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环境报》专版报道: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 浙江书写绿水青山间的生态答卷
发布日期:2024-12-16 17:37 浏览次数: 来源: 浙江省生态环境厅

1.jpg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新时代新征程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作出重大部署。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浙江是实践者,更是改革探路者。在浙江全省各地,一批批有力度、有分量的“美丽”改革,一系列范围广、时间久的“绿色”行动,推动“发展与保护”的生态文明建设难题一项项被破解,从夯基垒台到积厚成势,汇聚起持续攻坚的强大合力,巩固绿水青山优势,厚植金山银山潜力。

改革一子落,激活满盘棋,生态环境“高颜值”和经济发展“高质量”协同并进的生态答卷,铺展在广袤的之江大地上。向绿、向美、向未来,浙江目标明确、路径清晰、步履坚定。

杭州:追“新”逐“绿” 打造减污降碳协同标杆

浙江省杭州市厚植生态文明之都特色,以“绿”为笔,全面推进全国首个现代化国际大城市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扎实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与城市高质量发展、高水平保护、高品质生活深度融合。

在临平新奥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园区,一块“浙江省减污降碳标杆项目”标牌十分醒目。作为“省级标杆”的,正是“新奥能源—贝达药业”生态环境准入工业废气协同处置项目。在这里,一条管道串联起两家企业,将废气变废为宝,架起企业共赢桥梁。

“贝达药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VOCs废气,要经过RTO专业焚烧达标后才能向外排放,作为一家为临平经济技术开发区提供蒸汽热能及综合能源服务的供能企业,这些废气对于我公司来说恰恰是宝,经过预处理可以成为可用燃料。经处理后的废气,排放浓度从此前的60毫克/立方米降至5毫克/立方米以下。”新奥能源总工程师何勇介绍,此项目可实现节省天然气60.3万立方米/年,削减CO2排放量2307.8吨/年,节省成本约280万元/年。

这是杭州市在减污降碳之路上“精耕细作”的一个缩影。杭州市积极探索以立法形式固化减污降碳制度,大力推进《杭州市生态文明之都建设条例》立法实施,明确清洁能源、绿色生产、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绿色低碳农业、循环经济等重点领域政策制度。

2023年,杭州市有效提升减污降碳指数5.13分,连续两年位于全省第一。构建了不同区县、园区、行业减污降碳协同模式,创建了20个省级低(零)碳乡镇(街道)试点、141个低(零)碳村(社区)试点,创建9个省级区县、10个园区、41个标杆项目减污降碳试点,入选试点数量位居全省第一。

今年10月,C40城市气候领导联盟(美国)北京代表处致函同意杭州市成为首个“C40中国零排放施工机械试点城市”,率先在杭州市实施试点项目和政策研究,探索推动非道路移动机械在城市建设工程施工工地场景中的脱碳路径,将非道路移动机械减污和降碳紧密结合、协同发力,为大气污染防治注入新的活力。

台州:“蓝色循环”破解海洋污染难题

在位于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潜水艇基地旁边的“小蓝之家”,负责人邱普法和志愿者陈吉秀正在分拣一批刚收集到的塑料瓶。这些瓶子来自边滩环卫工人或者居民拾得以及出海渔船带回。塑料瓶经过志愿者分拣后,用机器进行压缩,再被运送到再生工厂,进行清洗、破碎、造粒等。

2022年,椒江区首创“蓝色循环”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模式,将“小蓝之家”纳入“蓝色循环”体系,让环保志愿者们做公益有了更加正规、宽敞的场地。

“蓝色循环”模式重塑了海洋塑料污染治理各参与方的角色,向多元主体参与、市场化方式治理转变,使渔民从污染者变为生态保护者,垃圾收集者变为产业受益者,社会公众从消费者变为环保参与者,形成了可持续的多元共治体系。除了志愿者外,“小蓝之家”还通过高于市价向环卫工人、拾荒者收购海洋、边滩塑料瓶的方式,实现了海洋环境治理、资源循环、共同富裕同步推进。

“我们针对各个县(市、区)的地理位置特征和产业特色,提出了‘一地一特色’的创建思路,因地制宜地深化‘蓝色循环’模式。”台州市生态环境局海洋处处长陈旭露说。

在位于路桥区的台州齐聚再生资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齐聚公司),渔网、蟹网、网纲绳等海洋塑料垃圾经过分类、斩断、清洗、破碎、拉丝、造粒,变成了熔融颗粒,可以运用于不同的塑料制品生产。

在产品装袋后,会有专人为每一袋产品贴上1个二维码,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就能看到这袋塑料颗粒的“前身”是废蟹网,收集港口是金清港,连收集方式、日期、处置数量等都一清二楚。“扫描OBP海洋塑料再生粒子溯源码,可以实现全程可视化追溯,看到这个产品是从哪个海岸线收回来的,经过哪个回收站点进行一次分拣,还可以看到它是销往哪些下游企业。”齐聚公司总经理何琪琦说。

“接下来,我们将不断地深化‘蓝色循环’‘一地一特色’创建,将‘蓝色循环’模式深度融入海洋污染治理、资源再生利用等领域,实现从小循环到大循环,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海洋经济发展、海洋权益维护,贡献更多的台州实践和台州经验。”陈旭露说。

宁波:建立预防式执法监管服务体系

浙江省宁波市以解决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为导向,勇蹚生态文明领域改革“深水区”,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生态环境预防式执法监管服务体系,把深化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作为转变监管理念、优化执法方式的重要抓手,提高执法效能。

日前,宁波市生态环境局宁海分局执法人员通过在线调取监控数据、排污许可信息、E企管平台信息等,对2024年“双随机”名单中的多家正面清单企业以非现场方式开展“远距离”监管,查看企业生产治污情况及厂外环境。

“过去,执法人员每年要多次到企业现场进行环保设施排查,而现在,对正面清单企业实行线上监管、无事不扰,能够更好地服务企业,也为企业发展松绑。”宁波市生态环境保护行政执法队队长林斌说。

宁波是制造业大市,民营企业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宁波市创新打造正面和培育“两张清单”,结合企业规模、环境管理水平、治污设施配备情况等要素,将企业分别纳入正面或培育清单,实现梯队化培育入库。同时,建立第三方指导帮扶队伍,对正面清单企业和培育清单企业开展绿色体检,助力企业合规、健康发展的同时,实现生态环境的预防式保护。

截至目前,宁波市对上市和拟上市公司、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百强企业等符合条件企业应纳尽纳,已有1002家企业纳入正面清单管理,数量居全省第一。

为了解决生态环境监管和治理中存在的人力不足、监管范围广、问题发现不及时等难题,宁波市构建了数字化预警体系,做到环境问题“精密智控”。

依托全国生态环境非现场监管执法试点,宁波市全面归集用电工况、在线监测、视频监控等各系统平台数据信息,强化环境质量、用水用电等数据分析,提高非现场监管能效,对通过数据分析发现的涉嫌环境违法行为线索或无人机、走航监测、卫星遥感、群众举报投诉等溯源指向情形的,开展现场执法。今年以来,累计对正面清单企业开展非现场执法3500余次,发现问题294个,整改完成率100%。

嘉兴:让“沉睡”资产变发展“活水”

近年来,浙江省嘉兴市在“生态立市”战略的引领下,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创新,开展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在全国率先试点排污权交易制度,激发高质量发展动能。

如今,嘉兴排污权交易开始“跨越山海”,原本只流通于嘉兴的排污指标“进阶”到全省,甚至迈向了长三角这个更大的市场。

今年4月,一笔嘉兴市与衢州市的排污权交易“落槌”。位于平湖的浙江卫星能源有限公司购买了衢州一家企业富余的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排污指标,总交易额达到347万元,创全省排污权跨地市单笔交易最高纪录。

“排污权的跨地市交易为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让企业更有底气推进重大产业项目建设,为地方经济发展贡献新动能。”浙江卫星能源有限公司负责人朱卫刚说。

今年,在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协作小组第四次工作会议上,首批长三角跨区域排污权交易签约,来自嘉兴市嘉善县的3家企业分别从上海青浦、江苏吴江、安徽广德购得共计13吨的挥发性有机物排污权指标。

浙江天梅印刷材料有限公司与上海上骅涂装有限公司,安徽永茂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与飞索电磁线(上海)有限公司,浙江欧仁新材料有限公司与苏州世佳纺织印染涂层有限公司,恒颢光电科技(浙江)有限公司与安徽广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分别签订了长三角跨区域排污权交易协议。

“企业在本地交易排污权范围较小,申请项目或投入产能时会受到制约。现在交易范围扩大到长三角区域,能够帮助企业获得更多排污权指标,企业的项目也能快速落地,产能得到释放,最终获得市场效益。”浙江欧仁新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李耀邦说。

嘉兴市生态环境局出台了《嘉兴市关于推进跨区域排污权交易工作的指导意见》《嘉兴市跨区域排污权交易程序规定(试行)》,截至目前,共完成33笔跨区域交易。为推动排污权制度不断调整、完善,进一步优化全市域营商环境,嘉兴市生态环境局构建了企业富余排污权动态清单库,拓宽有需求排污单位信息获取通道,提高二级市场交易效率,目前已完成132家企业的富余排污权核定。

湖州:环评绿色改革为企业省时省钱

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浙江省湖州市以高水平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为目标,深化环境影响评价改革,强化环评的源头预防作用,推动环评管理既“放得活”又“管得住”。

日前,位于湖州市的浙江睿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就感受到了环评改革带来的便利。公司安环总监高飞正在为企业即将启动的新项目办理相关手续,原本至少需要半个月的项目准入流程,现在只需要在办公室电脑上的“浙里环评”系统里进行“研判”,10多分钟就可以得出项目准入结果、环评办理要求、排污许可要求等专项提示。

“如今办理环评,不用再像以往那样频繁对接环评单位和生态环境部门,省时省力。”他感慨道。

湖州市在全省率先推出“浙里环评”应用场景,按照“一地创新、全省共享”模式,联动完善环评服务机制,引导产业向环境容量大、保障条件好的产业平台科学布局、有序转移。

“浙里环评”通过构建“环境准入一键查”“项目环评一站服”“排污许可一证管”等子场景,纵向打通部、省、市、区县四级环境业务系统,横向将市发改、经信、自然资源和农业农村等业务部门各类涉及环境准入要素的规划、数据纳入,建立了集“‘三线一单’、规划环评、项目环评、排污许可、监管执法、督察考核”于一体的全周期、全链条、全要素融合环境管理体系,有效解决部门信息不对称、项目准入误判等问题。

截至目前,对全市217个项目实施降级管理,受益企业761家,企业环评编制费用节省50%以上,治污设施成本节省约800万元。环评报告书从委托编制到出具批文平均总时长从80天降低至37.4天,环评审批办理时效从法定时间的60天压缩到1.2天。

目前,“浙里环评”应用场景已在全省范围推广使用,生态环境部对“浙里环评”应用场景作出“实用好用,是基层创新的典型案例”的肯定,并以简报形式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生态环保领域‘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提高项目准入研判精度、简化环评流程、缩减审批时间,提升助企效能。”湖州市生态环境局局长潘鸣说。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