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发现能力竞技场 | 全省首套!台州椒江搭建医化园区无人机智能巡查系统
发布日期:2021-11-24 14:43 浏览次数: 来源: 浙江省生态环境厅

长期以来,台州椒江流域沿岸及外沙岩头园区存在较多的工业企业,包含医药化工、造船、码头等行业企业,对近岸海洋水质造成一定影响。对此,台州市生态环境局椒江分局以园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为契机,搭建医化园区无人机智能巡查系统,并融入“环保全生产周期一件事”平台,全方位提升园区智能预警、预判水平。这也是全省首套针对医化园区环境监管的无人机智能巡查系统。

实现24小时常态化、精细化巡逻

“为规避监管,一些违法企业可能选择在夜间、周末利用暗管进行偷排,甚至可能将污染物转移至环境执法人员不便到达的地方进行倾倒。”椒江分局执法大队负责人王卫介绍,由于偷排偷倒的隐蔽性和时效性,导致环境执法人员现场取证难、处罚难、落实难。

同时他们发现,面对复杂的环保新形势,建立有效的发现机制尤为重要。传统的环保监管以人工巡查为主,辅助固定站点质量监测,存在巡查周期长、巡查工作量大、覆盖面不全的缺点,且出现突发环境事件后,难以第一时间掌握现场信息,存在一定的人身安全隐患。“无人机智能巡查系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填补监管盲区。”王卫说,这个平台可以实现巡查视频的实时存储,服务器可以存储高达1个月的巡检数据,通过设定的航线路线,全自动化地完成无人机的起飞、巡查、降落、回收、充电、数据上传等操作步骤,可以实现夜间飞行巡航,实时获取夜间的环境质量数据。

在无人机智能巡查系统平台上,工作人员通过设定的时间和航线路线,还能制定污染敏感点“随机抽查”的“定时+随机”的模式,对园区内企业的动向进行常态化、精细化巡逻。工作人员足不出户即可在室内集中操控飞机并监控现场实时状态,而且飞行航线、飞行实况以及巡检数据在平台上一目了然。

多方硬件协作,快溯污染源头

对于环境执法来说,如何快速溯源、判别污染风险极为重要。“以前接到污染源超标信息,我们除了要准备相应的采样工具,还得对收集的样品进行分析,分析污染源头。一方面污染源超标发现时间长,另一方面样品溯源难度高。”椒江分局环境监控中心主任王敏说,现在通过无人机就可以快速确定疑似污染源,用水质指纹溯源库与现场采回来的水样进行对比,快速判别污染风险。

无人机载热成像镜头或红外热像还可以对河流的水体温度变化进行感应,结合入河排污口纹理、形状、颜色、空间分布等特征,提取排污口疑似点位,判断入河排污口是否存在企业偷排废水的可能性,实现对疑似问题点位的精准排查。不仅如此,无人机还能进行空气监测巡查,监测长期趋势变化,形成空气质量分布图,有效发现企业气体排放情况及园区化工挥发的气味来源初判。

“以往走航车只能监测到2米高范围的厂界废气情况,无人机可以更精准地实现废气监测。”台州市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外沙岩头园区大气VOCs监测走航车负责人潘海华说,更为重要的是,无人机智能巡查系统还能对突发环境事件实施有效现场监测和实情摸排,迅速、准确了解现场数据指标和情况,为相关处置人员提供数据支撑。

技术人才支撑,专业业务保障

无人机监测人才队伍需要较强的专业性( 如环境遥感技术,水、气监测分析技术,航空飞行技术等)和稳定性(组建专业的飞行小组),人员业务水平需要通过岗前培训和现场实践加以提高。为充分发挥第三方环保机构的人员和技术优势,将管理部门从专业性较强的技术工作中解脱出来,从而最大程度的弥补政府环保管理上的短板。椒江分局委托台州市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对无人机自动机场系统进行管理。台州市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环保力量雄厚,长期为台州市提供专业的环保技术服务,在场地调查评估、方案编制、工程监理和效果评估等方面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通过增配具有遥感、环保及相关专业背景的无人机专业技术人员的增配,结合监测数据的分析,形成较为完善的无人机监测能力体系。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