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龙游县"绿色+"模式成功创建全国首个县级绿色生态城区
发布日期:2020-08-17 15:57 浏览次数: 来源: 浙江省生态环境厅

龙游县城东新区以“绿色生态宜居”为导向,以城市公共服务中心、现代宜居区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一心两区”为功能定位,推进集约用地、绿道建设、产城融合发展等,实现全域绿道系统贯通、交通组织快慢分流、绿地系统层次丰富,获评全国首个县级“国家绿色生态城区”。


一是“绿色+高点谋划”。把握“一心两区”发展方向深刻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自明确城市"东进"策略以来,坚持统筹对城区用地、交通、产业、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科学规划、设计。经过多次专题研究论证,确定了以城市公共服务中心和现代宜居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为主的“一心两区”发展目标,与国家级绿色生态城区创建理念不谋而合。严格根据《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认真学习土地利用、生态环境、绿色建筑、人文等8个评价指标,有的放矢地做好《海绵城市系统建设方案》《城区水资源综合利用方案》等6项专项规划与方案编制,将绿色生态理念贯穿始终。


二是“绿色+系统”推进。树立集约高效用地理念,完善协调会商机制,以土地利用、生态环境、绿色建筑等多项内容为基准,结合规划区水系贯通、植被丰茂、地势平缓特征,划定总用地面积约4平方公里。联动住建局、交通局等相关职能单位30余家,充分利用规划区内现状良好的整体景观质量,明确混合开发、功能复合的土地利用理念,统筹规划地上与地下空间,共计完成资料任务40余项。其中地上空间利用包含居住、商住、商业服务业设施、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绿地广场、道路交通设施等多种用地,地下空间开发集合人防工程、市政管道(廊)、交通停车等多种功能,极大地提升了土地利用率,促进居住、就业、休闲就近平衡。


三是“绿色+快慢”分流”。构建便捷舒适交通网络着眼绿色、低碳出行,特采用高密度路网、小尺度街区、疏散性建筑布局,致力打造具有完善配套设施的慢行系统,营造舒适宜人的品质环境。以全域绿道系统贯通为特色,设计核心区内绿道系统总长度达10.63千米,大大超过评价标准中5千米设定,为绿色城区创建赢得加分。"快慢分流"优化区域路网,以新建住宅配建停车位预留电动车充电设施安装条件比例 100%的完善布局,精细管理步行、自行车、公交三大系统,绿色交通总出行率高达76%。开发公园、绿地、广场等地下空间,建造社会停车场10余处,占城区总停车位76.6%,为城市"扩容"。


四是“绿色+长廊”贯通。打造山水相映宜居新城根据建设绿色低碳、生态宜居新城总目标,规划建设集公共绿地、防护绿地、生态绿地为一体的绿色系统,配以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打造龙游城市新名片。一是以中央生态走廊连接北侧衢江和南侧东华山,沿衢江建设滨江绿地公园,两江交界处建设"城市草坪绿地",由过江云桥串通江北绿道,结合片区内城市公园与郊野公园,形成高品质、多层次、功能复合的生态体系。二是在道路沿线、路口和窗口地带"见缝插针"建设几十个小型"口袋公园",既完善了道路周边绿化,又与商务区内街具、艺术小品、门户地标雕塑交相辉映、相得益彰。三是创新设计长度达6 公里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采用网状布局方式,实现综合舱、燃气舱、电器舱"三舱合一",为城区基础设施一体化运行提供"生命线"。


五是“绿色+优质”落实。实现智慧创新产城融合大力发展海绵城市项目,完成 5条道路改造,可实现"10 年一遇24小时排出、1年一遇短历时暴雨1小时排出"排涝标准。秉持山、水、绿、城、游五位一体的规划立意,按照"一心引领、一带环城、十字主轴、三区互动"产业布局结构,大力发展以生态化、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产业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加快产城融合。把握国家绿色金融试点城市优势,大力发展绿色投资,力争2020年底,全县金融产业增加值规模达到15亿元,占GDP比重达8%;累计绿色融资规模达到122亿元,占全社会融资规模比重22%以上。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