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宁波小曹娥电镀园区高标推进电镀行业整治提升  顺利通过二轮中督反馈问题省级销号验收
发布日期:2023-03-21 14:45 浏览次数: 来源: 浙江省生态环境厅

近年来,余姚市紧盯“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小曹娥电镀园区污染问题”整改目标,以最坚决的态度、更严格的标准、强有力的举措抓好问题整改,取得了明显成效,企业生产工艺及污染防治水平明显提升、园容园貌焕然一新。连续跟踪监测结果表明:园区水渠水质六价铬、铜等指标均均远低于V类水标准限值,众安废水处理站废水排放口中铬、镍等指标均达到电镀水污染物排放相关标准,甚至低于检出限。3月8日,小曹娥电镀园区污染问题顺利通过省级销号。

一、突出系统治理、高标准推进问题整改

一是联合执法,摸清问题底数。问题暴露后,余姚属地政府联合生态环境、应急、供电、消防、住建、卫健、资规、综合执法等8个部门开展了为期10天的联合排查摸底专项行动,重点排查环保隐患、安全隐患、违章搭建等三大类问题,对5家企业进行了立案查处,对2家电镀企业执行全面停业整顿。

二是科学施策,锚定整改路径。在摸清问题症结的基础上,聘请浙江省环境科技公司、浙江仁欣环科院公司等第三方专业团队进行实地勘察、研究分析、方案评审,制定完善《余姚市小曹娥电镀园区综合整治提升工作方案》和《余姚市电镀行业整治提升规范(2020年)》,科学梳理生产工艺提升标准及废水、废气、固废的处置措施,并将整治提升行动分为全面排查、全面整治、整体评估三个阶段,有序推进电镀园区整治提升工作。

三是分类整治,实施起底提升。以“科学系统、疏堵结合”为原则,以“提升工艺水平、降低生产密度”为目标,确定了“异地搬迁、原地整治、原地拆建”三种方式开展整治提升,其中异地搬迁企业11家,原地整治企业1家,原地拆建企业7家,累计投入21.5亿元。异地搬迁:11家企业于2022年8月15日全部停止原地生产,组建成两家企业落户中意产业园,降低了园区电镀企业密度,区域环境承载力得到较大提升。原地整治:1家企业(力盟)从2021年2月起实施关停。原地拆建:7家企业按照电镀行业规范建成新厂房和生产线,实现了工艺装备、水平污染防治水平和风险应急水平“三个提升”。

二、突出专项攻坚、严要求狠抓整改落实

一是做到五个覆盖,确保污水零直排。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专家全程指导建设,生态环境业务骨干全程督导帮扶,19家企业累计投入资金0.3亿元,高标准开展电镀园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实现了设计方案专家论证全覆盖,初期雨水收集池全覆盖,雨水收集明渠化全覆盖,污水明管化全覆盖,雨污水排口在线监测全覆盖的“五个全覆盖”,2022年9月29日,顺利通过省级验收评估。

二是完善基础设施,确保园貌大提升。累计投入6000余万元,推进园区整体环境提升工程建设,实施园区路面维护改造0.6公里、景观绿化改造11000平方米、建筑外立面改造40000平方米和雨水明渠改造提升3.2公里。整体规划扩充公共停车位200个,对园区3条主要干道增设道路交通违法抓拍系统。加大技防设施投入,在园达路市政雨水明渠末端建设智慧排口,实施水质在线监测和智慧化监管;在园区东侧敏感点安装大气实时在线监测设备;采用委托第三方物业管理模式,加强日常修护,及时做好沟渠、管道的疏通检修,确保各类基础设施运行正常。

三是严格执法检查,确保监管不放松。强势推动整改主体责任再压实,坚决防止“敷衍整改、拖延整改”,市里专门部署开展了生态环境问题“举一反三”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对生态问题开展滚动式的起底排查、入库建档、攻坚破解、对账销号,特别是以联合执法倒逼整改落实,共立案查处园区违法行为企业59家次、处罚849.9万元,其中查处涉水企业17家次、处罚209.5万元。同时,开展环保“红黑榜”监管模式,共曝光“黑榜”企业28家,表扬“红榜”企业14家。

三、突出长效管理、多举措护航绿色发展

一是强化巡查,做到问题闭环。出台实施《小曹娥电镀园区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小曹娥电镀园区日常环保巡查监督制度》《小曹娥工业园区污水管网设施维护管理制度》和《小曹娥工业园区水渠水质稳定达标方案》,主管部门和属地成立巡查专班,加强对园区的日常巡查,发现问题立即限时整改;同时,建立电子巡更管理系统,借助园区“环保管家”第三方专业力量,入企指导,动态发现解决问题,确保问题不反弹回潮。同时,依托环保“三色”分级管理系统,以日常管理、整治进度、问题发现、污染管控效果等为评价指标,将“红、黄、绿”码作为可视化展示结果,动态掌握企业整改情况,不断提高发现问题并落实闭环整改的能力。

二是动态监测,盯紧达标排放。对企业污水处理情况进行高频动态监测,委托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取样分析,实行不定期随机抽样,对企业废水重金属排放严格实施浙江省《电镀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一旦发现有超标排放的依法查处;同时为了削减企业废水排放浓度和强化对企业废水排放监控,在原来企业废水排放口安装pH、化学需氧量、氨氮、总铬的基础上,增加了总氮、总磷在线监测设施的安装,使在线监控指标更加全面。经6个月连续61家次监测数据显示,企业废水排放口及含一类污染物废水排放口均稳定达到排放标准。

三是数字赋能,助力行稳致远。投入200万元开发企业智慧环保管理系统,对企业生产工况、废水排放、雨水排放、视频数据等实施在线监控,利用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手段,实现电镀企业管理更加高效、科学、规范。同时,建立园区智慧监管协同平台,综合各企业生产过程各类监测数据,一张图呈现企业的平面布置,展示企业生产和环保管理状况,为环保智慧监管提供技术支撑。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