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部分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简介 | ||||||||
|
||||||||
(1)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浙江省西北部临安市境内,保护区面积4284公顷。区内有古老的森林植被和丰富的文化积淀,是我国不可多得的一座“物种基因库”和“文化遗产宝库”。区内有高等植物2160种,其中以“天目”命名的37种,列为国家保护的35种。复杂的地形和丰富的植物资源给各种动物提供了良好的繁衍栖息条件。区内有兽类75种,鸟类148种,两栖类20种,爬行类44种,昆虫4209种,其它蛛行类、多足类、鱼类数以万计,其中有34种为国家保护动物。1986年7月,天目山自然保护区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国家级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199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吸纳为“人与生物圈计划”(MAB)成员,并相继被命名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基地”和“全国示范保护区”。 (2)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浙江省临安市境内,由龙塘山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区域、千顷塘野生梅花鹿保护区域和顺溪坞珍稀濒危植物保护区域三大独立区块组成。1998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并改名为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为10802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2836公顷,缓冲区面积1997公顷,属森林生态兼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在动物地理区划上,清凉峰保护区属于东洋界中印亚界华中区的东部丘陵平原亚区。生物资源和区系成分具有古老性、过渡性、多样性、联系广泛及珍稀物种多、密度大等特点,特别是保存着世界上极为珍稀的华南梅花鹿的野生种群,是我国分布最东端的野生梅花鹿,极具科研和保护价值,也是国际一级保护动物—中国特有鹿科动物黑麂的分布重心。夏腊梅的种群数量之大、群落类型之多,全世界绝无仅有,是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夏腊梅的一个完美的物种基因库。清凉峰自然保护区不仅是我国的一个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也是濒危、珍稀物种的一个集中地,是我国长三角地区不可多得的物种基因库。 (3)浙江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浙江省泰顺县西北部,1975年设立省级自然保护区,1994年4月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18862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我国特产珍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黄腹角雉(保护价值等同于大熊猫)和典型的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区地处浙南沿海山地,具有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特征。森林植被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南部亚地带,现保存着大面积原生型常绿阔叶林。乌岩岭保护区素有天然“生物种源基因库”和绿色“生态博物馆”的美誉,是我国东部地区保存最好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之一。该区属南北植物汇流之区,动植物资源丰富,植物种类占浙江省植物种类的50%。该区动植物分布具有一定的过渡性、典型性和多样性,是开展濒危动植物、亚热带典型植被群落、自然环境保护研究活动的基地,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和文化价值。 (4)浙江大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浙江大盘山自然保护区位于浙江省磐安县中部,是天台山、会稽山、仙霞岭和括苍山的承接处,面积4558公顷,是钱塘江、瓯江、灵江三大水系主要支流发源地。区内动植物种类丰富,具有亚热带与暖温带相互渗透的特点,分布有珍稀濒危植物64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南方红豆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榧树、常叶榧、凹叶厚朴等9种。大盘山自然保护区是我国迄今惟一的以野生药用植物资源作为保护对象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内分布着许多珍贵的药用植物和道地中药材种质资源,是我国东部药用植物野生种或近缘种的最重要的种质资源库,也是传统道地中药材“浙八味”中白术、白芍、玄参、元胡、贝母的原产地。药用植物中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的有154种。 (5)浙江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浙江省开化县,面积为8107公顷,与江西省婺源县、德兴市毗邻。1975年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自然保护区,2001年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中亚热带东部,浙、赣二省交界处,分布着典型的呈原始状态的大片天然次生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物多样性十分突出,是保存生物物种的天然基因库。区内有高等植物244科897属1991种,珍稀濒危植物32种;有国家重点保护动34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麂是全国2个集中分布区中最大的一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颈长尾雉是全国分较集中,数量较多的地区;古田山昆虫有759属1156种,以古田山为模式产地的昆虫164种。 (6)浙江凤阳山-祖山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凤阳山-百山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是保护典型的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保护区。凤阳山位于浙江省龙泉市南部,百山祖位于浙西南闽浙交界的庆元县境内,主峰百山祖海拔1856.7米,被誉为“百山之祖”。区内生物区系古老、生物物种多样,珍稀动植物资源丰富,保留着较为完整的中亚热带森林植被垂直分布序列,具有天然的本底性等特点。区内有种子植物1464种、兽类62种、昆虫982种。共有珍稀濒危植物81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6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21种。百山祖冷杉为凤阳山-百山祖保护区所特有物种,原生种现仅存3株。现生长在百山祖南坡的4株百山祖冷杉已是全球绝无仅有,故被国际物种保护委员会列为物种保护的全球12种最濒危的植物之一。 (7)浙江九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九龙山位于浙、闽、赣三省毗邻地带的遂昌县西南部,属武夷山系仙霞岭的一个分支,是钱塘江水系最南端源头。浙江九龙山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83年,2003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森林和野生生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浙江九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南北植物汇流之区,也是许多古老孑遗植物的避难场所。植物种类十分丰富,植物区系呈现南北过渡、东西相承的特点。保护区内有维管束植物1569种,占浙江省植物科种数的41.4%;有无脊椎动物681种,有脊椎动物311种,鸟类145种,兽类61种。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兽类种数分别占浙江省总数的77.3%、59.8%、30.2%和60.6%。保护区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黑麂最重要的分布中心,是黑麂最大种群的集中分布区,也是黄腹角雉的最重要栖息地和最重要的集中分布地之一。 (8)浙江南麂列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浙江南麂列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浙江省平阳县东南海域,由52个面积大于500m2的岛屿、数十个明、暗礁及周围海域所组成,总面积为201.06km2,其中岛屿陆域面积11.13km2,海域面积189.93km2。是一个以海洋贝藻类、海洋性鸟类、野生水仙花及其生态环境为主要保护对象的海洋生态系统保护区。是1990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我国首批5个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之一,是我国最早)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的海洋类型自然保护区。该区地处亚热带海域,处于台湾暖流和江浙沿岸流的交汇处,流系复杂,这些独特而多样的生态环境为海洋生物的繁衍和生长提供了十分理想的条件。据调查,区内有各种门类的海洋生物1857种,包括贝类427种、大型底栖藻类178种、微小型藻类459种、鱼类379种、甲壳类257种和其它海洋生物157种。特别是保护区内的贝藻类资源特别丰富,两者分别占全国贝藻类种数的30%和25%,约占浙江省贝藻类种数的80%,大约30%的种类以南麂海域为我国沿海分布的北界和南限,有36种贝类目前在中国沿岸仅见于南麂海域,黑叶马尾藻、头状马尾藻和浙江褐茸藻是在南麂列岛发现的海藻新种,还有22种藻类被列为稀有种,体现出很好的生物多样性、代表性和稀缺性,是我国主要海洋贝藻的天然博物馆和基因库。 (9)浙江长兴地质遗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浙江长兴地质遗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浙江省长兴县境内,总面积275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全球二叠至三叠系界线层型剖面、长兴阶层型剖面及古生物化石。2005年被国家正式批准成为“金钉子”地质遗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长兴“金钉子”是世界地质遗迹,是全球最完整的二叠至三叠系界线层型剖面和点位,2001年3月被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正式确定为全球对比标准点位,是地球史上三个最重要的断代界线之一,也是地球历史上六次生物大绝灭中最大一次绝灭事件和全球变化相联系的点位。 (10)浙江龙王山省级自然保护区 龙王山自然保护区位于浙江省安吉县西南,西天目山北侧,浙皖两省的交界处,面积1243公顷。龙王山地势险峻,河谷深切,地形复杂。植被属中亚热带北缘向北亚热带过渡地带罕见的植被,林相完整,类型多样。是以保护落叶阔叶林(鹅掌楸群落)和各种野生动植物资源为主要目的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野生植物种类丰富,是野生珍稀濒危保护植物银缕梅、鹅掌楸等主要集中分布地,也是各种野生动物的繁殖和栖息地。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丰富,有维管束植物1400余种,仅浙江省植物分布新记录就有10种,国家一二级保护植物23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6种,二级保护动物22种,浙江省重点保护动物40种,世界稀有种1种。 (11)诸暨东白山省级自然保护区 东白山保护区位于诸暨、嵊州、东阳三市交界处,地处仙霞岭山系会稽山脉南端,面积5072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1291公顷,缓冲区面积279公顷。保护区于2003年12经省政府批准建立,是目前我省第一个以经济树种(香榧)种质资源保护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也是绍兴市唯一的省级自然保护区。东白山保护区地形复杂,小气候环境多样,动植物种类丰富,珍稀濒危物种繁多。有植物179科749属1530种,脊椎动物253种。东白山省自然保护区是第三纪孑遗植物、我国特有的珍稀经济树种—香榧的原产地,保护区内有百年以上野生香榧古树11298棵,集中连片面积90公顷,是国内面积最大的香榧天然集中分布地。 (12)景宁望东垟高山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 景宁望东垟高山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的南部,总面积1195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637公顷,缓冲区291公顷),是以内陆湿地特有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为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2007年经省政府批准建立,是华东地区唯一以高山湿地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境内分布着望东垟、见头垟、茭白塘、双桥圩、白云坪、畚斗团等省内罕见的典型的沼泽湿地,其中以望东垟湿地为最,生长着以江南桤木为主要树种的独特的山地湿地生态系统,面积达40公顷,是浙江省乃至华东地区最大的乔木生态系统类型的高山湿地。森林资源丰富,尚保留着200公顷的天然次生阔叶林和丰富的珍稀濒危植物。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