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宁波市海曙区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发布日期:2022-11-22 11:35 浏览次数: 来源: 浙江省生态环境厅

近日,在“生态文明、绿色发展”中国生态文明论坛南昌年会上,生态环境部对第六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进行命名授牌,海曙区荣获第六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系此次全市唯一获奖的地区。近年来,海曙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始终忠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生态文明示范创建为抓手,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纵深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后荣获“美丽浙江”建设和“美丽宁波”建设考核优秀,并成功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如今跻身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行列,既是对海曙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及其成效的肯定,也为海曙的未来增添了一抹“绿色”发展的底色。

一、体制机制迎破题。先后印发实施《海曙区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19-2025)年》《海曙区生态文明示范创建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等,为纵深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在全省率先成立区级生态文明建设委员会,并成立生态文明建设服务中心,以实体化运作统筹推进全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设立镇(乡)、街道生态环境办公室,建立完善“党政为核、部门联动、镇街主责”的生态文明建设三级组织领导和责任体系;依托区属国有企业,创新组建专业化监测机构,以政企合作方式补齐环境监测能力短板。

二、污染防治显成效。一是实施“五气共治”,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区域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连续四年保持在90%以上;PM2.5平均浓度从2017年的36µg/m³下降到2021年的19µg/m³。完成工业炉窑整治、燃气锅炉低氮改造91个,清理散乱污企业496家,淘汰落后产能企业70家,治理VOC等废气排放企业48家,累计淘汰国三营运柴油货车1034辆。实现城市主干路机械清扫率100%,建筑渣土运输车辆密闭、平装率100%,创成“席地而坐”城市客厅示范区域4个,荣获“道路清爽行动”先进城区。二是深化“五水共治”,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区域地面水环境质量实现省控以上断面水质优良率、市控以上断面达标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和优良率四个100%。全区13个镇乡(街道)通过省级“污水零直排区”验收,10个工业园区(集聚区)成功创建市级“污水零直排区”;累计完成金属表面等5个行业深化整治提升,治理淘汰涉水污染企业88家,提升改造企业污水处理设施18台套,更新改造加油站地下油罐159个。三是争创“无废城市”,深入打好净土清废战。建成一般工业固废和危险废物的双收运体系,收运覆盖率均达100%,累计创成7类“无废城市细胞”46个。全面完成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和农用地详查,有序搬迁或依法关闭重污染土壤企业,积极推进土壤污染治理修复试点,累计完成污染土壤治理修复项目2个。

三、生态安全有保障。一是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部门协调配合工作机制,主动开展四明山区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与评估,与生态环境部宣教中心开展战略合作,推进龙观乡试点打造全国首个生物多样性友好乡镇。龙观生物多样性友好体验馆建成开馆,并成功入选全省、全市首批生物多样性体验地名单;“四明秘境,多彩龙观”自主承诺作为全球42个案例之一被COP15官方收录,生物多样性现场体验活动获评“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全国十佳公众参与案例,并被央视《焦点访谈》专题报道。“海曙区全力打造生物多样性保护引领区 助力四明山区域乡镇共同富裕”入选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共同富裕最佳实践名单。二是补齐环境基础设施短板。先后实施栎社净化水厂提标扩容、清水环通工程、云林路污水主干管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农村污水处理终端设施151个,完成河道综合整治10公里,建设或实施管道雨污分流改造87.8公里,集中式污水处理能力达到17万吨/日。近三年全区各类主体完成生态环保投入分别达32.16亿元、39.54亿元和42.52亿元,占GDP比重超过3%,并呈现逐年增长态势。三是强化环境风险管控。统筹开展环境问题清理整治和“举一反三”大排查大整改,解决消除各类突出环境问题66个。近年来,未发生较大以上突发环境事件和恶性群体事件,未有被中督、省督、长江经济带警示片以及中央巡视、审计重点关注的突出个性生态环境问题。

四、绿色发展有活力。一是服务业主导地位突出。服务业发展综合评价排名全省第11位,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69.8%,商贸业、金融业规模保持全市前列,软件信息、科技服务业突破明显,“互联网+服务”、新零售、文旅融合、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加速涌现,成功创建省夜间经济、数字生活新服务样板区。二是绿色制造体系逐步建立。近年引进的四大产业技术研究院累计新建创新平台34个、孵化科技型企业37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年均两位数增长。“亩均论英雄”改革、批发零售业和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获省政府表彰激励,累计建成国家级绿色工厂4家、数字化车间13个,获评全国产业集群区域品牌试点区和全国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示范区。三是绿色农业发展加速。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农业实现“樱花可食、枫叶可藏、茶园可游、锦鲤可赏”,获评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区和省级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古林大田数字农业项目成为国家首批、华东地区唯一水稻种植数字农业技术集成示范项目。

五、生态文化广宣传。一是打造生态文明宣传阵地。充分动员辖区内企业、学校等社会主体,积极争创省、市级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和环保设施公众开放单位,目前全区已成功创建省级生态文明教育基地2家、市级生态文明教育基地3家、环保设施公众开放单位2家,累计接待团队1800余批,参观4.4万余人。此外,先后揭牌成立宁波自然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宁波昆虫生态观测站、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宁波生物多样性保护教学科研实践基地、中国计量大学碳中和与绿色发展研究中心调研基地等,为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弘扬生态文化提供新的宣传阵地。二是开展生态文明主题宣传。充分利用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世界环境日、浙江生态日等环保节日,开展主题宣传活动。先后举办“走进自然、贴近生物多样性”2021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宁波主题宣传活动、“海曙区生态环境志愿者联盟”成立仪式、“生态海曙•绿色共富”2022年浙江生态日主题宣传活动等。三是凝聚生态文明共治之力。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环保专业人士共同组建生态环境特邀观察员队伍;充分整合志愿者队伍资源,成立生态环境志愿者联盟;邀请当地动植物专家成立龙观乡生物多样性“智库团”。全面倡导绿色出行、垃圾分类、节水节电、光盘行动等绿色生活方式,实现城镇居住小区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连续四年获评全省生活垃圾分类优秀区。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