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两会”看生态环境 |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厅长方敏接受中新网专访
发布日期:2020-05-28 00:00 浏览次数: 来源: 浙江省生态环境厅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全文不长,但涉及生态环境的篇幅不小。这传递出一个明确的导向:我们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不动摇,经济发展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厅长方敏接受中新网专访时说。

  去年,浙江通过生态环境部组织的国家生态省建设试点验收,建成中国首个通过生态省验收的省份。“各美其美”连成“美美与共”,方敏表示,浙江目标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文化、生态制度“四位一体”统筹推进,全方位、全要素、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推动市域、县域、乡域齐头并进,构筑系统全面整体的大格局。

    首个通过验收生态省:浙江缘何成为示范生?

  “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今日的浙江,这样的景象并非特例。

  去年,浙江率先通过生态环境部组织的国家生态省建设试点验收。从2003年到2019年,16年凝心聚力,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绿色浙江”生态之路越走越明。

  “2003年,浙江提出举全省之力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生态建设在省域先行先试。”方敏介绍,从“八八战略”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如今走在义乌苏溪镇的大陈江畔,绿树成荫溪水潺潺。就在一年多前,这般美景还难以寻觅。“小镇人口稠密企业集聚,过去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缺乏有效收集,或直排或混入雨水管网,使大陈江成了藏污纳垢的‘下水道’。”苏溪镇治水办(河长办)工作人员郑小丽说。

  作为义乌水质最差的区块,苏溪镇痛定思痛,全面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精细化实施截污纳管,常态化开展设施运维。目前,该镇新建污水管网200多公里,如静脉血管般的雨水管网100多公里,连起千家万户。

  这是浙江生态环境不断优化的缩影。16年间,该省深化“腾笼换鸟”“循环经济991行动”等战略部署,以降排放、提效率推动绿色发展,先后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五水共治”、大花园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创建等生态环境治理标志性工程,将绿水青山打造成了“金名片”。

  生态省评估报告显示,浙江省GDP从2002年的8003.67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56197.2亿元,增长7倍。同期,浙江省万元GDP能耗、水耗分别下降61.3%、88.1%。

  从“各美其美”到“美美与共”,方敏表示,16年来浙江探索出一条经济转型升级、资源高效利用、环境持续改善、城乡均衡和谐的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初步形成了经济强、生态好、百姓富的绿色发展格局。

    聚力“十四五”:建生态文明“重要窗口”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而首个通过生态省验收也是浙江续写“绿色奇迹”的新起点。

  当前,该省正努力打造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提出“生态文明建设要先行示范”的新目标、新定位。

  “一定程度上说,浙江率先通过生态省验收,已初步形成了一套生态文明理论和实践范式,可以肩负起‘重要窗口’和‘先行示范’的重大使命。”方敏表示,面对“十四五”规划的新趋势、新特征,浙江生态文明建设仍处在负重前行、攻坚突破的窗口期。

  她介绍,“十四五”时期浙江生态环境总体工作重点突出“协同”“安全”“服务”“精准”。

  据悉,该省环境质量改善方面将更加注重“协同”,坚持要素协同、城乡协同、区域协同、陆海协同,推进全形态、全要素治理。生态环境建设更加注重“安全”,坚持底线思维,守牢生态环境安全底线。绿色发展则突出“服务”,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保障和服务功能,为企业赋能、为发展助力。环境治理突出“精准”,充分发挥数字化转型优势,推进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做好生态治理加减法,打好防治攻坚组合拳。

  当前浙江提出目标,到2025年,生态环境质量保持东部沿海省份领先,全面建设天蓝地净水清田洁的优美生态环境,让绿色成为浙江发展最动人的色彩。

  “基于生态省建设的良好基础,我们希望让生态成为‘重要窗口’的厚实本底,让美丽成为‘重要窗口’的普遍形态,让绿色成为‘重要窗口’的品质追求。”方敏表示,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档升级,浙江仍在前行。

  从山水相连到城乡协调,眼下以绿色为底色的“大花园浙江”轮廓尽显。“各美其美”的一帧帧图画,勾勒出“美美与共”的生态文明建设愿景。

    谈建议:加强尾气治理打赢蓝天保卫战

  生态文明建设,更需着眼关键小事,痛点、难点也是改革重点。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方敏今年带来的建议议案,主要聚焦大气污染,助力打赢蓝天保卫战。

  当前,机动车尾气排放等移动源污染是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流动性、阵发性、周期性等特点使其被称为大气污染防治的“移动靶”,防治难度及重要性日益凸显。方敏认为,在推进污染防治的过程中,现行的机动车尾气排放年检制度亟需优化调整。

  “近年来,我们将蓝天保卫战作为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中之重,狠抓狠管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和‘黄标车’淘汰等任务。”方敏以浙江湖州为例介绍,作为防污治理的排头兵,该市目前共建设36套黑烟抓拍系统和1套固定式遥感,实现主要道路检测全覆盖。2020年已累计筛查柴油货车78449台,初筛发现冒黑烟车辆2508台。

  方敏在调研中发现,改革机动车尾气排放年检制度呼声很强,亟需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作进一步优化调整。

  她提出建议,实施差异化的机动车尾气排放年检制度。如针对非营运小、微型汽车,将现行的6年免上线检测适当延长。车主每年自行网上申报车辆情况,生态环境部门通过大数据分析,对于符合监管要求的车辆,予以免于上线检测。

  同时方敏建议进一步加强遥感监测技术的应用推广,实现机动车排气污染检测网络化、即时化、智能化、法治化。“既为民众提供快捷、便民的机动车尾气排放检验服务,也为相关监管部门高效、精准执法提供便利。”

  汽车尾气排放年检制度改革涉及到法律法规修改和多部门联动。方敏希望,这一改革通过在杭州先行试点、积累经验,然后在全国复制推广。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