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环境报》头版头条:从Ⅲ类水体几乎绝迹,到Ⅲ类以上水质断面比例达91.8%,嘉兴治水实现蝶变 革命红船启航地重现秀水泱泱
发布日期:2021-05-18 16:12 浏览次数: 来源: 浙江省生态环境厅

中国环境报“新思想引领新征程•红色足迹”系列主题报道于今日推出开篇之作:《嘉兴治水实现蝶变 革命红船启航地重现秀水泱泱》。浙江嘉兴,是中共一大南湖会议召开地,也是中国革命红船的启航地。一代代“红船人”,在用最真挚的情感讲述着红船故事的同时,也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生态文明理念。

 

从Ⅲ类水体几乎绝迹,到Ⅲ类以上水质断面比例达91.8%,嘉兴治水实现蝶变

革命红船启航地重现秀水泱泱

◆本报见习记者 王雯 记者 晏利扬

暮春四月,行走在嘉兴市秀州区油车港镇银杏天鹅湖生态景区内,碧波荡漾,白鹭低飞,构成了一幅江南特有的湿地画卷。宜人风光,得来并不容易。“这里以前叫南官荡,因围湖造塘导致水质严重恶化。我们采取了‘退渔还湖’、清淤绿化、生态修复等措施,目前已达到Ⅱ类水质。”油车港镇党委委员凌根明说。

水乡嘉兴,也曾因水而痛,劣Ⅴ类水体最多时曾占到74%,Ⅲ类水体几乎绝迹。20129月,在千人治水大会上,嘉兴市领导立下“军令状”: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治好水环境!

一连串铁腕治水的举措,让嘉兴的水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7年,劣Ⅴ类水体全面消除;2020 年,市控 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从 2012 年的0跃至 91.8%,国控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达 100%,同时摘得美丽浙江考核优秀市和全省治水最高荣誉“大禹鼎”的桂冠。

 

压实“责任田”:源头控污把好治水第一道关口

地处杭嘉湖平原腹地,嘉兴70%的水属于入境水,“水质性缺水”是长久以来的困扰。直面水环境短板,嘉兴市以“五水共治”为突破口,推动治水工作从末端治理向源头控污、工程治水向综合治理、专项治理向精准治理转变。

以水质论英雄,嘉兴市用好考核“指挥棒”,创新建立生态环境督察、季度报告和年度述职三项制度,把“五水共治”作为首要监督报告内容,确保治水工作“党政同责”“一岗双责”。

“我们在每个镇(街道)设置3-5个控制断面,建立全市域‘月统计、月通报、月排名、月例会’制度,每月对 252 个断面开展水质监测,进行排名通报,工作先进的发‘红旗奖’,工作滞后的发‘蜗牛奖’,压实各级治水责任。”嘉兴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岳玉良介绍。

同时,嘉兴市划定13 个水污染治理重点区域,布设 207 个监测点位,形成重点区域“水质地图”。全面排查区域内生活小区、种植业退水、水产养殖业尾水排放口,“清单式”管理,分类施策。其中,农田灌溉退水污染就是农业面源治理重点之一。

记者来到嘉兴平湖农业经济开发区(广陈镇)龙兴村赵家兜灌区,连片翻滚的稻浪展现在眼前。良田周边的生态拦截沟渠里,一簇簇野茭白、菖蒲等植物犹如一道天然屏障,对农田排出的水进行过滤净化。在田间地头,还伫立着一个个小小的智能采集装置,它们可以全自动精准感应水稻种植的土壤环境、稻田水位等数据,对水肥高效利用进行数字化调控。

“这里是我市首个农田‘尾水’零排放工程,工程对现有的17个退养鱼塘进行串并、打通,池塘水通过泵站依次进入灌溉渠道、稻田、生态沟,最后回流池塘,实现整个灌区灌排水循环再利用。”广陈镇农业经济发展办副主任王宇磊介绍,灌区完成改造后,化肥每亩使用量、氮、磷等主要指标均下降明显,可谓“肥水不流外人田”。

截至目前,赵家兜灌区已建成275亩“生态拦截沟+生态塘”示范区。到2025 年底前,嘉兴市稻田退水“零直排”治理工程面积将达到60 万亩以上,覆盖全市主要河湖、监控断面、美丽乡村精品线等周边稻田和优质稻米示范区。

不仅是农业面源污染减控,全市还建成“污水零直排区”1261个,实现市域城镇污水管网全覆盖,城镇生活污水全处理、工业企业污水全入网。

 

唱响“联字诀”:打造长三角跨界治水基层样本

在嘉兴,交错纵横的河网水系滋养着两岸人民,也成为许多县(市、区)的天然分界线,让嘉兴与周边地区多年的“水账”一直难以算“清”。如何打破界河间治水的行政“藩篱”?一条麻溪港的前世今生,可以窥见答案。

这条10公里长、30米宽的边界河道,看起来毫不起眼,却连接着嘉兴秀洲区王江泾和江苏苏州吴江区盛泽两大人口稠密的城镇。如今的麻溪港,水质已从劣Ⅴ类提升到Ⅲ类水,河岸边三两村民垂钓闲聊,一派水乡静谧。

河道省际交界不远处,西雁村党总支书记许文伟正和盛泽镇杨扇村的联合河长一起,查看河道保洁,安排水葫芦机械打捞作业。

“上游盛泽镇纺织印染业发达,当时人们环保意识淡薄,污水直排,垃圾随意倾倒,水污染造成鱼虾、水生植物绝迹,下游王江泾镇渔民、养殖户几乎无法维持生计,两地的关系一度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许文伟说,由于边界河权责不明,仅靠一方治理成效甚微,大家意识到,“单打独斗”的格局必须改变。

2017 年,两地率先竖起省际边界联合河长公示牌,开启了河长联合巡河、联盟协作的新模式。2018年,两地又共同出资1亿元对麻溪港实施清淤疏浚。目前,联合河长机制、水质联合监测机制、水环境联合治理机制、水环境联合执法机制、水环境联合保洁机制等“五位一体”水域协同机制已经建立,多年的“干戈”也化为“玉帛”。

水里的问题,根子在岸上。纺织印染同为两地民生产业,要根治水污染,喷水织机的腾退是重中之重。目前,王江泾镇已实现全镇1370户、20502台散户喷水织机的清零,提档升级传统产业,古塘村村民冯桂荣就是腾退户之一。

“村里动员后,我第一批响应淘汰,发展起苗木种植,6亩红心猕猴桃栽下还不到两年,收入从30万元降到了十几万元,但我觉得心安。”冯桂荣乐呵呵地说。

并肩治水,“联”得更紧密,“动”得更务实,已成为嘉兴融入长三角绿色一体化的常态。

每到冬天,在嘉兴嘉善县太浦河长白荡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万顷碧波引得白鹭、野鸭、鱼鹰等万余只水鸟在此“嬉戏追逐”。这口关系到跨省五县两区800万人口的“大水缸”,在联保共治下愈发清澈。

“围绕饮用水安全、河道保洁、信息共享、监测预警等工作,我县与太浦河沿岸的上海青浦及江苏吴江等地不断完善跨界水环境联防联控机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长三角一体化治水中得到了最好体现。”嘉善水务集团总经理范建国说。

 

再吹“集结号”:碧水行动开启水生态修复新篇章

对于许多嘉兴市民来说,来南湖边散散步,已成为茶余饭后不变的休闲习惯,住在南湖附近绢纺三村的孙阿姨就是其中一位。

“我在湖边上住了六十几年了,经常会过来走走,没想到现在水底的水草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南湖真是越来越美了。”孙阿姨说,虽然去过全国很多城市,还是家乡环境最好。

水质的提升,得益于南湖生态环境修复工程。

“南湖是城区九条河流汇聚发散的节点,由于地势平坦,航运带来了大量泥沙,导致湖区整体浊度较高,治理前水体透明度只有30厘米。”嘉兴市水利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叶萍告诉记者,2018 年,结合“十三五”水专项,中国环科院牵头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同济大学等单位,共同编制了《嘉兴市南湖水质提升与生态修复总体方案》,启动南湖水质、生态及景观的全面提升工作。

据介绍,工程采用水养草、草养水的治水理念,对湖区进行底泥清淤和微地形改造,结合水量优化调度措施,净水降浊,增强水体透光性。在此基础上,种植14.8万平方米的沉水植物,吸附水中悬浮颗粒,也为水生动物提供生存环境,构建稳定完善的水生态自净系统。

      “工程共种植了狐尾藻、菹草、矮生苦菜等9类沉水植物,覆盖率接近25%,试验区水质已提升到Ⅲ类,水体透明度达到100厘米,湖区生态系统多样性初步得到了恢复。”叶萍说。

类似的故事在嘉兴月河、菱珑湾等河道纷纷上演,以南湖为核心的“九水连心”生态工程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由点及面,嘉兴部署“碧水嘉兴”行动,开启水系重构、水污染治理和水生态修复并重的治水新篇章。

接下来五年,嘉兴将按照“碧水绕城”“碧水绕镇”“碧水绕村”的总体要求,实现碧水河道在城市、镇(街道)、行政村、自然保留村落的四级“全覆盖”,水体透明度总体达到0.8米以上,水质稳定在Ⅲ类及以上,水生生物多样性明显提高,水下森林建设和水生态修复水平位于全省前列,重现江南水乡原生态水系景观与风貌。

“我市将通过这一行动,实现水环境质量由类别改善向生态健康的蝶变跃升,提升人民群众对水环境的满意度、幸福感,打造秀水泱泱的‘江南美窗口’。”嘉兴市生态创建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