科研、宣传教育等能力;内部规章制度基本健全,管理较规范。 (67)

3、管护、科研、宣传教育等能力与实现保护区管理目标存在差距;内部规章制度不全,管理薄弱。           (35)

4、管护、科研、宣传教育等能力明显不足;内部规章制度严重缺失,管理混乱。                           (02)

 

    注:l10项指标总分lOO分,评估得分85(包括本数,下同)以上为“优”,7084分之间为“良”,6069分之间为“中”,59分以下为“差”。

        2、“主要保护对象变化动态”、“违法违规项目情况”两项指标中有一项得分等于或低于4分时,按总得分确定评估结果时得降低一个档次。

 

 


 

 

 

 

 

 

 

 

主题词:环保 自然保护区  评估  通知

抄送:省政府办公厅,有关市(县)人民政府,设区市环保局、国土资源局、林业局、海洋与渔业局,有关县(市)环保局、国土资源局、林业局、海洋与渔业局。

浙江省环境保护局办公室                 2008612印发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