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千岛湖水清如许
发布日期:2007-08-10 00:00 浏览次数: 来源: 浙江省生态环境厅

        千岛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境内,水域面积573平方公里,库容量178亿立方米,是西湖的3000余倍。据环保部门对千岛湖12个断面、18个测点定期监测,今年1~7月,符合国家Ⅰ类水标准的水域占88%。经过近50年的呵护,千岛湖目前是全国水质最好的大型湖泊之一。
  取缔水上餐厅,严控网箱养鱼,不让污染入湖中
  控制污染源,是让千岛湖“养生”的最有效途径。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淳安县先后关停并转了造纸、化工、电镀等40余家污染企业。在老污染得到全面整治的同时,县委、县政府又实行“三不”政策控制新污染:绝不在招商引资中降低环保门槛;绝不在产业结构调整时接受污染的转移;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一时的发展。目前全县已没有一家重污染企业。
  伴随旅游业的发展,从2000年起,一些以渔家菜为特色的水上餐厅在湖边水域应运而生。有些餐厅向湖面直排污水油烟,任意改变停泊水域,为千岛湖带来了新的污染。县政府2002年制定出台了规范管理水上餐饮业的政策,对水上餐厅实施控制总量、严格准入条件、优胜劣汰的整治方案。2003年,千岛湖水上餐厅总数由50多家减少到15家。据介绍,今年底水上餐厅将被全部取缔。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千岛湖网箱养殖有了较快发展,最多时网箱养殖面积达到2400多亩。由于养殖数量大,饲料、鱼药投放量大,加上网箱布局凌乱,影响了千岛湖水域生态环境。县政府2005年出台了《规范千岛湖网箱养殖实施方案》,明确规定在千岛湖主要景点、主航道、公路主干道等附近水域视距内禁止网箱养殖。通过一年多的规范、引导,缩减网箱养殖面积550亩。目前,千岛湖的网箱养殖面积控制在1850亩以内。
  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护水投入大手笔
  淳安县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但淳安人明白,淳安要发展,离不开千岛湖。因此,再多的投入他们都舍得。
  近年来,淳安县先后投资200余万元,建立了杭州市的第一个县级藻类监测实验室;在千岛湖布设12个监测断面、18个测点,每月定期监测项目27项,全面提高了千岛湖水环境监测能力。另外还投资300余万元,在千岛湖上游的浙、皖交界断面建设了国家级水质自动监测站,实现了对上游来水水质的实时、连续监测。
  为有效预防旅游发展对千岛湖水环境的影响,淳安县投资800余万元建设了景区生活污水治理系统,景点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了100%。实施了船舶废油、垃圾回收上岸处理制度,对景点垃圾实行垃圾分类处理,成立了专门的水上环卫所,对码头、湖面范围内的垃圾进行打捞清理。2006年,投资4785万元的镇南山污水处理厂建成使用。今年将完成汾口、坪山两个中心镇的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
  每年汛期前,当地都组织大量的人力、物力对这些溪流进行垃圾清理。据统计,每个汛期的垃圾清理量均在1.3万吨以上。去年,淳安县又开展“清洁乡村”大行动,在村里建公厕、垃圾房和焚烧炉,动员农户建格栅化粪池,让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据统计,2006年,淳安县财政用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投入达1.8亿元,约占全县GDP的3%。
  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在加强保护中发展
  为保护一湖秀水,浙江省和杭州市的历届领导都把千岛湖饮用水源保护作为自己的环保大任。淳安县委书记陈新华认为,要善于把自然资源优势最大限度地转化为经济优势,而这一切必须坚持“保护第一,环境优先”的原则,在加强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加强保护。淳安县确立的“以湖兴县”发展战略,重点是要在水产业、食品饮料、景观房产、旅游休闲度假等领域寻找发展机遇。
  近年来,淳安县通过植树造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等保护措施,全县森林植被覆盖率已达73.9%,其中千岛湖湖区更是高达95%。淳安县先后获得了国家森林公园、全县生态示范县、国际花园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等荣誉称号。记者相信,对淳安人来说,最大的荣誉,莫过于这一湖醉人之水。
  编后
  工业污染拒之湖外,湖中污染坚决遏制,是淳安县让千岛湖多年来一直保持一湖清水和休养生息的重要法宝。近年来,当地将千岛湖周边重污染企业全部关停并转;对千岛湖水上餐厅严格准入条件,实施总量控制,计划今年底全部取缔;在千岛湖及附近水域禁止网箱养殖,将网箱养殖面积严格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有效控制了入湖污染源。同时,舍得大手笔投入,不断提高环境监测能力,加大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对千岛湖周边农业和农村环境进行整治,使农村垃圾入溪入湖污染问题得到极大改善。此外,不断加大环湖周边生态建设,通过植树造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等措施,不断提高沿湖地区森林植被覆盖率,切实保障了湖水的生态功能。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