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六场)举行
发布日期:2023-06-12 11:01 浏览次数: 来源: 浙江省生态环境厅

6月9日下午,浙江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六场),介绍“深入实施‘千万工程’,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先行示范,让绿色成为浙江发展最动人色彩”有关情况。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省乡村振兴局局长王通林,省美丽办常务副主任,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郎文荣作主发布并回答记者提问,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章春华,省财政厅副厅长倪学军,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李家银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二十余家中央、省级主流媒体参加发布会。

以下为郎文荣厅长的主发布稿和记者问答实录:

一、主发布稿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好!

很高兴在“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向大家通报我省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有关情况。在此,我代表省美丽办、省生态环境厅向一直以来对我省生态环境工作倾注极大热情、给予大力支持的各位记者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八八战略”具体到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就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生态优势,创建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 20年前,在习近平同志的亲自决策部署和直接领导推动下,浙江生态省建设先行一步、走在前列,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萌发与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生动的实践。20年来,全省上下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道路砥砺前行,以“811” 生态环保系列行动和“千万工程”等重大载体为抓手,一以贯之、久久为功,在全国率先探索出经济转型升级、环境持续改善、城乡均衡和谐的绿色高质量发展模式。回顾生态省建设20年的历程,可以用“五个高”来概括。

一是高标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我们以满足人民群众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为导向,开启了覆盖全域、联动城乡的生态环境治理大会战。先后实施四轮“811”生态环保行动,创新推出建设污水零直排区、清新空气示范区等有辨识度的行动载体,打出“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边三化”等系列组合拳,浙江生态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省控断面优良水质比例从42.9%升至97.6%,全面消除劣V类断面;设区城市PM2.5平均浓度从61微克/立方米降到24微克/立方米;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保持100%;首个实现生活垃圾“零增长”、原生垃圾“零填埋”。我省总体环境质量稳居长三角第一、改善幅度全国领先,全省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连续11年提升,环境信访总量连续7年下降。良好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浙江高质量发展的优势所在、动力所在、后劲所在。

二是高水平推动经济社会绿色转型。我们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治调结合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实施“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完成铅蓄电池等六大重污染高耗能行业整治提升,在削减30%的废水废气排放量的同时,行业规模、产值税收持续翻番增长,2022年万元GDP能耗、水耗分别较2002年下降63.8%、91.7%。“十四五”以来,我们把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为绿色转型总抓手,开展全国首个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区建设,率先建立重点企业碳账户,开展重点行业碳排放评价,加快核电、风光电、抽水蓄能等清洁能源项目建设,推进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EOD)建设,将生态价值释放到农业、文旅、商贸、科创等关联产业。绿水青山不仅是展示今日浙江的“金名片”,还成为可持续发展的“聚宝盆”。

三是高质量开展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我们把全省域作为大花园来打造,严格实施生态环境空间管控,率先建立“三线一单”制度,建立314个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地,全省森林覆盖率超过61%,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2%。全面实施永久基本农田集中整治,系统推进八大水系和近岸海域生态修复,扎实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试点示范,85%的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得到有效保护,“神话之鸟”中华凤头燕鸥、“鸟中大熊猫”朱鹮这些珍稀濒危物种重现浙江大地。我们以生态示范创建为抓手,丰富拓展“两山”转化通道,例如遍布全省的美丽乡村、全域旅游,丽水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等,都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全省累计创成42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12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数量居全国第一,走出了一条在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地区,保护生物多样性、践行“两山”理念的新路子。

四是高效能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我们坚持创新发展改革赋能,建立完善美丽浙江建设工作推进、党政干部政绩考核、环境损害责任追究机制。取消衢州、丽水和山区26县GDP总量考核,实施四级环境状况报告制度、迭代绿色发展财政奖补政策,在全国最早推行排污权、水权、用能权等资源环境有偿使用制度,生态补偿、河湖湾滩长制、环境问题发现机制等一批制度成果向全国复制推广。我们与时俱进开展生态环境地方立法,构建起以《浙江省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为统领的“1+N”生态环境地方法规规章体系。充分发挥数字化改革的“关键一招”作用,重塑“平台+大脑+应用”架构,建成涵盖50万家企业、归集168亿条数据的生态环境数据仓,以数据流为载体、“一件事”为单元,高效统筹项目审批、污染治理、环境执法等业务,成为全国唯一生态环境数字化改革和生态环境“大脑”试点省。

五是高品质推动生态成果共建共享。生态文明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我们大力培育、积极传播生态文化,设立全国首个“生态日”,开展环保设施公众开放、公益巡演、全民生态运动等系列活动,持续推进生态文明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进家庭,广泛推进 “绿色细胞”建设,生态环保越来越成为村规民约、公序良俗,绿色出行、垃圾分类、光盘行动越来越成为公众自觉。积极推动环保公众参与,敞开监督,曝光问题,回应关切,培养出了一批企业环境“医生”、农村环境监督员、环保协管员、义务巡防员,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民间环保社团和志愿者。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低碳生活方式的倡导者、维护者、贡献者,绿色环保已经成为社会的新风尚。

各位记者朋友,20年来,浙江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变化是全方位的、创造的成就是历史性的、形成的影响是国际性的,为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和美丽中国省域标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下一步,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生态文明建设要先行示范”“让绿色成为浙江发展最动人色彩”的殷殷嘱托,以“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为新起点,按照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要求,统筹谋划美丽浙江新蓝图、争做美丽中国排头兵,推动形成更多具有浙江辨识度、全国显示度的先行示范成果,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更多 “浙江方案”。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大家!

二、记者问答:

浙江之声记者提问:经过20年的努力,浙江的环境质量有了大幅改善,绿水青山肉眼可见。我想请问在环境治理方面有哪些成熟的经验可以分享?另外,下一步如何巩固提升全省的环境质量?谢谢。

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郎文荣:谢谢你的提问。回顾我们20年生态省的建设历程,历届省委、省政府“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确实推动了我省生态文明建设始终走在前列,也为全国提供了很多经验。其中,我觉得很重要的一条,就是紧密结合形势,紧盯问题短板,找准牵一发动全身的“龙头工程”,这条经验也是总书记留给我们的,这就是“811”工程,利用这个机会向大家介绍一下这个“811”行动。

2004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了“811”环境污染整治行动。所谓“811”,当时的提法就是突出8大水系和11个环保重点监管区的治理。第一次行动的三年就有效遏制了环境恶化的趋势。2007年的第二轮“811”新三年行动,则是突出了8个方面的目标任务,11个重点环境问题,可以说是从重点防治工业污染转向了全面防治工业、农业、生活污染,实现了这方面的转变,基本解决了面上较为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到了2010年开始的第三轮“811”,从重点抓环境治理又转到了立体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上来,“811”的这个面更广了,转化为了8个方面的目标,11个专项行动。到2016年第四轮“811”,我们则是通过“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美丽乡村建设等11项专项行动,达到了绿色发展的新目标。所以给大家回顾一下这个“811”的发展历程,这四轮的“811”系列行动,可以看到它是一脉相承、持续递进的。内涵在不断地延伸,内容不断地拓展,标准不断地提高,让全省生态环境质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你刚才也问到下一步我们怎么做?我觉得就是要把总书记留给我们的宝贵经验财富,也就是“811”这张名片进一步用好、抓实、擦亮,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环境获得感。我觉得主要是三个“抓”。一是面上抓巩固。这20年四轮“811”环境整治和示范行动,措施之实、力度之大、成效之显著前所未有。在2021年我们浙江在全国的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结果和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均位居全国第1,对于浙江这样一个经济大省来说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刚才我前面的通报里面也都有,2022年我省地表水省控断面Ⅰ—Ⅲ类水比例达到了97.6%,地表水国控断面Ⅰ—Ⅲ类水比例更是达到了99.4%,空气质量PM2.5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低点,24微克每立方米。但是在取得这样显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看到,我省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基础设施方面确实还存在着一些短板,环境质量持续向好的基础还不稳固。我们要抓巩固,巩固的同时还要抓提升。所以我们需要花更大的力气扎实做好项目源头的准入、基础设施的布局,包括刚才我讲到的减污降碳协同等等,这个基础性、系统性、全局性工作我们要进一步抓得更加实。

二是点上抓提升。当下我们更要找准制约环境质量改善的关键因子。因为现在老百姓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刚才王厅长通报里面讲我们原来的垃圾是靠风吹的,污水是靠蒸发的。现在老百姓更讲感官度、感受度。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关键是抓住影响群众感官的,像噪音、恶臭、油烟等扰民问题,对症下药、靶向施策,推动生态环境质量在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关键指标上持续提升。譬如在治气方面,这两年对我们困扰最大的是臭氧问题,所以我们今年也提出,要以亚运会环境质量保障为契机,聚焦臭氧治理,从深层机理的角度出发,对柴油货车治理以及其他VOC挥发性有机物的治理等方面统筹加以推进,让“蓝天白云”成为常态。

三是本质上抓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是二十大报告的要求,说到底,生态环境问题归根结底还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问题,最根本的就是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所以我们还是要从提升自然生态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这个本底来入手,合理规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创造宜业宜居宜游的良好环境。还包括加强珍惜濒危物种的保护,外来入侵物种的防治,开展重要生态系统的保护修复,更加关注气候变化、环境变化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有效防范生态环境风险,让良好的生态成为老百姓幸福的“不动产”。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浙江经视记者提问:生态文明建设实际上也是共同富裕示范区方面的一项重要内容,请问如何发挥好生态文明建设在经济建设,尤其是在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方面的作用?谢谢。

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郎文荣: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我们如何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共同富裕这个大局,当然就是紧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历久弥新的理念。“两山”理念是总书记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时间越久越彰显出它强大的生命力。实践证明,生态本身就是价值,保护好绿水青山更是一种增值。我理解,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是一个双向转化、双向奔赴的过程,不仅要把高品质的“绿”转化为不断流动的“富”,还要让“金山银山”更好地反哺“绿水青山”,实现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这两年,我们以推动绿色发展和加强系统治理为双轮驱动,把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与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贯通起来,与经济转型升级、资源高效利用、城乡均衡发展贯通起来,具体体现在三个“度”上:

一是项目落地的速度。我们努力在审批上做减法,以最经济的手段、花最少的时间管住最关键的环节,帮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比如,我省在全国率先开展“区域环评+环境标准”,“多评合一”“打捆”审批改革。项目建设环评报告编制时间平均缩减65%。以大宗商品储运基地的规划环评为例,我们从受理到出具审查意见仅仅用了18天,创造了同类规划环评最快审查记录。

二是帮扶企业的温度。我们打造了集自查体检、预警提醒等功能于一体的“环保e企管”平台,健全了轻微违法不予处罚制度,创新了“环境信用修复一件事”和学法积分抵扣罚款等举措,把便捷服务直递企业手头。我们还广泛收集企业发展难点堵点问题,深入企业一线帮扶,积极向上争取,强化横向协调,积极推进问题解决,让服务温度直达企业心头。比如今年2月我们在调研中了解到,宁波有近800家企业长期以来受到“卡脖子”的政策影响,500万吨铸造产能无法释放,极大制约了当地汽车、五金工具、电子通讯等产业发展。我们第一时间开展调研走访,积极协调对接,促成了打通政策堵点,为我省金属压铸及其下游产业发展真正解了“绑”。

三是绿色产业的厚度。我们坚持在保护环境过程中发展产业、拓展业态,积极培育绿色增长点,为共富图景嵌上高品质的生态拼图。比如我们积极探索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目前已有总投资720亿元的14个EOD项目纳入了生态环境部金融支持项目库,涌现出了像嘉兴南北湖未来城、“浙东芳养谷”台州黄岩项目、“海上花园”洞头诸湾项目等一批亮丽的“名片”。我们还创新打造海洋塑料污染治理“蓝色循环”模式,探索形成了“海洋垃圾收集—资源高质利用—国际认证增值”的产业链条,帮助一线收集人员每人每月增收1200元,推动年产值超过500亿元的海洋塑料产业不断壮大。

总的来说,通过不懈努力,全省各地“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相互转化、双向奔赴的路子更宽了,干劲更足了。前景十分美好,未来十分可期。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浙江卫视记者提问:20年来,浙江在生态文明的体制机制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不少都走在全国前列。请问下一步我们如何保持这种优势?同时下一步着力点在哪里?谢谢。

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郎文荣:谢谢你的提问,这位记者朋友提出了一个重要命题。机制长效,绿水青山方能常在。制度建设具有抓总的意义和基础的作用,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些年来,我们抓住机构改革、体制改革释放的红利,加强顶层设计,坚持问计于民,敢于第一个吃螃蟹,形成了很多全国首创的做法和经验。比如,率先推行“区域环评+环境标准”的改革、首创生态环境问题发现机制;实现五级河长制、四级生态环境状况报告制度、三级公检法机关驻环保联络机构全覆盖;成为全国唯一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区试点省、唯一全国生态环境数字化改革和生态环境“大脑”建设试点省等等。

如果说前期的重点在夯基垒台、立柱架梁,现在已经到了全面推进、积厚成势的阶段。一方面要坚持巩固已有成果,抓好制度落地,另一方面,要不断创新发展,激发制度活力,做好“法治、智治、共治”三篇文章。

法治,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去年,我们集成环境准入、“两山”转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创新做法,出台《浙江省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填补了我省生态环境综合性法规的空白。全省现行有效的生态环境地方性法规规章有60部,地方性标准29个,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法治框架。今年,还要推动出台《浙江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十四五”还要推动海洋环境保护、核与辐射、噪声污染防治等一批地方性法规的制修订。

智治,是必须牢牢把握的时代机遇和战略主动。我们坚持把数字化改革作为环境治理现代化的关键一招,将生态环境治理建立在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底座上,重塑“平台+大脑+应用”架构。比如,去年我们聚焦疫情常态化防控,稳住经济大盘,守牢安全底线“三件大事”,迭代升级了“浙里无废” “浙里环评”“督察在线”三大应用。在医废闭环处置、项目审批落地、问题精准发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下一步,要把实践成果上升为制度成果,争取在全国形成推广示范效应。

共治,是衡量治理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标尺,生态环境关系到各行各业、千家万户,生态环境工作不能成为党委、政府的“独角戏”。这些年来,我们不断加强政策法规制定过程中的公众参与、完善媒体和舆论监督机制,重视环保社会组织建设,构建党、政、社、群协同联动的治理格局,目的就是让公众成为生态文明的建设主体和享受主体。不仅要生态自觉、生态自律,更要生态自强、生态自信。

总之,法治、智治和共治,三者相互融合、相互作用,我相信,浙江的生态文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将会有一个新的跃升。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